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报纸、广播、电视到互联网、手机"两微一端",现代传播打破了传统的线性大众传播模式,完全没有了时空的界限,让同样碎片化的内容在不同的媒介中传播,大大提升了传播的关注度和到达率,这就是融媒体时代带来的全新传播形态。传统文化在融媒体时代也迎来了传播的黄金期,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传播的结合,优化传播内容、创新传播模式、提升传播效果,可以提升我国传统文化在全球的影响力。本文将以福建省极力打造的传统文化第一品牌——朱子文化的传播模式为研究对象,尝试建构融媒体时代传统文化的全新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2.
聂伟 《新闻世界》2022,(2):85-88
良好的城市品牌,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的文化软实力,还可以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当代社会,城市品牌传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媒体。由于当下传播环境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城市品牌传播在融媒体环境中也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如何在融媒体背景下进行有效的城市品牌传播已经成为当下关注的热点。本文将基于传播学理论框架,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三个维度对长沙城市品牌传播的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未来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航天文化传播成效,结合融媒体平台视角探索文化传播路径。本文通过分析融媒体平台的内涵与建设意义,得出融媒体平台为航天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高效的载体,可以有效开发航天文化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文化价值。基于此,探究航天文化的特征与重要时代价值,总结出融媒体平台内容建设不够完善、运营模式不够清晰、航天文化资源利用率不高等基于融媒体平台的航天文化发展现状,进而对融媒体平台视角下航天文化传播策略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品牌的打造离不开传播的助推.主流媒体应在城市品牌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汕头籍选手谢思埸在东京奥运会夺冠,汕头承办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汕头红色文化资源被挖掘和展示等因素积聚,为汕头城市品牌形象的构建赋予了新优势.广东广播电视台汕头记者站的融媒体传播初显成效,令汕头的"跳水之乡""活力汕头""红色汕头"等品牌形...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文化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可以不断地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在新的历史时期里,融媒体已成为媒体深度融合战略的必然之路,用融媒体的理念去对待、分析和解决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问题,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主要针对传统文化之"旧"与融媒体之"新"的结合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通过融媒体传播传统文化的一些方式.  相似文献   

6.
周鹍鹏 《传媒》2015,(16):59-61
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影响力在全世界举足轻重.但是,以国家品牌为表现形式的国家软实力却与经济地位很不相称.国家品牌作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形象特征的总和,对提升国家软实力、吸引外资、扩大影响、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意义重大.融媒体在国家品牌塑造过程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运用融媒体全面传播我国核心价值观、塑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国家品牌形象、有效整合传播国家品牌内容是塑造国家品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社会媒体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传播者与受众混为一体,新旧媒体走向了深度融合。新媒体以崭新的姿态倍受公众欢迎,人们渐渐地冷落了传统文化,看似无关紧要,实则存在严重的民族价值取向问题,由于西方文化不断渗入中国。因此,本文通过介绍融媒体对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分析融媒体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困境,最后研究融媒时代下传统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李沛涵 《今传媒》2023,(1):38-41
融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丰富了国学经典的传播形式,减少了传播的时空限制,拓展了内容创作和表现手法,为国学经典传播提供了新的契机;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诸如内容把控、传播效果和质量监管等问题。因此,借助融媒体技术传播国学经典,应该合理应用技术优势,助力内容生产,强化全民参与,从而推动国学经典的传承与我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地方电视专题节目若想要跻身于一流节目,就必须抓住机遇,实施"差异化战略",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构筑产业价值链。本文主要阐述了融媒时代的含义、地方电视专题节目的现状、差异化定位及其传播策略途径,希望能为地方电视文化传播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范继莎 《采.写.编》2022,(12):149-151
在融媒体时代,媒介的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革,传统文化的传播也需要与时俱进,要以受众更喜爱的方式进行传播。所以导演在进行文化类节目策划时,就应该以新时代的创新表达来赓续传统文化。沈阳广播电视台推出了大型系列融媒节目——《尤念家书·沈阳家书文化传播论坛》,导演希望以文化论坛的形式,对家书文化进行探讨和分析,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助推家书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以媒体融合的形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表达。  相似文献   

11.
河洛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历史意义深远,为后世人们研究中原文化提供了宝贵史料依据,具有巨大的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分析河洛文化人文传播、商业传播、文娱传播的传统路径,探寻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河洛文化传播的局限性,从而探析河洛文化利用融媒体优势、强化跨文化传播的新路径,使河洛文化传播更具时代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王俊健  罗俊 《新闻前哨》2022,(21):25-27
在媒体全面融合的背景下,传统电视媒体如何发挥内容本位优势,利用日益发展的新媒体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传播,已经成为广大媒体从业者不断思考并迫切需要解决的时代命题。本文以“鄂湘赣皖四省非物质文化联展”媒体传播项目《非遗薪传》为例,从策展模式、内容策划和构设热点等多个维度和视角出发,对新媒体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媒体传播实践进行探析,为其他中国传统文化产品的有效传播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传播时代,推动"文化出海"的步伐加快,越来越多国内开发者也正将目光从国内拓展至国外,以求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芒果TV海外融媒体平台以芒果TV国际版APP为核心,通过产品国际化、内容国际化,以及合作国际化三大板块业务,进一步纵深拓展芒果内容版图"走出去",助力芒果品牌国际化发展战略,其商业、社会价值正在被看重,也在不断被深入挖掘,更为国有媒体"文化出海"提供了一种可资借鉴和参考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4.
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需要进一步深化对媒体融合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媒体融合新路径。本文以泰安日报社“最泰安”融媒体中心为例,从组织架构、采编流程、人才队伍等多个层面阐述其融媒实践,为新形势下媒体融合的分众化传媒发展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媒体融合颠覆了传统新闻业已形成的传播方式、传播关系、传播理念和传播规律.本文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载体、新闻内容生产、新闻受众等的重构和基本规律,认为强化媒介与人深度交互的思维,才能将媒体由传统媒体与新媒介简单相加的"浅融"推向技术与人相互影响的"深融".  相似文献   

16.
周婧  贾婧 《青年记者》2020,(6):44-45
在融媒体环境下,文化品牌的建构与文化形象的塑造已成为推动文化价值传播的重要路径之一。传统红色文化形象,是具有深厚内蕴的文化符号,红色文化的品牌塑造可以传播文化内涵,也是推动经济产业转型和资源产业链完善的文化名片。我国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遗产,这些文化内容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历史的真实经历与历史实践中沉淀与积聚,包含着丰富的红色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勇 《中国编辑》2023,(10):85-90
在国际传播政策引领下,县级融媒体积极嵌入国际传播体系,通过建立县域本土文化传播中心,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激发本土文化活力、传播优秀本土文化内容。县级融媒体对本土文化的生产与再现、连接与服务,让更广泛、更多样的中国故事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优秀本土文化内容的挖掘、生产与传播已经成为县级融媒体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新途径。当然,要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作为基层媒体的县级融媒体还需做到树立全球传播观念、调整媒体功能定位、学习使用新的媒体语言。  相似文献   

18.
曾抒羽 《东南传播》2020,(5):112-113
传统电视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为了保证主流媒体影响力、传播力,传统电视新闻节目亟待转型,打造自身融合传播品牌。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的民生新闻栏目《帮帮团》对电视播出的内容进行优化,打造互联网短视频品牌"帮视频"和民生内容直播平台"帮帮团V直播"。本文以《帮帮团》的融媒体实践为例,探讨传统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如何建构个性化的移动直播平台和网络视频品牌。  相似文献   

19.
黄河文化传播是继承弘扬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新时代弘扬民族精神、民族气魄、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必然要求。作为官方媒体传播平台,学习强国平台在传播内容上通过资源整合与专题报道,聚焦黄河文化的传播内容与传播意义;在传播方式上通过场景叠加与渠道整合,聚焦黄河文化的多媒体传播与融媒体传播;在传播策略上通过滚动式传播和交叉式传播,提升了传播的连续性和长效性;在传播对象上兼顾受众的文化层次和兴趣爱好,实现了全民普及覆盖、聚焦核心受众的传播效果。学习强国平台的黄河文化传播策略是当代媒体传播的典型范例,对整合传媒资源和打造主流传播渠道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林霖  邵晓霞 《今传媒》2023,(11):122-127
随着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革命的不断推进,媒体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对融媒体视域下麦积山石窟文化传播现状调查情况、麦积山石窟文化融媒体传播效果进行了分析,提出融媒体时代麦积山石窟文化的传播策略,旨在促进麦积山石窟文化的有效传播,提升麦积山石窟的影响力,进一步加强石窟的保护利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