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量感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具身体验要求教师在量感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身体的各项感官,借助身边熟悉的场景,让学生建立丰富的单位表象,逐步形成清晰的量感。教师在提升自身量感、培养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具身体验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在丰富具身体验中促成量感的生根、发芽和结果,进而为学生抽象能力及应用意识的形成创造经验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长度到面积,是从对一维长度的度量走向对二维面积的度量,是学生认识上的一次飞跃。以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面积”单元教学为例,可通过“具身操作、自主探究、想象累加、估测应用”等教学策略,让学生亲历过程,深度体验,从“会而不懂”走向“既懂又会”,积累“量”的经验,让量感内化于心,自然生长,形成素养。  相似文献   

3.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致力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量感”是核心素养之一。具身学习着重于身心一体,从而实现大脑与环境及身体的互动生成,学生的量感培养离不开丰富的具身体验,而具身学习贴合量感培养的切实需求,通过情境具象化、体验具身化、操作具体化等具身学习方式,可以让学生在直观测量活动中提升“量”的认知、增强应用意识,并逐步发展量感。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6,(73):71-72
量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从一点一滴的实践、体验中感悟而来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积极丰富和提升学生对于量的经验是建立量感必不可少的途径。而要丰富和提升学生对于量的经验,帮助学生找准量的典型参照物是首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量感作为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之一,其形成依赖于感知经验的积累与理性的反思。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具身认知理论,通过实施“营造矛盾冲突场,具身感知统一标准的需求;强化感知交互场,具身体验标准单位的表象;建构问题生发场,具身理解单位的扩充过程;创设真实情境场,具身反思度量估测的经历;构筑隐喻联通场,具身表达度量单位的关联”等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增强学生与环境交互的真实体验和结构化反思,有效促进学生量感的建立与提升。  相似文献   

6.
小学数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数学知识,其中度量知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度量知识的教学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和能力。在量感的实际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再深化实践认知,通过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帮助学生实现从量的理解到量的准确感知,为学生的能力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此,文章将从量感培养的意义着手,深入分析量感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7.
陈云 《福建教育》2023,(45):52-5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数感和量感分开表述,引发教师的关注与讨论。虽然数感和量感在内涵意义和主要表现上有所区分,但“数”和“量”的难以分割使得量感和数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基于二者关系探寻量感的培养路径,有助于教师对症下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课标把"数感"摆在十个核心概念之首,充分表明培养学生的"数感"应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作为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结合教学内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寻找各种着眼点,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场景。  相似文献   

9.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在小学阶段,量感强调的是对货币、长度、时间、质量、面积和体积(容积)等的感性认识。在起始阶段,小学生对量的感性认识可能是片面的、不稳定的。因此,在“毫米、分米的认识”的教学中强调“深度体验”,通过富有挑战性的测量活动帮助学生建立量感、发展量感。  相似文献   

10.
量感主要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教学应该从“对事物可测量属性的直观感知”和“对事物的大小及关系的直观感知”两个维度入手,培养学生的量感。深度理解“几何”与“量”的概念是量感发展的前提,丰富度量经验和描述量的大小的经历、提高合理选择和运用度量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量感培养的重要内涵,加强整体设计、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是量感发展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以"认识厘米"为例,借助丰富的活动体验,让学生感知长度单位及统一单位的必要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和几厘米的量感。  相似文献   

12.
许贻亮 《福建教育》2022,(31):39-41
作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提出的核心概念,“量感”的培养需要教师有相适应的学术敏锐性和课堂执行力。本文着眼于从感性认知到理性把握的进阶,撷取“量感”教学中的单位量建构、估测后修改、单位进率刻画、度量公式关系等四个维度,提出两条具体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量感的形成,需要借助反复地体验、不断地矫正,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才能慢慢形成.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熟悉的生活情境为背景,依托多种感官参与,给予学生时间与空间,多感官体验、多操作积累、多方位聚焦、多层次建构,感悟"计量"的本质.  相似文献   

14.
量感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的一个核心素养主要表现。学生若要建立关于长度的量感,则需对不同的长度单位形成直观的感知和认识,进而能够结合不同的问题情境选择合适的测量“单位”。在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的教学中,教师按照“创设无工具测量情境,代入量感初体验;增大无工具测量难度,加强量感直观体验;感受无工具测量发展史,促进量感感悟”的路径进行教学实践。结果表明,在真实情境下进行无工具测量的深度体验,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测量经验并发展量感。  相似文献   

15.
“量感”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是“数学眼光”的主要构成之一。本文将通过分析目前“量感”的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现象及问题,结合《课标》的要求与笔者平时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16.
张银芳 《亚太教育》2022,(4):122-124
量感是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动觉等感官对数和量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是思维的产物。因此,量感的体验和建立更多地依赖经验的积累和理性的叠加。基于此,阐述了教师在教学中如何通过“实惑—实感—实操—实练”四个环节的有效实施,使学生在观察、操作和比较中感受计量单位产生的必要性。通过具体的操作与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经历单位的产生过程...  相似文献   

17.
运用“问、探、辩、用、融——审辩式学习‘五学’课堂”的理念及操作系统创造性地开发了“度量衡的故事:走进‘度’的世界”这节课,目的是在这节主题式综合实践学习活动课中,引导学生在体验与对话中发展量感。  相似文献   

18.
量感主要是指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以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学生量感的培养离不开测量单位的教学,其中长度单位是一个重要的知识内容。针对学生度量意识缺少、课堂测量活动缺失、教材整体建构缺乏等问题,在“长度单位”单元教学中提出培养学生量感的策略:经历“量”的活动,积累具身体验,发展度量意识;体会“量”的比较,发展推理意识,提高估测意识与能力;建构“量”的勾连,形成结构化知识,实现迁移与关联。  相似文献   

19.
"计量单位"的教学内容是一些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量,它贯穿于小学数学的各个年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制造矛盾,创设有效学习;主动经历,掂出质量观念;选择材料,促进有效学习三个方面入手,帮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建立量感。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数学中,有关计量单位的数学知识很多,在这些知识的学习中,教师就要关注学生对"量"的认识,"量感"是学生对"量"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知识。为此,教师基于学情,从生活中感悟"量",开展可视化的活动,让学生去感受量和体验量,培养学生的"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