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改进目的1 1 中学化学教材中苯的溴代反应的装置、试剂和操作存在下列不足 :1 1 1 液溴与苯的体积比 (1∶2 )过高 :表面积极大的还原铁粉作催化剂 ,反应一旦发生将异常剧烈。若铁粉的用量过多、加入顺序不当 ,有时会使反应液喷出 ,造成事故。1 1 2 实验设计不严密 :剧烈放热挥发出大量溴蒸气 ,长直管冷凝难以充分除去 ,将会对溴化氢的检验产生干扰。1 1 3 尾气吸收不完全 ,逸出的溴蒸气、溴化氢气体等有毒气体会造成教学环境污染 ,影响课堂秩序和师生健康。1 1 4 相对成本高 :用圆底烧瓶作反应器 ,液体用量多 ;还原铁粉需新制而且难…  相似文献   

2.
苯的溴代反应是苯的重要性质之一,做好苯的溴代反应实验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掌握合适的苯、溴配比。多次实验证明,苯、溴的体积为8:1较合适,用铁粉作催化剂,混合后约1min反应液进入微沸状态,反应剧烈程度适中,减少了反应中溴的挥发,并有合适的反应时间,有利于实验  相似文献   

3.
一、关于苯的溴化实验的改进 仪器安装如图所示。将10毫升干燥的苯和1克铁粉加入干燥的试管1中,在试管2中加入约40毫升四氯化碳,在滴液漏斗中加入大约6毫升溴。将溴缓慢滴入反应试管中。反应通常不立即开始,当加入1—2毫升溴后,仔细  相似文献   

4.
现行高中化学课本 (人教版 )第二册中苯的溴代实验 ,药品用量大 ,造成的污染严重 ,反应不易控制 ,操作不便 ,为此 ,笔者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 ,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①吸有溴的胶头滴管 ②迁移管 ③苯④还原铁粉 ⑤石棉丝 ⑥吸有NaOH脱脂棉⑦U型管 ⑧AgNO3 溶液 ⑨装NaOH的烧杯试剂 :苯、液溴、还原铁粉、10 %NaOH、AgNO3溶液(1)向迁移管中垫入少许石棉丝 ,后加入 0 .1g还原铁粉 ,再加入 2mL苯。(2 )向U型管中加入AgNO3溶液至弯管处刚好留一小缝隙 ,在右边导管…  相似文献   

5.
对高中教材中有关苯的溴代反应实验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改进,效果较好。1 实验用品 1:2(体积比)溴—苯溶液20滴,10%氢氧化钠溶液20滴,铁粉0.1g,浓氨水,棉花,蓝色石蕊试纸,方形磁铁(2cm×1cm×O.5cm),球形玻璃管,胶带等。  相似文献   

6.
用医用三通阀和螺口注射器组成的封闭实验装置,可以清晰地观察实验现象,感知反应的热效应,无须担心苯与液溴的挥发.用细铁丝代替铁粉,既可以及时控制反应速率,又能简单快速地分离液体产物和气体产物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7.
在讲苯的溴代反应时 ,课本和教参上均未提到该演示实验中溴与苯的量的比例关系。许多师生都感到该实验难以控制 ,不是反应太慢 ,就是太剧烈 ,导致大量的苯、溴及生成的溴化氢急剧挥发 ,污染教室环境。为了做好该演示实验 ,笔者经过实验 ,进行了如下改进。附图 实验装置一、装置变单孔塞为三孔塞 (或把烧瓶改为三颈瓶 )。一孔插入长直玻璃管 ,其余两孔分别用来插入吸有苯和溴的两支长滴管 ,如附图。二、操作1 药品加入顺序的改变往烧瓶 (或试管 )中加入少量铁粉 ,塞上三孔塞 ,固定。用两支长滴管分别吸入苯与溴 ,插入其余两孔中。先滴加三…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苯溴代反应进行了大量的试验 ,并参考了一些有关资料 ,使实验在便于课堂操作的前提下达到了时间短 (3~ 5分钟 )、效果好、污染少的要求 .现将实验要点介绍如下 ,供同行参考 .1 .仪器装置 .基本装置同课本 .圆底烧瓶规格以球体容积 1 0 0~ 2 0 0毫升为宜 .烧瓶底必须干燥 .与烧瓶口垂直部分导管长约 3 0厘米 ,并保持干燥 ,否则管口可能无白雾产生 .2 .药品及反应温度 .溴必须取用不含水的液溴 ,否则反应将难以发生 .苯的纯度对反应速率有较大影响 ,其同系物含量越高 ,反应越快 .苯与液溴的体积比 ,按恰好反应计算大约为 2∶1 ,但在此…  相似文献   

9.
1 改进的目的 一次装入溴和苯,多次重复实验,避免溴蒸气污染教室空气;易于控制反应,操作方便,现象鲜明. 2 实验装置 3 操作与现象 3.1 在实验准备室里根据实验次数,按每次实验约1ml苯0.5ml液溴,向a中先加苯再加溴,然后盖上瓶塞.  相似文献   

10.
现行高中化学(第二册、必修)课本苯与澳的取代反应,若按课本及《教学参考书》的要求进行演示实验,因澳剧毒,如果苯与溴的用量过大,且反应在加入铁粉的条件下立刻反应,由于反应放热,使易挥发的液溴挥发外逸,不仅影响HBr的检验,而且严重地污染环境.笔者进行了全封闭微型实验,有效地克服了上述不足,具体做法如下.一.装置(1)具支试管(2)苯与溴的混合液(3)带胶塞的铁丝,其下端经磁化后吸有铁屑(4)干燥管内吸足四氯化碳的绵球(5)盛有水的具支试管(6)气球二.操作按图装置并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大约2.ZmL和lmL的苯和…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课本中介绍苯的取代反应性质时是以苯和溴反应为例进行实验的.若按课本上的装置和操作,将苯和溴混和好后,再加入催化剂——铁粉,烧瓶内液体急剧沸腾,大量的溴蒸气和溴化氢气体充满烧瓶上面的空间,并通过长导管进入锥形瓶,进一步弥漫到空气中,产生呛人的白雾和窒息的恶臭,造成严重的污染,锥形瓶中的蒸馏水也会因溶有溴呈棕黄色,这时再用AgNO3溶液来检验蒸馏水中的溴离子缺乏说服力.另外,实验结束后,把烧瓶内生成物倒入水中,生成的溴苯因溶有溴而呈褐色,尽管在教学中强调是因为溶有溴而发生了颜色变化。  相似文献   

12.
问题的设计要有明确的指向和逻辑关系,方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认知思维的发展。在“苯的结构与性质”一课教学中,围绕苯分子结构模型搭建、从能量的角度确定苯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与单键、写出苯与液溴在铁粉作用下可能的反应方程式这三个任务,通过课堂实证,对原先设计的问题进行改进,得到了较为合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苯在无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不与溴发生取代反应,而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溴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放出溴化氢气体。人教版高级中学化学第二册中介绍此反应时,采取如图1装置。 图1装置有以下不足之处: a.具有强烈腐蚀性的溴容易逸出,污染环境; b.铁屑或铁粉混杂于产物中,造成实验现象不易观察; c.溴化铁作为催化剂的作用不突出。 针对以上三点,本人对该实验做如下改进(如图2),供各位参考。 操作过程如下: a.气密性检查。 b.先向分液漏斗中注人6mL苯,然后用长滴管取3mL的澳,注人苯液下面。…  相似文献   

14.
对溴苯制取的改进实验有很多 ,但总是达不到污染小、实验现象明显的最佳效果。笔者作了如下改进 ,能很好地达到上述要求。①蘸有CCl4 的棉团②溴、苯 (1∶2 )混和液 2ml③还原铁粉 (小磁铁石 )④蘸有CCl4 的棉团⑤蘸有氨水的棉团⑥实验NaOH溶液1 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2 实验操作2 1 用橡皮筋将磁铁石固定在干燥管Ⅰ的球形部位 ,送入一小匙还原铁粉 ,让其吸在上部。2 2 用小注射器取约 2ml溴、苯混和液送入球形下部。2 3 用蘸有CCl4的棉花团在 1、 4处塞住 ,按图示连接装置。2 4 松开橡皮筋 ,用手轻…  相似文献   

15.
苯的溴代反应的实验改进山东巨野实验中学(274900)王良义在圆底烧瓶里放入0.25克铁粉和11毫升干燥的苯,配备好双孔塞,分别插入长导管和胶头滴管。用注射器吸取5毫升溴,将针头插入胶头简管的胶帽中,慢慢推动针栓,控制加溴的速度,使反应物液面一直保持...  相似文献   

16.
1 改进目的  高中化学实验中溴苯的制备在有机化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讨论苯的取代反应的重要依据 ,而按教材中该实验方案演示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 1 表面积较大的粉状催化剂加入后反应剧烈难以控制反应进程。1 2 产生白雾现象不明显。1 3 由于溴具有很强的挥发性 ,易与溴化氢气体一起进入锥形瓶 ,从而降低了溴化氢检验的可信度。1 4 尾气吸收装置不密闭 ,不能避免苯、溴和溴化氢蒸汽对空气的污染。1 5 反应结束后 ,倾到反应混和物到水中时 ,不能避免溴、苯、氯化氢的大量逸出 ,污染极大。2 改进后的效果2 1 使用铁丝…  相似文献   

17.
苯与溴的取代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实验装置1.Y型管2 .铁丝3 .蘸有苯液的棉球4.苯与溴的混合液5 .铁屑6.AgNO3溶液   2 实验步骤与现象(1)取一细铁丝 ,一端系一棉花球 ,棉球大小以塞入Y型管内不留空隙为宜不要太紧。另一端固定在橡胶塞上。铁丝在Y型管内的长度以使橡胶塞塞入Y型管后棉球恰好塞入A端管口为宜。然后将棉球蘸取苯液至基本饱和。(2 )在Y型管B端倒入 3~ 5mLAgNO3溶液 ,用长胶头滴管在A端注入 2mL苯和 1mL溴 ,加入少量铁屑 ,然后将带有棉球的塞子塞紧Y型管口。几秒钟后可以看到苯与溴反应 ,放热使液体沸腾 ,在管内产生大量白雾 ,在…  相似文献   

18.
a.改进的装置如图1所示。b.实验步骤。①给图1中的A,B,C,D中分别装入水、浸没过四氯化碳的棉花、滴有几滴2%硝酸银溶液的蒸馏水、10%的氢氧化钠溶液。②在自制的弯嘴滴管中加入0.5g还原铁粉,关闭止水夹m。③向烧瓶里倒入3mL苯,用自制的长尖嘴滴管吸取液溴1mL,将滴管插入到苯的液面下缓慢图1改进的装置溴、苯混合液浸有CCl4棉花铁粉mnABCD地放出,用后的滴管放到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④立即在烧瓶上塞紧橡皮塞并轻轻振荡,使苯和溴混匀。然后按图1连接好装置,打开止水夹m,n。⑤挤压弯嘴滴管胶头,将铁粉吹…  相似文献   

19.
实验步骤a.装配仪器(如图1所示)。图1苯的溴代反应实验b.向分液漏斗里注入约5mL的苯,用一支长细滴管吸取液溴约3mL。为了减少溴的挥发扩散,将滴管下端插入到苯的液面以下缓慢地放出,并吸取分液漏斗内的苯液清洗滴管。用完后,滴管应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清...  相似文献   

20.
实验室用苯与液溴并加入少量铁屑制取溴苯。这个实验有两个问题值得探讨。1.制溴苯的过程中为什么要加入少量铁屑呢?因为苯分子的结构稳定,它在一般情况下,与溴不发生反应,但当有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