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岩松 《继续教育》2009,23(4):41-43
在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更新教师思想观念、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与社会服务、突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政策与措施激励引导作用和优化师资队伍建设项目管理等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措施,以期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更好地实现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2.
杨晶 《文教资料》2011,(5):237-239
要培养合格的高职园林人才,以适应高职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行业的发展、高职院校应注意确立培养目标,因材施教;改变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网络资源;加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等,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职“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主要应建设专业教学团队,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重点应放在“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建设上。本文从“双师”素质与“专兼结合”两个方面对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方法与手段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结合与高职师资队伍的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状况,提出了产学研结合是优化和改进高职师资队伍的主要途径。实用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是高职科研的重点。建立与企业的互动机制、组建理论教学、实验和实习教学及技术开发于一体的技术中心、推行双证书制度、办好校办产业,是实施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客观上要求高职院校要建立“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开发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可按照学校与企业“双方联动、双岗交替、双向培养”的建设模式运作。在师资培养机制上,学校与企业双方联动;在师资培养方式上,教学岗位锻炼与企业(或生产性基地)岗位挂职双岗交替;在师资培养面向上,面向学校教学和企业技术开发岗位双向培养。按照这一模式,学校主动与企业“联姻”,促进“双方联动”;教师主动参与企业生产,实行双岗交替;学校主动为企业服务,试行“双向培养”,最终实现学校、企业、.教师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院科研工作的定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学院的职能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三者之间存在综合交叉、辨证统一的关系。高职学院必须全面体现三大职能,确立教学立校、科研强校、服务活校的思想,实现三大职能的有机统一。对科研工作的准确定位,是高职院校发展中需要认真研究与共同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职院校校内教学在师资队伍配置、课程体系设置、教材开发和教学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高职院校应紧抓工学结合之契机,通过校企合作,把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校企的优势资源互补,促进高职教育校内教学的全面改革,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高职特色是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的切入点和立脚点,不仅专业技能课、专业实训课如此,专业基础课也应如此。国家级精品课程玩具制图与Auto CAD在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岗位要求,在教学内容体系构建上要体现社会需求和以能力为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体现“双师型”,在教学实施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专兼结合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伟萍 《成人教育》2009,29(7):18-20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团队强调“专兼结合”,实际上是根据高职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指导思想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将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和专家纳入教学团队,实现深度的校企合作。这有利于改善高职院校教学团队的“双师”结构,推进师资队伍建设,保证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随着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提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日益显现.为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基础和社会服务能力,“教研用”联动能够促进教师发挥最大潜力.学校“教研用”联动动力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的构建,是促进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曹军  章建新 《成人教育》2013,(12):50-52
高职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历来是高职专业建设的重心,应按照“能力本位”的理念和方法,建立能力开发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过程,保证高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规格和质量,提升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通过近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对农业高职教育实施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内容与优势、层次与形式、作用与成效以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总结出农业高职院校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有利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利于有形资产发挥作用,完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全方位为“三农服务”;有利于高职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应用型、技艺型、创业型”高等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3.
高职“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应紧紧围绕社会需求,明确高职旅游类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饭店实际需要,结合高职教学的要求,从内容体系到教学方法都进行富有成效的创新和改革。本文就高职业“饭店餐饮服务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与改革的一些实践性做法做了全面总结,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实施“产学研”一体化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高职教育的特点是面向产业、面向市场,直接服务经济并推进经济繁荣发展。然而职教与服务产业在“产学研”结合上往往存在各行其是的现象。谈规范化办学时,常常只顾办学质量;而谈服务产业时,又忽略了教育规律;谈科研时,则认为高职还处于起步阶段,搞科研为时过早。正确处理好这三者关系是我国现阶段高职教育发展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对于“产学研”的内涵,众说纷纭。笔者认为,“产”不仅是指某一项具体的产业,更重要的是体现办学方向。“学”也不是狭义上的教学,而是广义上的办…  相似文献   

15.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突出问题,不是学历太低,科研能力差,而是实际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不高。呼唤“双师型”教师,应该成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本文试从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当前“双师型”教师培养渠道的优缺点,提出了校企合作应成为当前高等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主渠道的论点。  相似文献   

16.
走特色发展之路是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必须坚持的发展战略。地方高职院校坚持特色发展,应以立足地方、服务区域为宗旨。在专业建设上,与地方产业紧密结合;在师资队伍上,与地方社会共建共享;在人才培养上,与地方企业互动合作;在校园文化上,与地方文化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高职“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应紧紧围绕社会需求办学,明确纺织类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按照高职教育特色的要求,进行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条件与师资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学产研”合作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就高职“现代纺织技术”精品专业建设与改革的一些实践性做法作了全面总结.供广大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8.
实践性教学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中心环节,是区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高职是否办出特色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高职院校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实践性教学理念,构建“就业导向”的实践性教学课程体系,强化“能力本位”的实践性教学方法,完善“能力主导”的实践性教学评价方案,造就“双师型”的实践性教学师资队伍,建立“校企结合”的实践性教学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社会服务能力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最直接的反映和体现。结合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的建设和实践,从"四技服务"、专利开发、培训鉴定和学生志愿服务等方面对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的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并从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拓宽社会服务内容等方面对提升高职院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与导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科学定位与正确导向。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属于职业类教育,主要培养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在办学层次上应定位在ISCED新版5B,学制上至少应包括大学专科和本科两个层次;其社会定位应注重产业服务与教学开发相结合。坚持以学生就业为办学导向,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且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