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百倍,而朋友提醒式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荡涤人的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文章就教师对学生的"批评"与"惩罚"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2.
读报刊杂志,看电视专题,总会发现教育先辈及教育同仁有关“批评”的见解或观点。他们认为—— 如果说赞扬是抚慰人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人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  相似文献   

3.
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因此,教师要多表扬、鼓励学生,以此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我们有责任让学生生活在爱的阳光下。当然,批评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但是,批评要注意分寸!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艺术的运用批评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老师被喻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顾名思义,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感化,教育,培养学生,把一块块璞玉雕琢成闪闪发光的宝石。而在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学生调皮捣蛋的时候,有些人认为学生闯祸,应进行严厉的批评,这样才能杜绝这类  相似文献   

5.
人的个体生命的存在具有多样性,其存在形式主要有"二元对立论"、"二元一体论"和"一体多元论"三类观点。个体生命存在的"三元一体论"将个体生命分为身体、心智和灵魂三个相互依赖而又相对独立的部分,由此引发出"基于身体存在的个体生命"、"基于心智存在的个体生命"和"基于灵魂存在的个体生命"三种个体生命形式,由此形成的生命(化)教育(学)的核心思想是教育要朝向人的身体、适宜人的身体和成全人的身体;教育要朝向人的心智、适宜人的心智和成全人的心智;教育要朝向人的灵魂、适宜人的灵魂和成全人的灵魂。  相似文献   

6.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和灵魂.其教育管理的效果如何,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班主任工作要讲究表扬与批评的艺术,提高教育效果.表扬学生要注意表扬的真实性、差异性、情感性、异向性和实效性.批评学生要注意使批评的忠言尽量由"逆耳"变"顺耳",掌握好批评的时机和场合,让学生乐于接受.同时要注意尽量减少表扬与批评的负面影响,使学生正确对待表扬和批评,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使表扬与批评常用常新,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张玉林 《中国教师》2010,(Z1):321-321
<正>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叫人甘愿敞开心扉、诚心接受。因此批评学生一定要讲究艺术,把握好尺度。  相似文献   

8.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即教育是唤醒灵魂的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的活动。在教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充分理解教育是唤醒人灵魂和启迪人心智的本质。不论是班主任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要注重研究和关爱学生,特别是对那些"问题学生"更要从心灵深处去理解、信任、关爱、启迪和帮助他们,与他们达到精神的契合。当然,教师培养学生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人生修炼和灵魂成长的过程。每一个教育人都可以讲出自己职业生涯中的动人故事,本刊《教育微论》栏目围绕"教育——心灵之旅"这一主题特别组稿10篇,希望能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共鸣。  相似文献   

9.
<正>"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耳熟能详的对教师赞美的格言一直被传诵至今。但教师如何构建人类灵魂却是见仁见智。教学不仅应该是有效率,而且应该是有灵魂的。所谓灵魂,就是教学目标的最终追求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尽可能完善的人,成为有灵魂、有头脑、有专长的人,成为幸福人生的创作者和自由社会的创造者。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的责任是提升人的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始于生命,达于精神。教育活动要把提升人的生命境界、完  相似文献   

10.
你想要孩子成长为什么样的人,取决于你"唤醒"的是心灵的哪些东西。教育的真谛是什么?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们都深深认同这一点——教育本质上讲是一种"唤醒"。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  相似文献   

11.
批评总是不太受人欢迎的,而教师却又是使用这个"武器"最频繁的人。因此,研究批评时的语言表达方式,使学生听了能够"在心中点头",是教育教学工作中一个永无止境的探讨课题。实践证明,批评得当,事半功倍;批评不当,事倍功半。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运用批评这一教育手段呢?  相似文献   

12.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如果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那么,教育就不能称其为教育.只有美好、充盈的灵魂才能唤醒另一个灵魂.正如叶澜所说:"不实现教师的精神解放,不激活教师精神生命的活力,就不可能有真实意义的、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的转型".因此,我们要从生命的角度去审视教师成长,引导教师实现生命价值.  相似文献   

13.
教育工作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离不开对学生的诱导和教育,使犯错误的学生能够改正错误,更快地进步。批评是一门艺术,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并非所有的批评教育都能达到这样的效果。批评运用  相似文献   

14.
按照柏拉图的理念,教育在于灵魂的转向。教育要使人的灵魂,从我们的眼睛看到的感觉世界,进入一个用灵魂的眼睛才能看到的至善至美的理念世界。否则,沉迷于感觉世界的人,就像习惯于在洞穴中生活的囚徒一样,走到洞穴上面的世界,反而觉得是痛苦的,仍然想逃回到洞穴中去。教育家是走出洞穴的人,要把洞穴里的囚徒解救出来,使他们的灵魂看到善。当下,我们应该建立这样的教育理念:"人"与"民主","人"与"民主"就是这个时代的善。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表扬是抚慰灵魂的阳光,那么批评就是照耀灵魂的镜子,能让人更加真实地认识自己。恰当的表扬如春风拂面令人信心倍增,而有分寸的批评则如和风细雨般涤荡心灵。但在现实的教师批评学生中,许多教师往往会认为批  相似文献   

16.
<正>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们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摇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教育未能触及学生的灵魂,就不是完美的教育。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追求真、善、美、希望、智慧、爱、责任……帮助学生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是具有多个特长的人。通过教育,使学生"认识你自己",从知识中汲取智慧,滋养心灵,建构自己充实的精神家园。学生有了健康的  相似文献   

17.
刘步春 《师道》2008,(2):4-5
批评不等于教育,但教育不能没有批评。什么才是应有的批评?批评不应是义愤的斥骂,也不应是简单的指责,而应是灵魂的透视和人格的剖析;批评不应当满足于被批评者表面的认错和检讨,而应当追求其心灵的震颤和道义的畏惧。下面讲几则批评的故事。  相似文献   

18.
师范类大学生是未来的"人类灵魂工程师",是教育人的人,只有"人类灵魂工程师"自身具有良好的教育法律素养,才能培养出具备法律素质的学生。《教育法学》是师范类大学生学习教育法学专业知识、掌握教育法律法规、树立教育法制观念、提高依法执教能力的主要课程,改革《教育法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对提高师范类大学生的教育法律素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晓华 《考试周刊》2015,(30):110-111
《历史与社会》关注的是"人"的教育,而人的灵魂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师爱是教育的灵魂,是教育的前提,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即使在学生犯错时,老师也应该把对学生的爱摆在第一位,让学生感受到这份爱,老师的批评就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此前提下,如果再能讲究艺术,效果会更好。一、批评应把握"三坚持"(1)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一旦学生出现问题一定要弄清事情的真相,持之有据,客观公正。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