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阅读一篇文章,首先要弄清文章写了哪些人或事。所以,把握并概括文章内容,是读懂文章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环节。只有真正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写作目的。同时,通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练习,还可以提高我们的分析和概括能力。那么,教学《猎人海力布》应该如何体现“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单元训练重点呢?如果我们单纯地将此作为教学的全部目标,在操作上作纯粹的技能训练,势必会使教学枯燥无味。教师只有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注重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才能从本质上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具体应着力…  相似文献   

2.
《猎人海力布》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课文 ,在教这篇以让学生了解海力布的故事 ,并能复述故事为重点的课文时 ,我并未采用传统的以讲解为主的阅读教学模式 ,而是尝试着用浙江省特级教师周一贯老师提出的表演研读模式。所谓研读模式 ,就是在导读的基础上 ,进一步重视学生读的主体地位 ,追求阅读主体的个性和潜能发展 ,以及强调在“读”中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和发现感悟的教学模式。所谓模式 ,也称研究式阅读模式 ,一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研究 ,来改变分段分析法的弊病 :冗长的情节分析 ,繁琐的提问应答 ,僵化的章法讲解等 ;另一方面旨在提…  相似文献   

3.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复述能够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语用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文本复述,能够使他们在复述过程中把握文本脉络、感知语言风格、强化文本体验、提升语用智慧。  相似文献   

4.
民间故事以单元主题的方式进入统编教材,这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发展诉求的一次突破,教师需要在观照单元内在关联性的同时,真正让语文要素落地生根.创造性复述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训练,从"读"到"讲",培养学生对民间故事的阅读兴趣.文章以《猎人海力布》一文为例,通过"读懂故事,概括文本内容""补充留白,丰富复述细节""角色转换,体验复述之乐""续编故事,拓展言语实践"四方面探索创造性复述,落实语文要素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民间故事,这一单元围绕语文要素,提出了相应的复述要求。本文围绕以"讲述""想象""思辨"为核心的策略,尝试从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出发,依托课后练习题,并结合实际教学研究,探寻在教学中开展复述的教学策略,以期将复述训练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我爱故乡的杨梅》一文的第二段是这样写的 :“细雨如丝 ,一棵棵杨梅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它们伸展着四季常绿的枝条 ,一片片狭长的叶子在雨雾中欢笑着。”这一自然段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杨梅树在春雨的滋润下舒枝展叶、生机勃勃的样子。其中“贪婪”、“吮吸”、“伸展”、“欢笑”几个词 ,用得精妙传神 ,如何引导学生领悟这几个词的涵义 ,这是教学的难点。有位教师是这样教学的。师 :你能用三个字概括一下这段写了什么吗?生 :杨梅树。师 :对。下面老师读课文 ,你们扮演杨梅树 ,看看哪棵“杨梅树”最像作者笔下的杨梅树?(学…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6,(6):73-78
《荒野猎人》影片中,唯美大气的自然图景与血腥暴力的生命抗争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冷酷的旋律之下是对现代性深刻的反思。基于反思现代性这一视角,可以解读出在工业社会这一大背景中,人们选择逃避,希望回归自然,在理性中寻求信仰治愈和精神永恒的愿景。  相似文献   

8.
“综合平台”版块包括“教海拾贝”、“获奖论文选登”、“教育资讯”、“求解与回音”等栏目。本期向您推介三篇获奖论文,分别是赵立红的《〈夜莺的歌声〉复述教学设计》、王根元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邓立华的《〈太阳〉创新教学谈》。这三篇文章都是本编辑部今年举办的“第二届‘面向新世纪’全国小学教学教管”论文大赛获奖论文中的精品。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先进的教学理念,观点新颖,分析独到,实用性强。本版块将在以后陆续刊出获奖论文精品以飨读者。本“版主”希望您一如继往关注我们,继续赐稿,特别是“教海拾贝”栏目,只要体现您教育教学智慧光芒的见解独到、短小精悍的文章我们都欢迎。  相似文献   

9.
学习支架理论源于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它是 从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而成。即根 据学习者学情和学习者目标之间的差距搭设适合学生发展的 脚手架,促进学习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屠格涅夫对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崇尚表现于他的作品中,他以哲人的智慧透彻理解大自然和感悟人生,认为大自然是净化人类灵魂的殿堂,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然创作观。在其代表作《猎人笔记》中,他从自然出发,将由自然所激发的感触,通过纯粹的自然(生理、物理的自然)作为桥梁和粘合剂,把精神的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自然有机结合在一起。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仰,也就是对人物的歌唱和钦服;他认为对自然的一丝不苟、无条件的服从和遵循是人性得以澄清的源泉。  相似文献   

11.
2015年上映的电影《荒野猎人》获得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摄影奖。影片以19世纪北美荒野为故事背景,讲述了第一代北美移民——格拉斯在荒野中的复仇故事。影片展示了自然的壮美、人性的善恶、残酷的暴力,以及生命的顽强。笔者聚焦影片中对人性善恶美丑的刻画,剖析了《荒野猎人》中复杂的人性。  相似文献   

12.
在我们的课堂上,就要指导学生深刻体会人物鲜明形象;注重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感知文学作品表现手法;领会民间文化价值取向。民间故事,学习的就是本国的语言和文字,但愿这样的课堂教学尝试,传递给学生的不仅是一则故事,而是更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学。  相似文献   

13.
《漏》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民间故事。教学这篇课文,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单元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理解民间故事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借助示意图和想象,对故事进行复述,获得表达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课堂的效率。  相似文献   

14.
朱政 《阅读与鉴赏》2007,(7):137-138
从很小很小的时候起,我就对狼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仿佛我的前世便是一只驰骋在广袤无边的原野上的草原狼,因此每当看到有关狼的文章、杂志、书籍,我都会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漏》是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一篇非常有趣的民间故事。本单元以"有趣的故事"为主题,编排了《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方帽子店》《漏》《枣核》4篇课文,《漏》是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幽默地诠释了什么叫"做贼心虚"。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  相似文献   

16.
电影《荒野猎人》通过格拉斯的境遇,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系,再现了导演伊纳里多深刻的哲学沉思和对现代人的生存困惑展开的探索。本文以文学地理学批判思想为理论基础,从自然、社会和精神三个方面解读《荒野猎人》。影片用复仇的外壳包裹,充斥着对自然中心主义与人类中心主义的讨论、对和谐共生的呼唤和对回归本真的渴求。  相似文献   

17.
肖立俊 《课外阅读》2011,(11):303-304
猎人与狼狭路相逢,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必然是你死我活。如果猎人与狼处于同样的困境时,由于生存本能的需要,猎人与狼共舞,从而出现双方由冲突对立到相互配合以脱离困境的局面,那么,提出这样的命题,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当读完微型小说《猎人与狼》后,我们不能不承认作者的确提出了这样的命题,不能不承认作者的创作是合乎情理的。在微型小说《猎人与狼》中,作者的叙事时序完全是依照事件的自然进程来安排的:猎人在行猎中不慎掉进自己挖掘的陷阱中,此前一只凶恶的公狼也被困其中;猎人与狼相互对峙着,都不敢轻举妄动,然而为了求生,二者相互配合,最终脱离了困境;此后,狼没有伤害猎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援引John Austin和Thakera的理论,在具体的动态使用过程中分析钱钟书力作《围城》中称谓语的使用及称谓言语行为所传递的语用信息。《围城》中称谓语的主要语用方式有递进、降格、逆转和错位,它们的转换实现着情感指示、人际关系指示、交际场合指示功能及行事功能等社会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9.
The Folktale为当代国际著名的美国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Stith.Thompson,1885-1970)所著。其汉译本《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由郑海和郑凡等人完成并于1991年2月首次出版。该译著对于广大的民俗学研究者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笔者以页码为序进行举例与分析。  相似文献   

20.
作者点击: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著名作家。1843年春,他发表叙事长诗《巴拉莎》,受到文艺理论家别林斯基好评。1847年至1851年,他在进步刊物《现代人》上发表其成名作《猎人笔记》。《猎人笔记》以进步的思想内容、动人的艺术力量和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得到俄罗斯进步舆论界和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别林斯基等著名的文艺理论家都著文赞扬《猎人笔记》,将这部著作的问世看作文学界的重大事件。但该作品反农奴制的倾向触怒了沙皇政府,当局以屠格涅夫发表追悼果戈里文章违反审查条例为由,将其遣送回原籍流放。在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