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高炉炉渣热能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高炉渣显热回收利用情况及高炉渣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趋势,对高炉渣综合利用技术及经济效益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如何提高高炉渣利用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兵  李杰  张遵乾 《科技风》2022,(4):87-91
高炉渣是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炉渣的综合利用有助于节能减排,本文介绍了炉渣的成分组成和物理化学性质,阐述目前炉渣的热资源回收技术及利用现状,得出气淬高炉渣工艺在回收高温熔渣热量时可保证高附加值产物的生产,高炉渣气淬粒化技术有望成为高炉渣最有前景的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3.
《发明与革新》2011,(1):34-34
“高钛型高炉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可解决攀钢40年积存的6000余万吨高炉尾渣.使尾渣中钛的回收率超过90%,提钛后的尾渣再制备铝酸盐水泥、钢水精炼脱硫剂高附加值产品,炉渣综合利用率达95%以上.将高钛型高炉渣变为宝贵的二次资源。  相似文献   

4.
高钛型高炉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可解决攀钢40年积存的6000余万吨高炉尾渣,使尾渣中钛的回收率超过90%,提钛后的尾渣再制备铝酸盐水泥、钢水精炼脱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目前高炉渣处理、回收利用的现状,提出了热量回收问题的新方法。高炉渣干法新技术有望解决其渣粒化及热量回收的问题,是高炉渣处理利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丰宇 《科技创业月刊》2006,19(1):198-199
INBA法是一种新型高炉炉渣处理技术,可以将高炉废渣转为高品位的水泥原材料,实现炉渣的再生利用。而由于INBA系统设备复杂、工艺要求高,因此需要采用PLC控制技术来实现系统的自动控制,能够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徐高平 《青海科技》2008,15(2):51-56
高炉渣是炼铁时排出的废渣,一般每炼1t生铁,产生300~500kg高炉渣,其主要成分为硅酸钙或铝酸钙等,被粒化后已广泛用作水泥、渣砖和其他建筑材料.本文介绍了目前高炉渣粒化水处理的几种方法以及每种方法的设计参数、工艺流程、主要构筑物、主要设备和其特点等.  相似文献   

8.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综合利用了长螺旋钻孔、压灌大流动性混凝土等工艺,该工艺具有工效高、造价低、污染少、桩体密实、桩承载力高和工程质量稳定等特点,可获得显著的技术、经济及环境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以印尼红土镍矿高炉冶炼镍铁为背景,采用熔体物性综合测定仪在较大成分范围内测定了镍铁高炉渣在1450℃、1500℃和1540℃时的黏度。研究表明镍铁高炉渣黏度随Si O2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控制Si O2含量小于50%可以得到流动性较好的炉渣。镍铁高炉渣中Fe O和Mg O含量的增加都能显著降低熔渣黏度;熔渣中Fe O和Mg O作用基本相同,Fe O/Mg O对黏度的影响很小。利用本研究给出的多元回归黏度模型可以准确的计算所研究成分范围内的熔渣黏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构造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作为非期望产出,以地区生产总值作为期望产出,利用非径向非角度的SBM模型对环境约束下2008年我国各地区FDI的综合利用效率水平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大多数地区在环境约束下FDI的综合利用效率都低于无环境约束下的综合效率;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FDI的综合利用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环境污染对三大区域FDI的综合利用效率的影响性质及程度不尽相同;劳动力、FDI和技术投入过多,环境污染指数过高是导致部分地区不能有效利用FDI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对火电厂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综合治理粉煤灰的一些建议,旨在加速高铝粉煤灰综合利用的进程,拓宽资源综合利用领域,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葛岭梅教授多年来将洁净煤技术作为科研主攻方向,在煤基活性炭、工业型煤、煤基高分子材料、煤系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及煤炭自燃防灭火技术等领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洁净煤技术领域,她特别注意煤炭工业废渣及共伴生矿产的综合利用,开展了工业型煤,煤系粘土矿物  相似文献   

13.
熊建军 《科技风》2013,(11):19-20
采用熔炼—工艺处理分银炉渣,试验表明,厂采用火法处理阳极泥,产出的分银炉渣富集了阳极泥中的大部分铜铋早期将分银炉渣贵铅炉与阳极泥一起处理,以回收分银炉渣中的银,但分银炉渣铜等杂质较高,铜的不断富集给贵铅炉造渣及渣与贵铅分离带来困难影响了银的正常提取;之后分银炉渣采用硫酸脱铜回收硫酸铜、脱铜渣返贵铅炉提银的工艺路线进行处理,但在贵铅炉分银炉处理过程中,铋进行了二次富集同样影响了铅与渣的分离产出的二次分银炉渣仍堆放外。目前年产分银炉渣约400吨,其中含银2~8%、铜20~25%、铋10~28%,随着金属价格的日趋上涨,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银、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研究一种从分银炉渣中回收有价金属切实可行的工艺,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设计冻融循环试验研究多孔炉渣沥青混合料在饱水的情况下出现的损伤现象。记录3种粒径炉渣集料的混合料经历0~15次冻融循环后的劈裂抗拉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比的发展情况,并结合相关性分析及拟合分析,分析炉渣集料替代率和粒径对混合料水稳定性能衰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多孔炉渣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能受多次水温冻融循环作用影响衰减显著,在多孔沥青混合料中掺用适当比例炉渣粗集料可有效增强混合料抵抗水温冻融循环作用的能力,延缓水温冻融循环条件下多孔炉渣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能的衰减速度。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介绍了江西省水稻秸秆资源概况,分析了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方式的研究进展,分别阐述了水稻秸秆还田的理化、生态及社会等综合效益,综述了江西省水稻秸秆综合利用推广的几项技术.  相似文献   

16.
国土资源部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于2012年开始建设,依托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成都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主要承担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委托的各类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攻关项目,配合国家地质找矿开展矿产资源可利用性技术评价.  相似文献   

17.
对沼液综合利用技术领域的研究动态、研究热点和趋势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采用对Wos数据库2004-2019年的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9年共检索出1243篇与沼液综合利用处置技术相关的文献,每年发表的文献数量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研究热点集中在沼液的生化处理工艺及微藻等藻类回收处理工艺;研究发展趋势包括沼液养分的资源化利用.通过对沼液综合利用技术的热点及发展趋势分析,以期为沼液综合利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分布式热利用与综合利用是可再生能源消纳的重要方式。文章从建筑、工业和城镇化发展等领域分析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需求,同时根据能源需求、技术发展进程,评估了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热利用与综合利用的发展潜力,进而阐明了可再生能源梯级利用、互补利用与综合利用的技术发展前景和方向,并制定了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确提出了工业领域是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的主要领域,太阳炉等技术是可再生能源热利用和综合利用的研发重点。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综合利用,既可以缓解对环境的污染,又可将废物变为资源.本文针对粉煤灰综合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二次污染、高新技术选择、放射性及毒性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更好更快地推进我国粉煤灰综合利用水平提供技术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完善和推广,推进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但是,秸秆资源的利用,既涉及农村的千家万户,也涉及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就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