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球科学是以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及其资源与环境效应为研究对象,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一门科学。地球科学既研究过去,阐述地球演化历史,又面向未来,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解决方案,是一门既能拓展人类知识前沿又能服务于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的科学。文章在梳理国际地球科学发展趋势和总结我国地球科学发展现状与科技资助情况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地球科学发展应从系统科学和国家需求的视角部署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计划。从地球系统整体出发,关注地球系统各圈层、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四个面向”引领地球科学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开展有组织的重大科学研究,完善科技资助与评价机制,使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相似文献   

2.
情报科学史研究:现状、功能及其建制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允生 《情报科学》2001,19(4):414-417,448
本文讨论了情报科学史研究的主要功能,学科性质与地位以及中外情报科学史研究的概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我国情报科学史研究的建议,同时,探讨了我国情报科学史学科建制化的必要性及其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在地球科学各个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数据驱动地球科学发现的案例不断出现,有关地球数据信息中心、地球大数据平台及相关学术会议数量逐渐增加,地球大数据正在科学研究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科学家对地球大数据的科学方法和工具的需求很大,然而目前地球大数据的理论基础、储存管理和分析方法等仍处于发展之中,对地球大数据的研究和讨论有限。文章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科学引文索引(SCI)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地球大数据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从全球论文的产出数量、国家与机构领域研究影响力、研究主题分布、研究热点变迁和国际合作等多角度,分析揭示了地球大数据研究现状;最后,建议未来重点加强跨学科的地球大数据共享与融合,完善地球科学大数据深度挖掘理论和方法,实现对复杂地球系统的分析、建模与预测,支持和服务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石艺堃 《科教文汇》2011,(19):131-131,135
本文拟把科学的发展同美学的进展结合起来,通过现代科学解读美学最基本的问题,再以时间为序指出历史上美学和当时科学体系的关系,进而说明美学是以科学为基础,与时俱进的学科。  相似文献   

5.
袁继红 《科教文汇》2014,(19):30-31
科学技术史是大学通识教育常设课程之一,在课程安排上,包括科学史、技术史和STS,然而其学科归属却是科学史。这种课程内容和学科归属的不对称源于“科学”概念之内涵的扩展,从古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和工匠传统,到近代科学的哲学家传统定义,再到二战后大科学时代的来临,科学内涵从与技术分离转变为和技术合体,最后变为同一个概念“科学技术”,而整个转变和发展的过程总是依循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其社会建制形式的转变,故科学技术史是广义的科学史。  相似文献   

6.
科学学:过去、现在和未来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经过 70多年的演进发展 ,科学学已经建立和正在形成的分支学科约有 30多门。这些学科可以按照理论性或应用性程度的差异 ,区分为理论科学学、专门科学学、应用科学学三组。科学学研究者在回顾科学学既往历史和把握现状的基础上 ,应当高度重视交融发展、协同发展、综合发展、分化发展的基本趋势 ,积极促进科学学科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只有与科学知识本身和科学家所用的方法相结合,科学史研究的目标才能实现。这种结合应该是批判性的,带有历史学家独特的认识判断,而独立于当前科学家的认识判断。这些结论同样应该来自于对历史的一般功能,以及当科学成为我们研究对象时,历史如何发挥这些功能的思考。科学史应该将科学严肃地看成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以及一种认识实践。  相似文献   

8.
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开展了大量当代科学的口述史项目。一方面这些口述史项目以实践的事实证明了口述史在当代科学史研究中的有效性与必要性;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对当代科学史研究的反思,进一步为当代科学史研究引入口述史提供了更加严肃的论据。  相似文献   

9.
陈兵  谢佶隽 《科学学研究》2004,22(5):449-454
本文主要辨析了科学与哲学的微妙关系。从有关哲学与科学关系的各种观点、哲学史与科学史、哲学家的科学情节以及科学与哲学统一于我们的生活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阐述,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袁增伟  程明今 《资源科学》2021,43(3):435-445
人类活动的一项基本功能是从自然界不断开采资源,并将其加工成各种产品来满足生产和生活需要,同时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因此,从宏观化学物质循环的角度来看,人类活动就是将地球表层物质不断进行时空转运和形态重构的过程.日益增强的人类活动已经成为影响地球表层物质循环格局、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的主要驱动力,并引发区域性资源短缺和环境...  相似文献   

11.
行星地质学是从天文学和地质学中发展形成,借鉴传统地质学的方法和手段研究太阳系中行星、卫星、小行星、彗星和行星环等固态天体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领域随着太阳系探测的发展而不断拓展,涵盖行星固体圈、行星表面环境、行星资源以及生物或适生环境演化等多个方面。行星地质学与月球和深空工程探测相辅相成,工程探测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而行星地质学的新发现又能很好地促进工程探测的实施。但目前我国行星地质学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在研究平台和研究队伍上仍存在很多短板。行星地质学是跳出地球看地球,进一步比较、拓展、深化和推动地球科学的创新发展。随着国家深空探测科技战略的深入推进,行星地质学研究的制约愈发明显,需及早布局、大力发展,以满足学科发展和工程探测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2.
在小科学与大科学关系的视角下,美国科学的社会建制是以小科学为基础、以大科学项目为核心的大科学建制,是经历长期演进、历史地形成的;科研模式具有"自主推动"、"主体多元、高校主导"等特点;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进行适当地调整。对现阶段的中国来说,在从传统向现代的赶超中,科学目标相对明确,应发挥"中国特色",大力发展大科学,发挥其带动、提升全局的功能;与此同时,在赶超途中,尤其在接近科学前沿之时,应着力培育并完善广泛的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小科学产生、发展的健康氛围,提升并扩展小科学的基础地位,为中国科学提供"涨落"、提供新的分岔点和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十二年科技规划”的制定、作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新中国科学技术事业从“有计划地开展科学技术工作”到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制定的历史回顾,表明制定“科技规划”是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模式相关联的科技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文章对中国科学技术管理与研究体制的形成,后续科技规划的得失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有关科技规划制定与实施的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现代科学采用祛语态化等修辞手段,反映并展现了理想主义科学观,可称之为理想主义科学修辞。这不能反映科学活动的真实状况,需要结合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的研究成果,重新采用语态化解释等修辞手段,返语境化,尽量还科学真实面貌。不仅如此,复杂性科学、基础应用研究和战略性基础研究的兴起,需要科学修辞的语境化转向:一是更多地走向文学性的语境诉求;二是在科学文本之外,面向社会交往实践,进行外在主义语境修辞。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科学思想史与现象学科学哲学的资源,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自然科学范式:对象科学与现象科学,并用现象科学来阐释中国古代科学的统一性。欧洲近代科学属于对象科学,它用"对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对象存在论的客观概念与客观逻辑来表达事物的客观知识;中国古代科学属于现象科学,它用"现象"模型来解释自然世界,用奠基于现象存在论的现象概念与现象逻辑来表达事物的现象知识。通过对元气论、天人合一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给出统一的科学阐释,本文揭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是一种具有独特理论形态的现象科学。  相似文献   

16.
音乐科技史是音乐史学与科学技术史相交叉的边缘学科,对于音乐史、科学技术史来说,均为一新开拓的研究领域。为了发展音乐科技史研究,文章试对音乐史中的音乐科技研究成果及当代音乐科技研究的主要课题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7.
HPS教育是国际科学教育改革的新方向。文章分析了HPS教育的五个主要特征:以科学史、科学哲学与科学社会学为基础,强调理解科学本质、培养有科学素养的公众。以此为基础,给出将HPS教育纳入我国科学教育体系的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18.
Mammoth remains became evidence for many theories about Earth's history, as this study carefully traces. A superb case study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cience and culture.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学家以科学争论的目的不同将其划归为内外史。科学内史更加注重科学本身的规律,提倡科学具有主动性和自主性。而科学外史指科学自身发展之外的因素,如社会思潮、社会制度以及各种社会事件对科学发展的影响。随着20世纪60年代SSK的兴起,他们以“强纲领”为科学知识的“社会学解释”,提出新的研究思路,试图消解内外史的界限。那么,科学内外史是否可以真正的消解?那么这种消解后的科学争论又在为什么而争呢?  相似文献   

20.
科恩的科学观是一种语境论科学观。科学本体来源子历史语境,科学发展是历史和科学语境中科学观、传统与进步的更替,科学价值体现历史、科学和社会语境中科学对相关科学、社会和民众的多元功能性。科恩的语境论科学观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的融合性、语境广义性、证据性和方法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