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有关航空航天的新闻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在此类新闻中,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空间站"这个词,那么,空间站是如何产生和建设的,它到底有什么用途,你又了解多少呢?国际空间站是人类在太空领域最大规模的跨国科技合作项目,最早由美国提出,1993年完成设计并开始实施。该空间站以美国、俄罗斯为首,由加拿大、日本、巴西和欧空局(11个国家)共16个国家参与研制。其设计寿命为10~15年,总质量约423吨、长108米、宽(含翼展)88米,运行轨道高度为397千米,载人舱内大气压与地球表面相同,可载6人。总投资高达1000亿美元,目前已经完成大约四分之三的建设。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将是个"太空中的城  相似文献   

2.
国际空间站是当代规模最大的航天工程,也是涉及国家最多的大型国际航天合作项目。它的建设工作一直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但是由于耗资巨大、用途有限,国际空间站屡遭反对,美国航空航天局局长格里芬表示,建造国际空间站是战略性决策失误,不如月球基地用途广。因此近期修改后的新建设计划比原计划大幅“缩水”。国际空间站要建成什么样,建设过程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难呢?国际空间站以长达上百米的组装式桁架为基本结构,将多个舱段和设备安装在桁架上。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工作寿命10年-15年,总重量423吨,长度108米,宽度88米,面积约为两个足球场大…  相似文献   

3.
移动运输车     
移动运输车(MT)是沿着国际空间站外部111.5米长的桁架运行的轨道列车。目前,它正在被逐节安装,施工完毕后,它将能够沿着国际空间站外部的中央地区向外延伸100米。在轨道上运行时,列车的最高速度为每秒钟2.5厘米,看上去似乎步履蹒跚,但它是运行在以每小时28000多公里绕地球悬转的国际空间站上,从地球上看其速度绝对是无与伦比。毕竟,地球上最快的凌志银子弹的时速也仅为300公里。正常情况下,MT是由地面上使命控制中心的飞行控制人员操作。但是,在需要的时候,空间站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对它进行控制。MT并非旅客列车,因为它只运送设备。在空间…  相似文献   

4.
国际空间站外架设的这根“横梁价值6亿美元,代号为S0,实际上是一个长13米、重14吨的构件,它架设在国际空间站“命运号实验舱的顶端。S0是国际空间站安装的第一个主要外部构架,也是未来国际空间站外部结构的核心组件。美国宇航局介绍说,S0结构的复杂程度仅次于空间站本身。它上面的电缆和数据线总长度超过了1.6万米,有4台计算机和4个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接收天线,同时还携带价值1.9亿美元的迄今第一条太空铁轨及小型有轨车。美宇航局说,未来几年,空间站外部还将陆续安装其它8个类似构件,它们和S0彼此相联,组成龙…  相似文献   

5.
太空漫步     
1911年,一个名叫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的俄罗斯幻想家发表了最为著名的预言:“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为了探索光和太空,人类将首先探索大气层,然后控制整个太阳系。”果不其然,尘封了大半个世纪的天才构想正在一步步走向现实:1971年4月19日,前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个空间站——“礼炮1号”,鸣放了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的第一响礼炮;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又发射了当时令世人惊为奇观,有着“人造天宫”美称的“和平号”空间站;目前,美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和加拿大正在联合打造有史以来最为先进的国际空间站……人类在空间技术上的进步之快实在叫人不及掩耳,太空的神秘面纱也在一层层地褪去。而伴随着人类史上首位太空游客——丹尼斯·蒂托的诞生,似乎在向地球上的芸芸众生昭示:太空漫步正在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6.
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第一个基础构件———俄罗斯“曙光号功能货舱发射升空,揭开了空间站的太空建设序幕。3年多来,俄美等国先后将“星辰号服务舱、“团结号节点舱和“命运号实验舱等送上轨道,这些舱体互相连接在一起,构成了国际空间站的雏形。前不久,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圆满完成了在国际空间站外安装首根横梁的任务。这根“横梁的架起,标志着国际空间站已开始进入全面组装阶段。作为人类进行科学前沿研究的太空据点,国际空间站在人类的科学研究中到底能发挥多大作用呢?  相似文献   

7.
2000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空间站的组建工作正在轨道上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7月12日俄罗斯发射的20吨“星辰号”服务舱的上天,是国际空间站在轨组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7月26日它同98年底早在轨道上运行等待的“曙光号”-“团结号”的成功对接,无疑大大促进了整个太空站的在轨组装进程。  8月6日俄罗斯“进步号”无人飞船发射入轨,为太空站送上备用的燃料、食物、水和仪器装备。  9月12日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的太空人打开了“星辰号”的舱门,开始在内安装电池、计算机、急救设备以及生活和卫生用品;将数百公斤的物资从“进步…  相似文献   

8.
航天飞机的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为建造大型空间站奠定了重要基础。1984年1月,美国前总统里根正式下令研究永久性载人空间站,经过几年的方案论证与设计,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命名为“自由”号空间站的计划,并联合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盟国参加。1993年10月,俄罗斯也参加了研制,并将自由号空间站更名为“国际空间站”。1998年11月,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舱——“曙光”多功能货舱发射升空。从此,国际航天合作揭开了崭新的一页。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对世界航天事业影响巨大。有关专家认为,2003年是对国际空间站的未来有重大影响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科研人员对空间站科学研究的诸多设想,大部分离付诸实施还有几年之遥。尽管大部分前期实验已被各国确立,但计划还需国际间的严格评估。目前为止,仅有生命科学家在空间站展开了角逐。如果一切如期进行,一具真人大小的塑料模拟人将于明年春季被送入10米长的轨道实验室。它的制造者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则ASA)约输逊空间中心。这位名为弗雷德的老“宇航员”去年就登上了航天飞机。然而,这最后的一次旅行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将成为国际空间站上重大科学实验的首位嘉宾。然而,许多预期配套设施的木足使弗雷德至今也没能出场。尽管工程、…  相似文献   

10.
国际空间站是世界上规模宏伟、技术最先进的载人航天工程。它由俄罗斯、美国联合加拿大等16个国家实施建造,采用大型桁架式结构,连接36个舱段,在太空轨道上组装完成。国际空间站总重达423吨,长108米,宽88米,如果把它摆放在地面上,需要  相似文献   

11.
<正>12年前,有人在网上发帖问:“马来西亚人上去了,日本人和韩国人也上去了,国际空间站何时轮到中国人上去?”有一条回复特别霸气:“中国人要上就上自己的空间站!”12年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落户”太空,神舟十二号、十三号6名航天员相继入驻“天宫”,中国人期盼已久的梦想成为现实。同学们知道吗?空间站其实是一种载人航天器。它可以在近地轨道上长时间运行,航天员住在里面,就像住进了“太空旅馆”,可以更好地观测地球、探索宇宙奥秘。而太空独特的环境是开展各种科学实验和科技试验的理想场所。所以,空间站也是强大的“太空实验室”。  相似文献   

12.
2003年5月,因哥伦比亚航天飞机失事滞留国际空间站的三名宇航员终于返回了地面。随着对他们的宣传,国际空间站上的小居民——黄豆,也开始名声大振,主动介绍自己的太空成长经历。  相似文献   

13.
现场     
科学事件“进步”货运飞船成功推升国际空间站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上的俄“进步M-51”货运飞船于2005年1月15日晚点火制动,成功将国际空间站轨道推升8.5公里。据俄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布的消息,“进步M-51”货运飞船的系留发动机和定位发动机按照计划于莫斯科时间2005年1月15日晚18点10分(北京时间23点10分)点火,18点29分熄火。19分钟内,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提高了8.5公里,完成了预定的轨道升高任务。轨道调整之后,国际空间站轨道的平均轨道高度为359公里。据介绍,这次轨道调整的目的是保证国际空间站与将于今年2月28日发射的俄“进步M-52”…  相似文献   

14.
1981年4月12日,美国航天飞机开始载人飞行,到1997年4月,5架航天飞机先后飞行83次,400多人次上天飞行。除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外,还施放、修理和回收各类卫星几十颗,它还将承担“阿尔法”国际空间站的主要运送与轨道组装任务。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后为俄罗斯继承),“和平”号空间站有6个对接口,先后对接了“量子”号天体物理舱、“量子2”号设备舱、“晶体”号材料工艺实验舱、“光谱”号遥感舱和“自然”号地球观测舱。到1997年4月为止,“和平”号空间站先后接待27艘“联盟”型载人飞船,另有4架次航…  相似文献   

15.
未来10年或更长的时间里,在国际空间站运行的高精度粒子探测器——“阿尔法磁谱仪2”,将不间断地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探索宇宙的起源及其构成。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1月20日,在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拜科努尔发射场,俄罗斯制造的“质子”号火箭载着国际空间站的第一个组件——“曙光”号功能货物舱顺利升空,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国际空间站建设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7.
国际空间站     
由美、俄、日、加等16国合作建设的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空间站)始建于1998年,是世界航天领域最大规模的科技合作项目,也是航天史上第一个由各国合作建设的载人空间站。它结构复杂,站体庞大,预计投资总额将超过630亿美元。国际空间站计划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美国提出,欧洲航天局、加拿大和日本后来相继加入。1993年11月l日,美国宇航局与世界上惟一拥有长期航天飞行经验和向轨道运送大型物品经验的俄罗斯航天局签署协议,决定在“和平”号空间站的基础上建造一座国际空间站。1998年1月29日,15个国家的代表在美国华盛顿签署了关于建设国际空…  相似文献   

18.
建成后的国际空间站将主要由两大结构呈十字状“搭在一起形成。其中,纵向的主干主要是一些像积木一样拼接在一起的舱体,总长度约为80米。而由总共9根“横梁连接而成的长桁架,将以90度角“架在纵向主干上,这一横向桁架的翼展将达到108米。虽然总体的骨架是一个大十字,但国际空间站真正的形态远非这么简单。在纵向的各舱体上,还会在不同方向衍生出其他一些结构;而横向的桁架两端,最终也将挂起巨大的太阳能电池板、散热器等装置;另外,携带着机械臂的小车,将来也可以在横贯桁架的轨道上来回滑动。与俄罗斯“和平号等仅仅由舱…  相似文献   

19.
太空任务     
如果你看到有巨大而明亮的物体划过夜空,或许它就是国际空间站。来自不同国家的宇航员正在空间站上工作这张照片显示的就是一位宇航员,他正行走在太平洋400千米上方的太空中。  相似文献   

20.
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定于从1998年6月开始正式兴建。这是由美国、欧洲、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参加的、计划在轨道倾斜角约52度,高约400公里的地球周际轨道上建设的永久性多用途载人宇宙设施。美国负责建造空间站的主体和居住实验室,欧洲负责建造实验舱,加拿大负责建造主体移动性服务设施,日本负责建造独特的实验舱(JEM),俄罗斯负责建造在初始阶段即可滞留人员的居住舱及轨道维护推进系统等。自被命名为“宇宙开发元年”的1998年6月开始,将分四十几次发射各构成单元到轨道上以组建国际空间多人其中以日本主建的实验舱、神经实验计划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