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亲属称谓是亲属制度的语言反映,它以简单的词语形式反映出了复杂的亲属制度,考查亲属称谓具有语言学和文化学双重意义.通过对潮州方言内部的亲属称谓调查,从宗亲、外亲、姻亲三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写,并总结出潮州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文化的载体。文章收录了洞口话中的167个亲属称谓词语。通过这些亲属称谓词语来透视其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信息,包括洞口居民的来源、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传统礼俗、社会心理以及共同语对洞口方言的渗透。这对于认识洞口方言和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又是文化的栽体。文章收录了洞口话中的167个亲属称谓词语。通过这些亲属称谓词语来透视其中所蕴涵的社会文化信息,包括洞口居民的来源、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传统礼俗、社会心理以厦共同语对洞口方言的渗透。这对于认识洞口方言和社会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阿图什的松他克、阿扎克、阿湖、上阿图什、格达良、哈拉峻、吐古买提乡等方言点进行语言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阿图什方言亲属称谓进行归纳分析。与此同时,在语音、构词和语用等方面对阿图什方言亲属称谓与维吾尔文学语言和其他维吾尔方言亲属称谓进行比较,总结出阿图什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并指出亲属称谓词的使用方面出现的方言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5.
官话在汉语方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亲属称谓词是汉语各类词中最能反映当地面貌的词类之一,基于此文章以亲属称谓词的视角探讨官话的词汇特点。根据董绍克的方言比较理论,官话亲属称谓在构词、义值、义域、范畴等方面具有相应的特点,另外还体现一定的文化性。和南昌方言为代表的赣方言的比较丰富了官话亲属称谓词的词汇特点。  相似文献   

6.
海灌方言中存在大量的从他亲属称谓.文章比较全面地调查统计了海灌方言中的从他亲属称谓,总结了其特点,并指出从他亲属称谓具有指示亲属关系、委婉含蓄表达、礼貌标记、地位维护等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7.
亲属称谓词属于词汇系统的基础部分,产生时间早、使用频率高、较为稳固。在与汉语长期接触中,彝语亲属称谓系统受汉语亲属称谓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异和转用;同时,受彝语亲属称谓影响,峨山汉语方言亲属称谓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一些不同于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的特点。彝、汉亲属称谓的互动,既体现了语言的相互影响,也体现出文化的交融。  相似文献   

8.
“起”、“筑”和“波俏”是保留在扬州方言中的三个中古词语,分别是“兴建、建造”、“打”和“美丽、俏丽”的意思。通过对这三个词语的考释,为《扬州方言词典》做出部分补正。  相似文献   

9.
鹤壁巨桥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中原官话区,巨桥方言亲属称谓虽然和普通话亲属称谓比较接近,但巨桥亲属称谓在语音词汇上有自己的特点,就是存在变读现象。巨桥亲属称谓词变读在语音上的表现有存在"u化韵"、"儿化韵"等变韵或变调现象,在词汇上的表现是有单音节亲属称谓词的存在,并且构词方式多样。  相似文献   

10.
亲属称谓词是亲属关系的外在表现形式,一地语言中亲属称谓词的使用反映着当地的文化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系统,不但可以了解该地亲属体系的构成情况,还便于考察这种方言系统背后承载的文化意义。对于方言亲属称谓的研究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比较客方言代表点梅县话与赣方言代表点南昌话中的亲属称谓词,可以看出,两方言亲属称谓词中不同词语的数量是远远多于相同词语的数量;特点上,一方面,两地共同具有与传统一致的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宗族观念,另一方面,客方言将部分外亲亲属当作内亲亲属来称谓,显现出客方言区与传统的亲疏有异的观念稍有些不同。从存古性来看,两方言虽有一些共有的古语词,但不同的古语词更多,相对而言,客方言的古语词更多,时代上也更古。另外,两方言还有一些比较齐整的对应成分,可以看作客赣方言之间的区别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亲属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拟从父系、母系、夫系、妻系四个方面呈现静宁方言的亲属称谓的全貌,并探讨静宁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亲属称谓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也反映着一个地域的传统文化。拟从父系、母系、夫系、妻系四个方面呈现静宁方言的亲属称谓的全貌,并探讨静宁方言亲属称谓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亲属称谓语反映着婚姻、家庭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从他亲属称谓语则是亲属称谓语中比较独特的构成部分,庆阳方言从他亲属称谓语呈现出浓郁的地域色彩。主要探析庆阳方言从他亲属称谓语的类型、特点和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5.
中华文化中亲属称谓不仅讲究亲疏有别、长幼有序,而且包含着浓厚的重男轻女观念。正确理解和使用亲属称谓,能够保持礼貌而顺畅的人际交往。河南光山方言的亲属称谓系统,包括父系亲属称谓、母系亲属称谓、夫方亲属称谓、妻方亲属称谓以及其他亲属称谓。光山方言的亲属称谓不仅分得很细致,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申欣 《语文知识》2011,(3):96-97
“哥”、“姐”、“叔”、“爷”等亲属称谓词语在网络环境下出现了新的语义和色彩义,并在流行过程中产生了特定的语用效果。本文对亲属称谓词语在现代网络环境中的运用进行探讨分析,以便考察亲属称谓词语的新用法和语义语用上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17.
固原方言中汉族和回族的亲属称谓存在着三个方面的差异,即亲属称谓的方法不同、亲属称谓的数量不同及亲属称谓的对象不同.而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点: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通过对固原方言中回族和汉族亲属称谓的差异对比,可以从侧面更多地了解两个民族共存区域内的方言特色.  相似文献   

18.
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词体现一个地区亲属之间的社会关系,女性亲属称谓词在社会发展中具有与男性亲属称谓词相异的特点,同时有着普通话所缺乏的语言现象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对武汉市新洲区方言中的女性亲属称谓词用归纳对比的方法整理并进行研究,从结构、语用特征这两点进行分析,试图通过展示其颇具特色的语言和文化,了解新洲方言中女性亲属称谓词的特殊之处。  相似文献   

19.
李萍 《现代语文》2008,(3):67-69
汶上方言属于北方官话区中原官话片的西鲁小片.通过调查发现,汶上方言亲属称谓既有语音方面的特点,又有内部地域和新老派的差异,还有独特的社会文化表现.本文从语音、词汇、社会文化等方面对汶上方言亲属称谓进行研究,试图总结出汶上方言亲属称谓的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20.
方言的亲属称谓反映了方言词汇的面貌与特点。年龄的长和幼是亲属称谓的一项区别性语义特征。同类亲属有的区分长幼而使用不同的称谓,有的不分长幼而使用同一称谓。赣东北的铅山话、广丰话、婺源话、合石话、铜山话五处方言中亲属称谓的长幼分称和长幼合称具有与普通话或相同或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