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对于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和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当前我国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队伍数量短缺、结构失衡、专业素养不足、稳定性较低等问题,城乡教师队伍结构与质量差异仍比较明显,影响了乡村教育发展,加速了乡村生源向城性流失,进而从人才、文化、产业等多方面影响了乡村振兴。在以上问题背后,有深层次的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的制约。当前,迫切需要大力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完善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政策制度,重点加强教师综合待遇、编制、职称、培养、培训等政策制度的创新和完善,促进乡村教师队伍稳定、结构优化和质量提升,切实推进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
优化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是促进教师管理综合改革,推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必要举措。受原发教育风险以及外在诱发风险因素影响,教师资源配置出现结构性失衡的风险,在没有得到有效防控的情况下可能演变为教育突发事件和发展危机。针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城市及乡村中小学校长的调研访谈可知,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面临着教师性别比例失衡、音体美等学科教师数量短缺、教师编制遭遇结构性缺编、乡村学校职称指标不足且骨干教师流失等风险,危害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鉴于教育风险的可控性和可预警特征,围绕教师性别比例均衡化的补偿与补充制度设计,建立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的增量计划和协同供给培育,开展教师编制的动态核编调整及数据追踪,增加乡村学校教师职称指标、专项经费支持并完善骨干教师培育方案等,提出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的风险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乡村教师存在结构性缺编、老龄化严重、教师结构不合理等困境,严重影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乡村教师补充机制的完善和创新迫在眉睫,为此,通过查阅相关研究文献和实地调研,发现乡村教师补充面临许多困境,在分析其影响因素基础上提出破解乡村教师补充困境的新路径:完善乡村教师编制政策,创新乡村教师补充机制,构建差异化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等。以提升乡村教师队伍建设质量,促进城乡基础教育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发展乡村教育,教师是关键。卓越乡村教师的培养势在必行。研究表明,卓越乡村教师应具备的特质是"乡土性",包括熟悉热爱乡村生活,传承发展乡土文化,拥有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自信。特质的培养途径有突出自我身份认同的创新师德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依托三方合作,联通职前职后的"向乡性"课程建设。特质培养的制度保障有建立卓越乡村教师特质培养的制度保障,建立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培训的专项资金制度,提供卓越乡村教师培养培训所需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5.
我国教师职业资格制度实施现状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瑛 《教育与职业》2005,(13):54-55
为保证教师整体素质,世界各国普遍推行教师职业资格制度,这是一项针对教师行业实行的职业准入制度。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教育由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对教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为把住教师队伍入口关,保障行业质量,从2000年开始我国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教师职业资格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完善资格制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湖北教育》2016,(4):9
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 5-2020年)》后,湖北率先在全国出台《关于加强全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办法》,被称之为"湖北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黄金十条’"。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二健全乡村教师补充机制。三创新乡村教师培养模式。四加大乡村教师培训力度。五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六拓宽乡村教师专业成长渠道。七建立乡村教师奖扶机制。八加强城乡教师编制管理。九推动城乡教师交流。  相似文献   

7.
影响西部农村地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因素很多。在诸因素中,过时、保守的教师编制制度、工资制度、"支教"和"下乡"制度正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国家应实行西部农村初中按需设编、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工资国家全额核拨制度,逐渐取消"支教"制度,形成动态的具有长效激励机制的西部农村地区师资制度,维护当地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针对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等问题,浙江日前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提出9个方面的措施,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并为城乡教师均衡配置提供政策支持。这些措施包括拓宽乡村教师补充渠道,组织实施乡村学校教师定向招聘,定向培养专项计划;推动义务教育教师、校长交流制度;推进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等。按照"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浙江将鼓励有需要且有条件的地  相似文献   

9.
新时代国家发展目标与战略赋予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新的使命和定位,对着力促进我国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征程新使命,我国学前教师队伍在规模、稳定性、整体专业素养等方面与国家新发展目标战略需求、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更高期待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与长期以来我国学前教师编制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滞后密切相关。当前,亟需提高政治站位,创新思路,聚焦突破学前教师编制制度和人事制度的关键问题,加快制定出台国家层面的公办园教职工编制标准,突破“唯公”倾向,全面盘活编制资源,建立市级统筹的学前教师编制动态调整与管理使用制度,并积极探索完善人事管理制度,着力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数量充足、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学前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0.
受国家发展战略和法规政策的影响,我国幼儿园教师劳动力市场存在地域上的城乡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和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最突出的表现是由编制制度导致的一种体制内外的障碍。这种制度性障碍导致幼儿园教师“同工不同酬”的问题十分凸显。为全面提高幼儿园教师待遇,政府应遵循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幼教行业和教师专业性、充分发挥政府主体作...  相似文献   

11.
解决中国农村教师发展问题的理论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村教师发展面临着“超编与缺人”、“人才溢流”、“人力资本贬值”、“素质提高难”、“劳动效益低:产品无出路”及“发展投入不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政府、市场、教师教育机构、中小学校和教师个体等五个要素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与任务,同时必须遵循“退出规则”、“吸入规则”、“价值规则”和“提高规则”,以达到有效解决农村教师发展问题、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特岗教师"政策为农村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的活力,有力地提升了农村师资的素质与水平。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产生了"特岗招聘"唯学历化、"特岗政策"配套形式化、"特岗教师"难以专业化等问题。为了有效实施"特岗计划",可采取提升"特岗教师"农村教育生活适应力、强化"特岗政策"执行力、关注"特岗教师"职业生涯、发挥政策合力作用等措施,来化解政策执行中的偏差。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治理工作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经历了态度摇摆、认知重视、规范纠正和全面治理阶段,目前正处于深化加强阶段。为了解“小学化”治理工作的成效与现状,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多地的城市、县镇、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小学化”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小学化”现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如下问题:部分教师对“小学化”治理工作态度消极,思考不全面;教师教学内容存在“小学化”倾向;部分幼儿园游戏活动较少,存在“小学化”管理行为;大班额现象突出,乡村区域环境创设仍待加强;频繁布置家庭作业现象依然存在,评估幼儿方式仍待健全。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城镇乡差异大,治理难度大;部分家长支持小学化,治理工作推进难;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失;对教育评价的错误认知以及幼儿园本身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基于上述问题,应当重视城镇乡差距,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保障教育环境质量,控制幼儿园班额;完善教育评价,科学评估幼儿能力;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内容转向。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华民族'梦之队'筑梦人"的教师队伍素质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整体师德师风建设任重道远,师范教育质量下滑,一流人才难以进入教师队伍,教师培训进入高原期,乡村教师、民族地区教师、学前教师、职业教育教师、高等教育教师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整体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素质,建议国家实施"中国教师教育振兴计划",包括教育队伍素质建设的十个具体工程: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立德树人"示范工程、师范院校振兴计划工程、教师专业认证标准体系化工程、大学与中小学伙伴协作工程、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专项工程、基础教育教师质量提升系统工程、高等教育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民族地区理科教师培养培训工程、标准化乡村学校建设工程.  相似文献   

15.
且说初任教师入职辅导中的"师徒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任教师入职辅导中的师徒制,在实践中往往有效,也可能存在问题,而迄今对空虚问题很少进行理性分析。因此以一般职业训练中学徒制演变的曲折过程为参照,着眼于当代对教师职前教育的审视。并在文中论述学校中师徒制发生的缘由和实行师徒制的限度。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困惑农村义务教育的问题是教师缺乏与教师素质亟待提升。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应强化政府的投入责任,给予农村教育政策优惠或倾斜,并动员全社会都成为农村教育的出资人;科学规划、调整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学期教学计划,试行农村中小学三学期制;推进和完善对农村中小学的支教、帮教活动,组织城市退休教师到农村支教、帮教;像选村官一样,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吸收和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健全培训、轮训、互访制度,使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经常化、规范化;建立教育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  相似文献   

17.
目前,乡村教师正面临着局内人与边缘人、“教书匠”与“行政人”、教育者与监护人等多重角色冲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乡村教师身份的制度性区隔与日常生活的城市化,师资配置不合理与“政-校”权责关系模糊化,以及家庭教育功能弱化与学校职能扩张等。基于此,乡村教师角色冲突的应对之策为促进乡村教师互动与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增加师资供给与厘清行政部门和学校的权责关系,以及强化家庭教育作用与厘清学校职责边界。  相似文献   

18.
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根本性措施。在调整过程中要走好发展乡镇企业、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几步棋。要调整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小城镇建设应因地制宜,东部重点可放在建设农村工业小区和发展农村小城镇上,中西部地区宜重点建设县级以上城市和区位优势明显的建制镇。  相似文献   

19.
美国、印度、日本农村教育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及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印度和日本的农村教育发展面临三个重要问题:农村学校规模偏小、农村教师短缺、农村教育质量低下。农村学校规模偏小是农村教育的一个重要核心特征,这一特征引发了农村教育的许多问题。农村教师缺乏和素质低下成为各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问题直接导致了农村教育的劣势地位。对这些问题予以关注和研究对我国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校体育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是中国教育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教育的制度体系和治理机制要优先发展,率先实现现代化。我们首先要坚定和遵循党的教育方针,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教育要在六个方面下功夫,学校体育也要立足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厚植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增长学生的知识见识,弘扬学生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具体目标就是"四位一体",即享受乐趣、强健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我们下一步的工作,就是发挥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调动社会各界力量来解决好困扰学校体育健康发展的各方面的问题,通过完善制度将目标变成现实,首要任务是确立"教会、勤练、常赛"教学制度,建立师资和场地设施保障制度以及非常明确的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