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千古儒学之旨在于培养人格,变化气质,致其良知,回复天然之德性,使人成为通灵宝玉,真不愧万物之灵之称号.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克明峻德”也.此学问之极功.今说此一段话,只因有一句古书历来颇多曲解,真义埋没,上溯宋之朱熹下至当今中学语文教课书之解释皆为不得其要领也.试看下面一段文字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传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熬举于海,百里溪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孟子》(现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第五册94年版).  相似文献   

2.
白纻歌舞,这是古代吴地的一种吴歌吴舞,它以身着当地特产之白色苎麻衣这特定风格而定名,属清商曲;其歌舞时,伴以丝竹之乐,舞种为拂舞,即拟凫鸠之动姿。舞姿则轻柔飘逸;其源,则为古代祭神之“巫舞”,六朝以后则渐为民间歌舞,广泛流行于民间。 古代吴越楚地区流行白纻舞,这在孙吴至唐宋而明代,均有明确记载,孙吴时代,轰动全国的《白鸠拂舞》(《白纻舞》),亦即盛行  相似文献   

3.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口!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奋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  相似文献   

4.
一、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夫(fū)环而攻之而不胜B.粟(sù)非不多也C.域(yù)民不以封疆之界D.亲戚(qī)畔之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百里奚举于市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所以动心忍性4.行拂乱其所为5.征于色,发于声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三、下面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劳其筋骨C.行拂乱其所为D.所以动心忍性四、下面句中不含通假字的—项是【】A.曾益其所不能B.衡于虑C.入则无法家拂士D.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五、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相似文献   

5.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新编初中语文第五册《孟子二章》) 其中“拂士”,课本注释为:“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拂,同‘弼’,辅弼。”此注欠妥。 杨伯峻《孟子译注》、王力《古代汉语·常用词》、《辞海》皆训“拂士”之“拂”通“弼”,义为辅佐、辅弼。而《辞源》“拂土”条注云:“能够直谏矫正君主过失的人。拂通弼。”并以此句为书证。比较以上二说,愚以为《辞源》的解释更为妥帖。其理由如次:  相似文献   

6.
有为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相似文献   

7.
【原文】 有人焉,视于无形,听于无声。以事其君,可谓臣乎?曰:否。杀其身以事其君,可谓之臣乎?曰:否。夫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资于事父也。杀其身者,无私之极则也。而犹不足以当之,则臣道如何而后可?曰: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吾以天下万民起见,非其道,即君以形声强我,未之敢从也,况于无形无声乎?非其道,即立身于其朝,未之敢许也,况于杀其身乎?不然,而以君之一身一姓起见,君有无形无声之嗜欲,吾从而视之听之,此宦官宫妾之心也。君为己死而为己亡,吾从而死之亡之,此其私匿者之事也,是乃臣不臣之辨也。  相似文献   

8.
【题型展示】(一)【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乐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得反国。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③侍御:侍从妃子。④谄谀:奉承拍马。⑤卒:终于。1.甲文论证了的道理;乙文…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之句读在论述艰苦的环境造就人才的文段中,现行版本及课本皆句读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对“行拂乱其所为”一句,有人依据课后注释“所行不顺,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将其朗读节奏划分为“行拂/乱其所为”,有人依据“空乏其身”,将“拂乱”一词定为使动词,将其朗读节奏划分为“行/拂乱其/所为”。应该说都有其道理。(人教版《教参》,即取后一说)然笔者认为,要从根本上处理好这个问题,还是要研究其句读。将“空乏其身”断为一句,虽然从语句上照应了前几句四字句的特点,但细推敲则可看出此“其”字与前几句的“其”不在同一位置上。如果  相似文献   

10.
时文阅读     
生活往往富有戏剧性:在危急关头,你有破釜沉舟的胆识,置自己于死地,而后往往能获得新生。《给自己一片悬崖》中那位中国留学生之所以能成为今日“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跟他当初斩断退路、赢得机会有很大的关系。 在很多关键时刻,决不能畏首畏尾,要敢于向命运挑战,向自己挑战,敢于将自己置身于没有退路的悬崖上,而后痛下决心,集中精力,奋勇向前,铸就自己的人生辉煌。  相似文献   

11.
齐人一妻一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内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相似文献   

12.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完成后面问题。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玦,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相似文献   

13.
刘桦 《广东教育》2008,(2):64-65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然后完成后面问题。 出成都南门,左为万里桥,西折纤秀长曲,所见如连环,如殃,如带,如规,如钩;色如鉴,如琅玕,如绿沉瓜,窈然深碧,潆回城下者,皆浣花溪委也。然必至草堂,而后浣花有专名,则以少陵浣花居在焉耳。  相似文献   

14.
竹德宏多竹。村傍竹,屋靠竹,龙竹,凤尾竹……一株株拔地拂天,一丛丛络贯成蓬,一蓬就是一座山,山山相连如重峦。入寨:过竹桥,开竹扉;竹篱围院,竹竿晾衣,竹枝拦狗迎客人。  相似文献   

15.
㈠阅读《纪昌学射》,完成题目。甘蝇,古之善射者,彀弓而兽伏鸟下①。弟子名飞卫,学射于甘蝇,而巧过其师。纪昌者,又学射于飞卫。飞卫曰:“尔先学不瞬②,而后可言射矣。”纪昌归,偃卧其妻之机下,以目承牵挺。二年之后,虽锥末倒眦③而不瞬也。以告飞卫。飞卫曰:“未也,必学视而后可。视小如大,视微如著④,而后告也。”昌以虱于牖⑤,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间,浸大⑥也;三年之后,如车轮焉。以睹余物,皆丘山也。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竿射之⑦,贯虱之心,而悬不绝⑧。以告飞卫。飞卫高蹈拊膺⑨曰:“汝得之矣!”氂(选自《列子·汤问》【注释】①彀(gòu…  相似文献   

16.
现行教材初中语文第五册第21课《孟子二章》文后练习题第四题要求学生对“拂乱”等词“加以解释后抄在笔记本上”,显然是把“拂乱”当作一个词语。对此,我有异议,现吐诸笔端,就教于大方。“拂乱”出自课文《孟子二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第二段:“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原文意思看,把“拂”“乱”在这里看作是两个意思独立的词语较为合适,“拂”用来修饰说明“行”,“行拂乱其所为”的朗读节奏应该是“行拂/乱其所为”,这…  相似文献   

17.
李兰 《中学生百科》2014,(26):39-40
名师一课,一个小时左右中浓缩的可能是一生的积淀。若能用心体会积累,语文学习与考试将不再是难点。若你有特别喜爱或难懂的课文,尽管对我们吐露,名师的心血结晶将让你洞悉课文的奥妙。课文选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相似文献   

18.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如何?”  相似文献   

19.
“格物”一语出自《大学》。《大学》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见如欲致知、诚意、正心乃至欲修、齐、治、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拂尘的功能及演变、历史上的拂舞着手,追溯了拂舞的滥觞及拂舞这种古代舞蹈的当代遗存的展现方式。拂舞是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拂尘的材质形态决定了拂舞的观赏性和实际舞蹈时的局限性。由于拂尘在各朝各代的形态的不同,我们在探讨以拂尘为道具的舞蹈时就不可以仅仅拘泥于有"拂"这个字诞生的那时起。一切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有其各自的发展演化过程,拂舞也不例外。笔者把拂舞的历史演变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拂舞的原始形态阶段,即帗、旄、节之舞;二是拂舞的成型形态,即绳拂、马尾拂之舞;三是拂舞的变异阶段,即坐尾的发展;四是拂舞的雅乐时期,即拂舞形态定型后编入雅乐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