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台世界》2013,(Z4):149-150
<正>救孤济困、扶老助残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公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环节。中国历代社会对老弱群体的救济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开创了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通过对历史文献档案的分析,研究历代救济思想,探索其在实践中救济管理方式、动作特点及由此体现的政府与地方社会的互动关系,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一、古代救济思想1.孔子在《礼记·礼运·大同篇》中论述:"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古代思想家对弱势群体救济的萌芽。《书·无逸》也说:怀保小民,惠鲜鳏寡。《礼  相似文献   

2.
2011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有一个名叫《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小品,一位小品演员说了一句台词:“孔子说过‘四海之内皆兄弟'”。其实这句话不是孔子说的,而是子夏说的,见《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子夏日“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相似文献   

3.
空间的概述 空间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是指物质存在的广延性.<辞海>中就对空间一词作了这样的解释: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空间不是别的,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距离、方向和大小关系.古希腊人心目中的空间实际上就是物体的位置、距离、范围和体积.空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空间的关注较早在<淮南子·齐俗训>中就有"往来古今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之说.在老子<道德经>中记载有"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这段话是说拍击陶土泥制成器皿,器皿留有中间的空处,才有盛放物品的用处.开凿门窗建造居室,居室有了门窗四壁之间的空隙才有让人出入居住的用处.这段话直观形象地描绘出人类赖以生存的场所——空间,反映了古人对空间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防患未然”意思是在事故或灾害发生之前就加以防备.语本《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例如宋·周必大《王仲行尚书札子》:“然抑兼人而举其偏,防患未然,最为政之要务.”明·马文升《添风宪以抚流民疏》:“臣闻防患于未然者易,除患于已然者难.”李劫人《大波》三部七章:“为了秉承大人意旨,防患未然起见,所有来信,全予销毁,无一字漏出.”钱锺书《围城》六:“师生恋爱是有伤师道尊严的,万万要不得,为防患未然起见,未结婚的先生不得做女学生的导师.”  相似文献   

5.
<正>奉天同泽女子中学是由张学良将军于20世纪20年代出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女中,这是当时奉天城内著名的女子中学,办学理念先进,设施完备。"同泽"二字取自《诗经·秦风》中的《无衣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诗人表达了一种同仇敌忾患难与共的战斗情谊,保家卫国共御外侮的爱国情怀,张学良以"同泽"为校名,意在激励莘莘学子,为强国御侮而学。学校于1927年10月动议创办,1928年3月正  相似文献   

6.
有些文字产生的环境是无法再弄清楚了,只留下人言人殊的理解.比如下面这一段: 子夏问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日:“绘事后素.”日:“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的这段文字是儒家经典里很少见的文字,讨论的是描写一场婚礼的言词.按着“思无邪”的思路,这段文字在各种解读中成了对“仁”和“礼”“乐”关系的分析,喜欢猜谜的可以随便查一下.  相似文献   

7.
古代小说序跋与诗文序跋产生时间应相差不大,现存的《毛诗序》一般认为是汉儒毛苌所作,而现存最早完整的小说序跋性质的作品是刘歆的《上山海经表》,二人生活大致同时。不过,《汉书·艺文志》称":有毛公之学,自谓子夏所传。"认为《毛诗序》渊源于子夏。汉代以后的学者,大多相信子夏曾作有《诗序》。宋洪迈《容斋随笔·子夏经学》(续笔卷十四)":孔子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于《易》则有传,于《诗》则有《序》。"  相似文献   

8.
赵丕杰 《青年记者》2017,(15):72-73
“舐犊之爱”的意思是老牛舔小牛表现出的感情.比喻父母对子女疼爱之情.语出《后汉书·杨彪传》:“后(杨彪)子(杨)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日:‘公何瘦之甚?’对日:‘愧无(金)日磾(mìdī,金日磾,西汉大臣)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例如《宋史·朱敦儒传》:“谈者谓敦儒老怀舐犊之爱,而畏避窜逐,故其节不终云.”叶圣陶《某城纪事》:“忙什么!’自然是呵斥,但声音里掩不过那种所谓‘舐犊之爱’的情调.”“舐犊之爱”也作“舐犊之情”.  相似文献   

9.
“形单影只”意思是只有孤孤零零一个人和一个影子.形容只身一人,没有伴侣,非常孤独.语出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逝.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例如明·范受益《录亲记·遣役》:“形单影只,凄凉已极.谁知道遭着官差,把夫妇散折.”张贤亮《土牢情话》三章:“蹉跎至今,形单影只,连女朋友都没找过,青春就在刻苦的自我改造和勤勤恳恳的工作中悄然流逝了.”熊召政《张居正》三卷四回:“常言道,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想到自己十八岁的生日形单影只,身边连一个亲人都没有.不免悲从中来.”也作“形只影单”.清·李汝珍《镜花缘》四十回:“其有夫死而孀居者,既无丈夫衣食可恃,形只影单,饥寒谁恤?”  相似文献   

10.
子书概说     
“子”的初文“象两只小手上下活动、下肢裹在襁褓里的幼儿形,头部比例较大,与婴儿特点同”,后来引申为对老师或男子有德者的尊称。《仪礼.士冠礼疏》说:“古者称师曰子”;《礼·曲礼注》说:“子,有德者之称。”到了先秦,始用“子”泛指思想家的著作。先秦思想家并不亲自写书,其言行多由门人汇编成书,用“××子”作为书名,以示敬  相似文献   

11.
古代的储蓄     
在我国,"储蓄"一词最早见于战国时代的<尉缭子·治本篇>:"民无二事,则有储蓄."<后汉书>也有记载:"古者急耕稼之业,致耒耜之勤,节用储蓄,以备凶灾."这里的储蓄,指的是积谷防饥,和今天把多余的钱存到银行里的储蓄虽有所不同,但从勤俭节约和有备无患这两层意思上说,实际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2.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修我甲兵,与子偕行。"在一个国家最伤痛的时刻,吟诵着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军歌,义无反顾地与我们的救灾大军一起出征,这是每一个新闻工作者不约而同的选择。大自然用震级、烈度……显示着它的力量,而媒体则在用新闻事件传播、记录着人们共御天灾、共克时艰的历史场景。恰如英国史学家埃尔顿说:"对文明史而言,如果我们所思、所为、所说或者所经受的任何东西没有留下痕迹的话,就等于这些事实没有发生过。"  相似文献   

13.
扯淡的扯淡     
论扯淡[美]哈里·G·法兰克福著,南方朔译,译林出版社,2008稠人广座的盛宴、或是二三子的小酌,沉默寡言者往往是要羞愧的,因为自己无话可说。生逢这个时代,我们总在滔滔不绝,电视、手机、酒肆、居家、机关、学校,我们的嘴巴一刻不得闲,子夜眠床,依然梦话。我们努力维护这个时代的游戏规则,哪怕我们听得心烦意乱生不如死,我们保持微笑,保持倾听,按捺住舌尖上几欲离弦的几个  相似文献   

14.
子张学干禄     
公案:《论语·为政》载孔子与子张之对话云:"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案:子张,姓颛孙,名师,孔子弟子,小孔子四十八岁。)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11,(31):77-77
《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作者:[美]莱因霍尔德·尼布尔出版:北大出版社定价:25元光明之子不但要克服自己的盲目和冲动,还要克服黑暗之子的引诱和篡夺,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原则就是要保护并且提升社会的民主《中小企业梯形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6.
高栋彦 《兰台世界》2013,(10):99-100
《尚书·无逸》是一篇周公告诫成王要勤政爱民、戒骄戒躁的文章,反映了周王朝建立之初政治生活的面貌,是周王朝初期政治思想的主要体现,对历代封建统治都具有非常强烈的现实影响,特别是其中的政治教育的思想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望其项背”的意思是能够望见前面人的脖梗子和背脊(项,脖子的后部,脖梗子),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句或反问句。明·周藩宪王《三度小桃红·楔子》明·孟称舜眉批:“气味浑厚,音调复谐.毕竟是本朝第一能手,近时作者虽多,终难望其项背耳。”鲁迅《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这真是天趣盎然。决非现在的‘站在云端里呐喊’者们所能望其项背。”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经典的医药名著和文学名著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美好交融.《黄帝内经》《汤头歌诀》《药性赋》等都充满文字之美、文学之功和文化之妙:《黄帝内经》中,女子以七为度量,引发出"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相似文献   

19.
友直 《档案管理》2005,(5):94-95
偶见一报上登了一首"不足歌".歌中讲,"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上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歌词通俗,含义易懂--人们没有满足的时候,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似文献   

20.
孔子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之说早已耳熟能详,《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列举弟子有77人,且说: "学者多称七十子之徒."看来,即使汉代司马迁所能称述的孔子弟子及贤人的数目也是个大概数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