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上大阅兵     
海洋是世界各国海军共有的家园,维护海洋安全,营造和平, 和谐的海洋环境是各国海军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2.
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审判机关是中国所有租界中数量最多,变迁最为复杂的。而这些建立在租界内的审判机关大多与领事裁判权息息相关。无论是租界当局还是中国政府对于设立在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审判机关都非常关注,因为这不仅仅是国家独立主权的一种体现,更是在独立法权与治权之上的“掠夺”与“对抗”。从在租界内设立的各国领事法庭,到以工部局为主要对象的领事公堂。从洋泾浜北首理事衙门到上海公共租界特区地方法院,从租界初期清政府在租界内拥有的完全的审判权到一步步被租界洋人所蚕食掠夺.再到中国官民不懈的对抗,一点点收回审判权,上海公共租界内的审判权力变化纷繁复杂,租界内中外势力通过对审判权力的争夺,以扩展出各势力当局的行政权在租界中的博弈。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近代被迫开埠的口岸中,天津的租界是很多的。英、美、法、德、日、俄、意、奥、比等九国租界的总面积共233505亩,是天津旧城的8倍,其存在的时间,少则17年,多者达80余年①。位于天津海河两岸的各国租界,不仅控制着天津航运、陆路交通的要道,而且扼守着从海口通往北京的战略要地。列强以租界为基地,对天津乃至全国肆无忌惮地进行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侵略。一、半殖民地的标识与文明的窗口租界是天津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识,是外国帝国主义妄图瓜分中国的一个缩影。对于近代天津所遭受的凌辱、欺压,每一个中国人,尤其是每一个天津人都会…  相似文献   

4.
鸦片战争以后逐渐形成的租界到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之际得以恶性地发展和广泛地推广。清政府在爱国官绅的呼号推动下 ,于甲午之后采取了在约开商埠以通商场抵制外人开辟租界的措施 ,并与日本就开辟苏州、杭州租界问题进行了正面的交锋。嗣后 ,为了“隐杜”列强增辟租界及其对我国“形势扼要之区”的“觊觎” ,清政府自主开放了十数个通商口岸 ,设立了一批供中外商贾居留贸易的通商场 ,试图利用通商口岸各国杂居的形势“互相牵制” ,达到“不以兵力相守” ,而收“商务保守”之效的目的。清政府的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列强开辟租界的势头。鼓浪屿和秦皇岛亦是这一时期清政府自主开放的商埠 ,但却变成了公共租界或准租界地区 ,从而留下了沉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海军院校是为海军建设培养各类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否造就高素质人才,关系到海军建设的全局和发展,关系到海军在未来军事斗争中能否争取战争主动权。笔者去年随海军舰艇编队访问美洲四国,通过与国外海军官兵的接触和对海军院校的参观,了解了有关这些国家海军院校建设、教育体制、组织体制、教学管理等方面情况。四国海军院校在办学方法上,具有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又根据各国国情、海军使命,具有各自的特点。他  相似文献   

6.
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健全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近代的城市发展过程中成为区别于传统城市的重要特征。开埠后的天津加速了城市转型,各国租界进驻后仿照西方城市的大规模租界基础设施,引领并推动了天津城市面貌的改变。因多国租界并存和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天津形成了富有自身特色的基础设施建设历程。同时,基础设施的近代化转变,亦对城市社会生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提起中国人受辱的历史,人们总不会忘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个历史事件,这是清朝末期帝国主义分子在上海外滩复兴公园门口悬挂的牌子上的一句话,也是西方殖民主义者侮辱中国人民的罪证之一。复兴公园,是上海最早建立的公园之一,原名“辣菲德路公园”,以在“辣菲德路”而得名,当时该路属法租界,公园由租界当局出面兴建,习惯称为“法国公园”。公园乃公众游乐之所,理当不论民族国别,但公园管理当局却唯独对中国人另有规定。法租界公园章程的第一条第一项规定:“不许中国人入内”;第二条规定:“有人牵着或戴着口罩的狗可以入园”。光绪十一年(1884)初三《申报》刊发专论《论华商函致工部局请准华人得共游公家花园事》说:“西人得以入园中游,自怀往来不禁,虽日本人高丽人亦皆得以公诸同好听其嬉游,而独于华人则严其厉禁,不得(?)入,其由来也盖已  相似文献   

8.
在长篇小说《结婚》中,师陀以结婚这一主题为脉络,展示了租界化上海的独特层面。《结婚》和上海租界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揭示出租界深层的文化特性,并且渗透着殖民的因子,这些都凸显出师陀的文化立场和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9.
自1863年上海公共租界成立至全面抗战前,伴随人口增长及机动车辆增加,导致租界交通事故频密,由此对城市秩序和市民安全产生负面影响。鉴于此,通过归纳分析租界当局设置机构和建构规则、执业训验和行停管制及安全教育和违法处置等模式,进而洞悉其治理成效与经验,俾期为现世城市交通治理衍生启示。  相似文献   

10.
一、海军院校指挥班次学员外语交际能力的现状 随着海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各国的军舰互访,军事技术交流日益增多。同时向我们  相似文献   

11.
《四凤楼》以天津租界文化为题材,展现出开阔的租界图景.小说通过酒神精神与狂欢叙事生动、深刻地描绘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小资情调盛行,而吃苦精神、伦理意识、道德观念滑坡的现象,表现了租界人物的精神畸变与其寻求救赎之路的艰辛.  相似文献   

12.
上海公共租界及其前身从诞生起就成为中外频繁交涉的前沿战场,而上海公共租界的诞生成为19世纪60年代复杂世界格局的一面镜子。从美国首位驻京公使蒲安臣的对华"合作政策"中可见,利益成为各国合作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代表一国利益的专管租界之间可以协商合作形成公共租界。这一政策成了上海公共租界诞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虽然这种合作在当时是利益最大化的上佳手段,但无意中却对抗了可能割裂中国领土的专管租界。上海公共租界的膨胀发展又成为其他租界管理的模范。  相似文献   

13.
租界社会与近代天津新闻事业的发展密切相关。租界的移民社会为报刊发展提供了广泛的读者群;租界繁荣的商业环境培植了传播媒介的生长点;租界内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与先进的传播手段,提升了媒介传播速度。九国租界的存在,为近代天津新闻事业提供了发展契机和相对有利的客观环境。  相似文献   

14.
院校名称所在地招收对象主要训练任务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罗德岛州新港(纽波特)海军教育与训练中心现役上尉、少校、中校和上校军官以及部分陆、空军和政府机构的官员以研究战略、防务管理、国家安全和合成军队作战为重点,提高分析和决策能力,为海军和外国海军培养中、高级军官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海战系罗德岛新港(纽波特)海军教育与训练中心1623年军龄的中校和部分上校海军军官,以及少量陆、空军、海军陆战队和政府机构的相应官员研究战争规律、海军作战、战略与策略、联军作战中使用海军兵力的原则,培养海军高级指挥官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指挥与参…  相似文献   

15.
对近代中国租界土地制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从那时起直至近年,研究的主要关注点一直是上海租界。一般认为,上海租界形成了以“永租制”为特征的土地制度,或以其独特的契约称之为“道契”制度。这种土地制度是19世纪40年代随着上海租界制度的逐步成型,经过租界当局与上海地方政府的反复交涉形成的。1847年,上海中外当局共同确认了这种土地转让制度。  相似文献   

16.
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开辟苏州、沙市、重庆、杭州为通商口岸,同时在口岸中设立上海式的日本专管租界.随着清政府主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围绕苏州开埠开展了一场以约开通商场抵制专管租界的活动.虽然这一努力最终以失败而告结束,但它毕竟迈出了清政府抵制租界艰难的第一步,为以后"自开商埠"的出台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上海租界教育权问题备受国人关注。1930年10月15日,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以“教育部”名义向界内学校函发学情调查表。社会各界和国民党上海市党部借机发起舆论攻势,控诉工部局擅设“教育部”以操纵租界教育、扰乱教育系统、侵害国家主权,将收回上海租界教育权的斗争推向高潮。上海市教育局亦随即表明反对立场,并在国民政府教育部的指令下几度核查。然而在工部局巧妙斡旋、教育部人事变动、国民党政权革命性消退等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冲突以工部局公开解释和教育部“暂不置议”的批示结束。此后,中外均加强了对租界华人教育的关注,并在教育权问题上转向温和的斗争模式。各机关团体与社会大众为收回租界教育权持续努力,彰显了国人主权意识的全面觉醒。而国家主权未获独立,从根本上决定了斗争与妥协兼具的国民政府无法彻底解决上海租界的教育权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甲午战后,日本步英、法、美、德在华租界之后尘,在杭州、苏州、汉口、天津、重庆开辟日租界。自清末至民国,在民族危机与救亡思潮的推动卞,国内租界问题论著颇丰,直至抗战胜利后,各地租界相继收回,研究渐趋沉寂。改革开放至今30余年间,中国租界史研究重新获得长足发展。《租界研究新动态(历史·建筑)》不仅为租界史研究提供了来自日本学者的新史料、新线索和新观点,而且不同程度吸纳了中国学界的租界研究成果,在指出中日学者结论相异之处的同时,为进一步加深探讨和对话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19.
晚清上海租界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中所发生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学者们论述的较多,而从文学的角度来研究上海租界对小说的影响,人们探讨的还不够深入。晚清小说的繁荣以上海为中心,其中的主要原因就是租界的存在。其中的报载小说的迅速发展又促成了古代小说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租界时代上海的颓废意识的形成,一方面受到西方颓废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与租界语境密不可分.西方的颓废思潮传播到租界化的上海后,受到租界文化语境和时代语境的改造,一方面与中国传统的名士风流以及租界的疯狂享乐观念相结合,另一方面,讲求文艺功利效应的文艺家又试图以人文主义和民族大义的观念来重新划定颓废的意义边界,由此,生发出多种颓废文本样态,造成了二三十年代文学的颓废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