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处在精神世界建构期的青年在泛娱乐的裹挟下推崇“万事皆可娱乐”的价值理念、禁锢于“私人订制”的“娱乐茧房”、习惯以形象化的“视觉实证”代替理性判断,造成精神生活的泛娱乐化倾向。网络“泛娱乐化”对青年精神生活产生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精神生活质量的提升,即价值取向功利化弱化精神生活追求、审美取向庸俗化歪曲精神生活内容、道德信仰虚无化弱化青年精神生活动力。面对青年精神生活泛娱乐化的倾向,可以从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网络空间治理、加强主体自觉能力三个方面,引领青年精神生活方向、增强青年精神生活动力、提升青年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炜  林丹 《中国德育》2023,(15):43-47
“娱乐至死”是尼尔·波兹曼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目前中国尚未处于如此荒诞的境地,但“泛娱乐化”的现象已经在不同程度显现,表现为娱乐价值的世俗化、娱乐内容的批量化以及娱乐形式的图像化。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泛娱乐化”现象对青少年道德发展造成诸多影响。以手机、电脑为代表的新媒介作为“泛娱乐化”现象的技术支撑,成为“泛娱乐化”现象的推广者和传播者。立足现实,对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介信息批判素养,培育媒介使用素养,普及媒介认知素养,是帮助其在“泛娱乐化”现象中具有理性认知和独立精神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泛娱乐化时代,随着电教化的普及和大众娱乐文化对教师、学生的"训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中掺进越来越多的"娱乐"元素,实践教学向娱乐的演化是否可以推动教学效果的同步改善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从高等教育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核心目标这一教育思想出发,在分析泛娱乐化的逻辑及其对大学实践教学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提出高校实践教学泛娱乐化没能给教学效果带来如收视率的同步提升的假设,并通过平行班的T检验对这一假设进行验证,最后提出在娱乐化的场景中提升实践教学效果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泛娱乐化思潮肇始于资本和技术的合谋,凭借其高度、广度、黏度造成了对青年的肉体损伤和精神控制。在泛娱乐化思潮糖衣炮弹的攻势下,青年沉浸在意趣感官化、理想世俗化、道德戏谑化、政治摇摆化的“愚乐”之中,为科学价值观培养埋下精神贫乏、信仰坍塌、价值虚无、认同割裂的隐患。因此,泛娱乐化思潮下培养和塑造青年的价值观,应该从躬身入局、因势利导、魅力彰显、规约守正等四个维度来进行纠偏和应对,以促成青年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从化与艺术的角度看,传媒“泛娱乐化”现象的升温和膨胀,折射出的是化原创性的缺失,凸显出的是艺术创造力的匮乏,表现出的是审美感悟力的滞后。因此,尽管不少节目名称起得十分时髦花哨,颇为洋派欧化,但其形式大多雷同,内容都是低俗低智或乱搞恶搞,有时几近于用恶作剧来取悦受众,这样可能会使受众开心一时,收视率飙升一段,然而造成的逻辑对应就是使当代传媒娱乐化整体性地滑坡低靡和主体性的骨质疏松。而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特别是先进化,更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精神内驱力。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网络平台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文化策源地,网络让传播变得迅捷,给文化创新带来了更丰富的形式,与此同时滋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如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网络文化"泛娱乐化"现象是指在网络空间普遍传播的内容出现了荒诞改写、低俗创造、错误导向等现象表征,并产生了消解公民群体社会责任感、销蚀社会整体文化...  相似文献   

7.
高校英语教学出现了泛娱乐化趋势,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消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时代背景、不合理的评教方式及部分教师的错误行为等,都是造成这种风气的主要原因。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广大英语教师不能随波逐流,要统一思想,抵制校园的这股不正之风。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新闻报道、影视节目以及一些网络平台都存在泛娱乐化的趋势,泛娱乐化或多或少地给社会文化带来负面影响,尤其严重阻碍高校教育的进展,对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深刻的影响。本文在论述泛娱乐化概念的基础上,对这种文化风气给当代大学生造成的心理影响作出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有效对策,旨在确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历史书写的"泛娱乐化"现象愈演愈烈,集中表征为历史人物的"恶搞化""偶像化",历史史实的"三俗化""颠倒化"以及历史情节的"碎片化""失真化"。从生成语境来看,这与个体原子化的生存境遇、文化资本化、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和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都有直接关系。当历史为娱乐所左右,历史就失去了应有的凝重和庄严,不仅抽空了历史的价值蕴含,窒碍了历史的共识凝聚,更助推了虚无主义的泛滥,造成种种精神乱象,直接威胁到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为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从理论和现实维度着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纠治。  相似文献   

10.
泛娱乐化是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为核心,以粗俗搞怪、戏谑自嘲、噱头包装、恶搞戏说、制造笑料等为表现方式的文化思潮。泛娱乐化解构了传统文化经典,弱化了文化创新能力,恶化了精神文明建设环境。在泛娱乐化语境下,文化领导力面临着文化创造力匮乏、文化凝聚力下降、传统文化被破坏性开发等问题。为此,应当通过发展文化事业、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弘扬传统文化等方式,提升党和政府的文化领导力。  相似文献   

11.
大众文化发展的泛娱乐化倾向,实质是大众文化人文教育功能的异化,干扰着现时代精神生活的合理化建构,冲击着社会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助长着历史虚无主义错误思潮的蔓延。从现实的个人的历史唯物主义意蕴、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境遇、文化消费的市场逻辑三个层面展开,才能深入反思大众文化发展的泛娱乐化。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内含着对健康积极的大众文化的期待与诉求,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众文化发展方向,要积极促进大众文化主体从自在转向自为,要以严格的商业资本制度规范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泛娱乐化"现象特指一种戏谑具有价值象征意义的人、物及事件的"价值侵犯"行为,这一行为背后掩映着一场娱乐盛行年代的价值虚无危机,具体表现为崇高精神的现代性虚无。在现代性语境下,崇高精神依托"宏大叙事"方式所呈现出的"集体情怀"的叙事主题、"超现实主义"的叙事风格、"敬重传统"的叙事逻辑均不太符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社会心理与价值期许,由此表明崇高精神内在包含着被贬值与被戏谑的因子。要纠偏"泛娱乐化"现象,一个重要的途径是终结崇高精神的"宏大叙事"方式,将崇高精神定位为社会理想与个人理想的统一体,即为崇高精神构建一种具有人本性与现实性特征的、以个人发展为价值合理性依据的个人理想形态。唯有如此,崇高精神才可能在现代性语境下重新获得生命力,摆脱被戏谑的"泛娱乐化"命运。  相似文献   

13.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育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但是,由于有些教师对课程标准理解上的偏差,同时受到社会上泛娱乐化现象的影响,有不少音乐课偏离了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的方向,出现了教材解读、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泛娱乐化现象,使中学音乐课堂教学偏离了音乐本体。对此,我们应从音乐教育的审美理念着手,以乐为基,以生为本,以美育人,让音乐课堂回归自然本色。  相似文献   

14.
徐禄  武杰 《现代教育》2022,(6):48-51
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推动下,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逼迫下,教育元宇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呈现在世人面前,表现出身份虚拟性、场景沉浸性等特征,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生命体验减损、自由使用过度等伦理担忧。本文在简述教育元宇宙的背景基础上,揭示其带来的伦理隐忧,并提出了相应的化解之策。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和信息技术驱动下,娱乐超越自身的界限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衍生出“泛娱乐化”的社会思潮,呈现去中心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的现实表征。“泛娱乐化”弱化青少年的主流价值观,扭曲青少年的审美观,滋长青少年的错误历史观。面对“泛娱乐化”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冲击,国家、学校、家庭应密切配合,形成抵制“泛娱乐化”思潮的强大合力,防止青少年在“娱乐”中自我奴役。  相似文献   

16.
在泛娱乐化的时代里,课堂教学被深深地打上了娱乐化的烙印,突出表现在“表演过火”、“解读越位”、“语言前卫”三个方面,其产生的原因在于:对自由的曲解,对群体心理的极端逢迎.教学世界与生活教学世界有着明显的区别,在这样的语境下课堂教学要有所坚守:坚守教学主体的独立性,坚守教学资料的教育性,坚守教学思维的理性.同时也要有所变革:变革教学语言方式,变革教学情境,变革教学手段.  相似文献   

17.
"泛娱乐化"问题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一大难点,它冲击着现代人的生活,影响大学生对事物的辨知能力。本文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为切入点,对泛娱乐化问题进行调研分析,并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即强化人文教育理念、夯实理想信念教育、掌握新媒体话语权、显性与隐性传播相结合、创新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8.
当前,娱乐日益成为人们对现代时尚的追求,但娱乐的泛滥则催生了"泛娱乐化"思潮。思想政治教育在"泛娱乐化"背景下,越来越成为被娱乐的对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及其大众传播载体的功能日益受到冲击并逐渐弱化,同时也严重妨碍了青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我们必须寻找有效的策略,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理念,并不断完善其内容体系和方法,规范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大众传播载体,进一步妥善应对"泛娱乐化"现象。  相似文献   

19.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最为独特的精神标识,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弘扬和传承革命文化的进程中,一股有悖于主流文化传播的泛娱乐化思潮正在消解着青年群体对革命文化的认同,其“娱乐至上”的价值取向、传播内容的庸俗化和碎片化,以及表达方式的“非理性”,削弱了革命文化的崇高性、正统性、真实性。基于此,文章深入分析泛娱乐化思潮下弘扬革命文化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泛娱乐化思潮影响青年传承革命文化的多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0.
当下,娱乐成为了人们的一种日常需要,其影响已波及社会各个领域。课堂教学的泛娱乐化思潮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教师的精神向度与教育姿态,消费主义思想弥漫课堂,后现代主义对权威话语模式疯狂解构,娱乐化心理机制对群体心理极端逢迎,致使教学一步步走向肤浅与庸俗。在泛娱乐化语境下,只有坚守教学的教育性与情境性,以及教学思维的深刻性,变革教学话语模式,提升"寓教于乐"的精神实质,才能引领教学回归理性,推动其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