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道德责任教育的重要性,是由高校德育在社会道德建设系统中所处的特殊地位、高校德育对象的特殊性及其培养目标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校园BBS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对BBS的版面、内容、管理及学生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广东高校BBS发展现状和影响,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道德滑坡与德育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分析大学生网络道德的现实问题入手,剖析网络道德问题对高校德育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应时措施:正确引导、做好预防,增强大学生的民主与法律意识;更新德育教育内容,创新德育教育的方式和方法;时大学生开展"网德"教育,利用网络的优势加强德育教育;加强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培养.通过以上措施,有效防止网络社会道德滑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作为特殊的群体环境,网络舆情对高校文化环境、交流渠道以及由此所引发的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现状、特征,充分认识了高校网络舆情的两面性,掌握其发展规律,构建合理高效的网络舆情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校园BBS作为校园网络文化的重要部分,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着重要影响。通过对BBS的版面、内容、管理及学生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广东高校BBS发展现状和影响,并提出具体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上网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和社会化的重要途径.网络在开阔高校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导致部分学生出现网络不道德行为,给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这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对于高校网络道德缺失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涌现了许多研究成果,这些成果总结了高校网络道德缺失的表现,较为深刻地分析其原因,提出了加强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途径,并寻求理论支撑和队伍建设的突破点,以期为提升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整体水平和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表象,分析了网络道德失范的原因,探究了在新的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对规范大学生网络道德提出了一些理性的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网络给大学德育教育带来的正、负面影响出发,就人们关心的大学生网络道德规范等一系列问题,提出建立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原则:通过倡导和遵循网络道德规范,创新网络道德教育模式,进一步约束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借鉴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切实地解决网络给高校道德教育带来的负面影响,探索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从我国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缺失这一问题的紧迫性为切入点,分析了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主要表现分别为过度沉溺网络延伸出的道德问题、网络道德的认知模糊、互联网上的言行缺乏责任感、互联网上的交往中存在情感冷漠.针对网络缺失这四个方面的表现,又从当代大学生、网络、高校以及我国道德发展的现状这四个层面对大学生网络道德缺失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思考,最终提出以网络技术的提升为外在保障、以高校校园文化的宣传为引导、以学生自律意识的提高为内在主导、以家庭、高校、学生三者相促进为思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校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及对策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在维护网络社会秩序时遇到了困难,高校网络道德出现了道德观念混乱、道德约束乏力和道德行为淡化等严重失范现象。就网络本身而言,网络信息多元化、网络缺少“他人在场”、网络“去社会化”以及网络角色混淆是造成网络道德失范的主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建设,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信息素养,增强其道德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职业伦理离不开作为社会现象的伦理的一般性,高校辅导员职业伦理关系的复杂多样引发的角色冲突,职业伦理实体的双重属性产生的利益冲突,职业伦理的规范缺失和秩序错位导致的权利冲突,这三者共同构成了新时期高校辅导员最主要的职业伦理困境——责任冲突。  相似文献   

12.
责任伦理以其主体性、结果性、公共性与现实性为分析高中班主任教育责任提供了研究视域。高中班主任的身份多元与功能扩展等因素使其在履行教育责任的过程中出现了缺失、过度与滥用等责任失范现象。高中班主任教育责任正面临着地位性、功能性与主体性三重限度,这使得高中班主任只能承担有限的教育责任。这就需要重构高中班主任的核心责任、切实履职的关系以及教育责任的范式。  相似文献   

13.
14.
责任概念是西方伦理学中的关键范畴。责任产生于自由意志,因此人必须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责任首先应该指向个人、自我,自我负责是自由意志的必然要求。人只有对自己负责,才可能对社会、国家负责。面对责任,外在表现为对自己凭借自由意志制定的法律的尊重,内在表现为对本心、灵魂的忏悔。  相似文献   

15.
责任概念在中国伦理学中的很少涉及。责任来源于天命,一种外来的力量,是不可改变的,不由自己决定。责任首先应该指向群体,中国式的责任意味着对社会、国家的义务。中国人面对责任选择逃避,因为责任是来自“天命”,已经先天地被决定并无可选择。逃避、推诿是中国人责任承担的外在表现;忧患意识则是其内在体现。  相似文献   

16.
收养家庭亲子依恋关系问题一直是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非常关注的话题。文章介绍了亲子依恋关系的丧失与收养过程中的重建、影响依恋重建的因素及依恋重建的干预和治疗措施,以期对中国收养家庭的亲子依恋重建问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和建设的日益完善,校园BBS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交流发展的重要平台.但是通过对校园BBS的整体状况分析和抽样调查研究发现,高校学生的网络媒介素养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高校BBS的知识传播功能和理想的校园文化公共领域被遮藏,其诸多优势无法得到发挥.因此,要配合媒介素养课程的教育,运用一种引导和渗透为主的教育理念,这样,才能使学生合理使用包括BBS在内的各种网络媒介,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8.
在主体间性视域下对教师责任伦理的理解,较之传统意义上对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责任或教师义务的理解更为深刻.对教师责任伦理概念的厘清,内容的解析以及规约预设既是教育哲学、教育伦理学理论发展的结果,也是现代教育观师生双主体关系发展的要求,更是现代教师,职业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师德客观上存在着教育价值。高校师德建设在和谐校园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素质教育的助推作用,对校风教风学风的提升作用,对高校改革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既是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目标和内容,又是师德建设的价值功能所在。因此,有必要以师德建设促师生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现代化把人类抛入一种二律背反的价值处境中,即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分离,这种价值处境就是韦伯所言的祛魅化世界。责任伦理是应对祛魅化世界的有效路径。提倡责任伦理精神,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