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在我25年的军事记者生涯中,经历过多次险情:1996年8月赴西藏边防部队采访,泥石流将川藏线冲垮,我的腰椎被颠错位,双腿几乎瘫痪;2007年11月采访济南军区"铁拳-2007"军演,遇到险情差点"光荣"……2010年我在军事演习现场采访的又一次遇险,而是发生在波涛汹涌的南中国海上。  相似文献   

2.
宋轩 《军事记者》2011,(2):31-32
2010年12月17日。我随中国第十一批赴利比里亚维和部队出国途中,难免有些兴奋和紧张。而这兴奋与紧张中,又大多出于一个原因:我要尽可能争取机会,采访利比里亚总统瑟利夫。  相似文献   

3.
回望2010     
李强 《视听界》2011,(1):119-119
2010年的最后一天,我在温暖如春的香港采访,在地处闹市的浸会大学想找到一张安静的书桌实在很难。我和采访对象——亚洲周刊年度全球华人十大小说《朱雀》作者、南京人葛亮,兜兜转转,终于在图书馆的地下室找到了一个静寂的角落。  相似文献   

4.
人文社科类     
《全国新书目》2010,(9):8-8
本月第一名《信心与希望》收入温家宝总理2009年和2010年两次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以及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的内容同时收入与这三次活动有关的侧记文章,并配有温总理近期考察调研的珍贵图片31张。温总理在采访中谈到中国经济走势,民生大计教育问题,中美关系、反腐倡廉等一系列热点和焦点问题从容自信真诚感人。  相似文献   

5.
商西 《新闻天地》2011,(2):60-61
2010年岁末,诸多热词叠加,一个化名苏紫紫的人大女学生一夜蹿红。媒体蜂拥而至后,这个在百度百科中记载曾参与过2007年模特大赛的美少女,转身为自己贴上了一个“叛逆的艺术少女”的新标签。19岁的日记中,她在扉页写下“我要呈现一种生活,它叫苏紫紫”。日记之外,采访她的记者成了她的创作元素,“为了体现裸体艺术也能被大家正视”,她全身赤裸接受男记者采访的照片再度在网上疯传。与她的想象不同,记者采访中,没有人对裸模心怀偏见,大家宽容地期待这个少女尽快长大。  相似文献   

6.
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硝烟已散去多日,但在被报社特派前往德国采访世界杯的一个多月中那些忙碌紧张的日子仍清晰印在脑海。虽然我此前也曾现场采访过世界杯、奥运会这样的世界大赛,但本届世界杯的采访经历尤其难忘——这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最后一次世界顶级大赛.我在采访中经历的点点滴滴都将为我更好地采访报道北京奥运会积累更多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曹鹏 《新闻记者》2000,(5):28-30
在我十几年的采访生涯中,1999年春天对金庸先生的专访,是最费周折、也最考验业务能力的一次。这次采访情况非常特殊,机会得来实属不易,自己感觉还是有一些经验可供同行参考的。  相似文献   

8.
金波 《新闻实践》2011,(4):28-30
为推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浙江日报于2010年8月至11月推出了“我的企业我的家”系列报道,此次报道从议题设置、调查采访、尺度把握、版面编排,到组织社会活动等方面做出了声势,体现了水平,在浙江省和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9.
2007年2月初,我接到孝感市委宣传部的一个采访任务,采访报道我市自强不息的先进典型,“湖北‘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田子君。还有十几天就要过春节了,我却先后两次跑到应城市田店镇田店村田子君家中采访。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写出了7000余字的长篇通讯《活出生命独特的美丽,记湖北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田子君》,  相似文献   

10.
单珊 《军事记者》2011,(9):46-47
2010年11月8日记者节我采访了他,当电梯门打开的瞬间,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黝黑沧桑却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他的一句话“我喜欢摄影,特别是新闻摄影,成为新闻摄影记者,是我一生最大的幸福”,我明白了他那具有感染力的幸福笑容,源于他对摄影记者这个职业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2009年虽已过去,但是该年诞生的大量雷人语录,还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谈笑中,有关的热议至今尚未完全平息。相信在2010年,还会有大量的雷人语录诞生。1月份,2010年第一个"最牛官腔"就已经诞生:一段来自江苏镇江电视台名为《今晚9点半》的关于镇江市房管局一位谢处长的采访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谢处长“请报道正面新闻.否则我可以不接待”的浓重官腔着实把网友雷得不轻。  相似文献   

12.
《进军阿里》一书最近出版后,许多人问及我西藏采访体会,一下子勾起我心中的情感。其实,这些年,我曾6次赴藏区采访。但最难忘的是四年前的一次惊心动魄的采访,因为那一次差一点将命丢在雪域高原……  相似文献   

13.
做企业报记者近10年了。自己在记者这个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走过不少弯路。成功的采访印象倒不是很深,倒是一次失败的采访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使我体会到了做记者只有热情是不够的,必须学会与采访对象的沟通、与兄弟媒体沟通,但最重要的我认为是与内部编辑人员、甚至是总编辑的沟通。1993年,我走上新闻记者岗位,1994年初我承担了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胜利油田公安处治安科副科长陈  相似文献   

14.
2012年2月2日,在吉萨的斯芬克斯广场,我从容地作完一次出镜.在我身后是上千名抗议的群众,声讨前一天晚上在塞得港球赛中导致74人死亡的肇事者.这是2010年10月16日我成为一名中东地区的新华社视频记者以来所做的一次普通采访.回首这一年多,我着实不敢说我在新闻上有什么作为,但作为一名视频记者,我确实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15.
胡敏华 《中国广播》2009,(12):56-57
我在上海电台当体育记者时,经常有机会出国采访国际比赛。2001年,当台领导决定让我去莫斯科采访北京第二次申奥时,我既兴奋又紧张。记得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奥,我的一位同事曾去蒙特卡洛采访。在我们做完投票大直播后的第一时间,我接到了那位同事的电话,他哽咽着告诉我,  相似文献   

16.
2010年3月和2011年3月,笔者受闽西日报社指派,两次随同龙岩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前往广西兴安、灌阳当年湘江战役战场遗址采访,目的是凭吊血洒湘江的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特别是寻访当年为保卫中央红军抢渡湘江作为断后部队进而全军覆灭的红34师闽西子弟兵的英灵,接烈士们回家,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1月,大众日报记者部组织有关记者站开展了一次异地采访活动.威海是此次异地采访活动的目的地之一,笔者有幸陪同东营、德州、莱芜三个记者站的四位老师在威海进行了采访.这是笔者自2000年进入大众日报以来经历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异地采访活动,能近距离向各位老师学习,备感激动和兴奋.  相似文献   

18.
真没想到,在20多年的新闻生涯中,我竟与宁夏一个地处偏远、名不见经传、也毫无奇迹可言的小荒村结下不解之缘! 说实在的,第一次踏进那个小荒村时,我并没有想到自己会再次前往,更没有进一步采访的计划.是读者的关注和记者的责任感驱使我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一次次深入那个小荒村采访.到2009年8月,我已是第五次踏访了.  相似文献   

19.
陈尚忠 《军事记者》2010,(12):63-63
如何注意采访中的行为细节,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2010年10月20日,《北京青年报》刊登全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施燕华的文章,回忆她1980年给法拉奇采访邓小平做翻译的往事,披露了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采访邓小平的一些细节。  相似文献   

20.
我叫王沁鸥,2016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新华社西藏分社工作,主要承担体育、政法等领域报道。曾赴羌塘无人区报道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六次前往珠峰采访。2018年获评新华社国内报道、海媒报道和体育报道先进个人。今天,我主要给大家汇报近年我扎根珠峰采访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