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丁琳 《东南传播》2016,(7):134-136
在电视手段和技术不断推陈出新的今天,关于纪录片的定义已经几经修改。但万变不离其宗,无论如何定义纪录片,一部好的吸引人的纪录片,不仅仅要有精彩的故事、富有表现力的主人公、独具风格的解说词,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必须有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语言。画面是一部纪录片的灵魂,是纪录片真实性与艺术性最直接的体现。本文将通过作者在参与纪录片《中国梦·福建故事》创作中的实践经历,来分析如何更好地运用画面语言讲好电视故事。  相似文献   

2.
仝晓明 《传媒》2015,(17):42-43
2014年, "中国梦"纪录片阵容强大,《中国梦·中国路》《追梦在路上》和《百年潮·中国梦》等许多优秀作品面世,真人秀元素的融入,全媒体平台的传播,拉开了"中国梦"纪录片的发展大幕.2015年, "中国梦"纪录片继续发力,《1937南京记忆》、微纪录片《中国梦365个故事》《筑梦中国——中华民族复兴之路》等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作品相继面世,为"中国梦"的实现助添能量.  相似文献   

3.
邓惠斌 《视听界》2014,(5):96-97
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与江苏省委联合出品、江苏广电总台摄制的8集纪录片《中国梦·中国路》,2014年8月14日起在央视1套晚间时段播出。该片历时1年制作时间,跨越了亚洲、欧洲、非洲和美洲,足迹深入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采访中外各界人士200多人,在宏大叙事结构中阐述"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一、重大题材,全新解读《中国梦·中国路》是国家级重大项目,2013年2月广电总局立项,列入国家重大宣传规划。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个案,分析了我国主旋律纪录片年轻化表达的现实背景、具体表现及对国产主旋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我的青春在丝路》的年轻化表达主要表现在主题的呈现:将"奋斗青春"主题有机融入到"建设祖国"大主题;题材的选择:奋斗青春的"个人故事"折射"中国梦"大情怀;人物形象的塑造:立体丰满的"奋斗青年形象"比传统的"高大全形象"更打动人。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个案,分析了我国主旋律纪录片年轻化表达的现实背景、具体表现及对国产主旋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我的青春在丝路》的年轻化表达主要表现在主题的呈现:将"奋斗青春"主题有机融入到"建设祖国"大主题;题材的选择:奋斗青春的"个人故事"折射"中国梦"大情怀;人物形象的塑造:立体丰满的"奋斗青年形象"比传统的"高大全形象"更打动人。  相似文献   

6.
2008年春节前后,出现两部《闯关东》作品,其—是52集电视剧《闯关东》,其二是8集纪录片《闯关东》。前者故事情节大气磅礴,场面精致宏大,人物形象饱满,引起全国观众的强烈共鸣,形成了收视热潮,是一部具有很高思想性、艺术性的精品力作。后者以开阔深刻的宏大主题、真实感人的史实细节、  相似文献   

7.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无穷之路》从香港媒体人的视角来看中国的扶贫工作,以第一视角真实记录了脱贫攻坚征程中的中国奇迹。从叙事主体来看,纪录片呈现出扶贫主体的多元化,脱贫攻坚成为当代中国人关注的共同主题。从叙事视角来看,借助微观叙事“以小见大”,将镜头对准因脱贫受益的普通人,通过小人物的故事展现精准扶贫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了微观叙事与宏大意义的连接。从叙事主题来看,将中国故事升华为全球故事,强化了互通性和共享性。脱贫攻坚主题纪录片需要从中国的脱贫攻坚实践出发,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让世界主动探寻中国经验和模式,从而提升国际传播场域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8.
如何通过纪录片建构、展现世界遗产如今的生命与活力,呈现多维视角的艺术观照与艺术真实,从而讲好有关世界遗产的“中国故事”是当下世界遗产题材纪录片创作面临的问题。本文以纪录片《瑰宝-文化自然遗产在福建》《人类的记忆——中国的世界遗产》福建篇为例,简要分析这类纪录片的艺术表达和叙事技巧,关注其宏大叙事中的“微观照”,探索同类题材纪录片创作切入点的选取问题。  相似文献   

9.
叶造 《东南传播》2020,(12):65-67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联合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福建省海洋影视文化中心,历时三年拍摄制作的八集系列人文纪录片《海上福建》成功登陆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段,同时海峡卫视通过中国卫星长城平台面向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收获各界好评。2020年10月《海上福建》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库。本文对《海上福建》纪录片从故事策划、故事调研、故事分集到最终成片的具体过程全面分析,探讨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实践,以求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供读者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0.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莉  张丽萍 《东南传播》2012,(7):119-121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于2012年5月14日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后,立即引发了收视狂潮,并且一夜走红,各类有关于此节目的话题讨论也成为媒体的焦点,鉴于这部纪录片的成功,本文就它的成功原因做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刘飞 《新闻窗》2012,(5):45-45
电视纪录片,在很多人眼里一直是小众化的。不过,在《舌尖上的中国》播出之后,相信大家会改变这种看法。“平均收视率达到0.5%”,“超过了所有同时段的电视剧收视率”,“和BBC纪录片的收视差不多。”2012年春夏之交,这部7集电视纪录片受到“吃货”们的热烈追捧,《舌尖》创造了收视奇迹。  相似文献   

12.
1.从《海洋》反观中国纪录片市场2011年8月12日,由法国著名导演雅克·贝汉执导的纪录片《海洋》在中国院线上映。这部历时七年,耗资5500万欧元,并在当年二月一举获得"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纪录片奖"的影片,可谓雅克·贝汉自《迁徙的鸟》之后的又一巨作。  相似文献   

13.
纪录片是纪实作品,以历史人物为题材的纪录片中,古代人物大多由演员扮演,纪录片《王阳明》最大看点就是由扮演者来讲述和演绎历史人物故事。这部纪录片是国内第一部比较系统地回顾明朝大儒王阳明传奇人生的视听作品,创作者通过现实与历史交错的视角,诠释了阳明心学的思想价值、深远影响和时代意义。从现实场景切入展开叙事、以情景再现还原人物形象、用诗歌朗诵串连作品结构是《王阳明》这部纪录片与众不同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4.
由央视著名主持人崔永元策划制作的纪录片《我和我的祖国》,作为新中国六十周年献礼片,由中央电视台联合新浪与土豆网联合播出,网络播出渠道为这部纪录片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收视。  相似文献   

15.
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从区域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之后,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福建海峡电视台是福建广电集团旗下以海外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卫星电视台,承担重要的对台、对外宣传任务。经过两年多运作,完成了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立项的大型航拍电视纪录片《飞越海西》,9月23日至30日在福建海峡电视台首播,在海内外观众中引起热烈反响。本片遵循新闻传播规律,节目制作上特别注意尊重台湾民众及海外受众的收视心理,研究和探讨对台、对外宣传的艺术性、策略性。为进一步加强对《飞越海西》的学术理论研究,探索新时期广播电视外宣的新途径,本期刊发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部分专家教授以及《飞越海西》主创人员之一、福建海峡电视台总监撰写的文章,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视角探寻这部纪录片的意义以及带来的启示,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6.
2006年7月,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段开播。它是对20多年前《话说长江》创造40%收视奇迹的呼应和延续,似乎注定要在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笔认为,《再说长江》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运用了高端的电视技术和新鲜的电视素材,或展示了壮阔的时代背景和巨变的现实面貌,更重要的是巩固了一种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理念——“纪录片故事化”。它以人物为故事载体,通过画面语言与声音的表现,对纪录片的视听信息进行故事化表达。  相似文献   

17.
《北方的纳努克》是世界公认的第一部纪录片,他的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制作这部影片的过程中,不仅克服了极其恶劣的环境,还开创了很多在叙事和拍摄等方面的技巧,并将之延用到以后的纪录片制作中,给予了后人诸多启发。叙事学理论发端于西方,在20世纪80年代被渐渐引入中国,国内学者开始纷纷运用该理论来研究纪录片的叙事元素或叙事策略,本文试从叙事主题与风格方面对《北方纳努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央电视台的《出彩人生:中国梦·我的梦》栏目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为“中国梦”的报道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模式.以《出彩人生:中国梦·我的梦》征集展播活动和具体报道案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策划、采编特色,并探讨电视媒体主题报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9.
《风味原产地》系列美食纪录片作为成功“风味”IP,在成功记录了潮汕、云南、甘肃的代表性美食地图之后,将镜头对准了西南地区美食的沧海遗珠、深藏不露的小吃天堂——贵阳。本文将通过大众化的小人物叙事视角探究《风味原产地·贵阳》受欢迎的因素,从影视传播学的角度分析在这部纪录片的选题选材、脚本创立、悬念设置、故事节奏、叙事艺术元素等方面的叙事方式,为造就“爽爽的贵阳”城市品牌形象传播如何产生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纪录片工作委员会年会暨第三届“纪录中国”评析表彰会,于2009年6月27日至7月1日在北京举行。笔者参与制作的《从流浪汉到篆刻家》喜获银奖。这部片子能够从280部413集参评节目中获得奖项,笔者作为主要创作人员之一,有深深的感触:一部人物纪录片的创作要故事化、故事化,再故事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