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太公家教》是敦煌文献中写本最多的家教类蒙书,一直以来深受关注,论著篇章多达数十种.其内容为梳理经典要义并改写成琅琅上口的韵语短句,同时集录当时社会流行的足以发人深省的谚语,展现雅俗融合的"格言谚语体"特色.因其易于接受、便于口传、利于记忆因而广泛流传,影响久远.本文特从《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文词教林》《新集文词九经抄》等变文、蒙书的援引以及在《太公家教》基础上改写创作的通俗训诫诗一卷本《王梵志诗》入手,考见其在敦煌社会的接受与影响.又从吐鲁番文书及吐蕃文《太公家教》写本残卷、唐代长沙窑瓷器遗存所见的字句题词及典籍记述等,亦可考知其在敦煌以外的流传与影响的情况;说明此蒙书具有传承性、变异性与集体性的特色,彰显出传统蒙书的社会价值及其对中国俗文化的意义,也开阔童蒙文化研究的另一视野.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敦煌文献中有明确时间题记的写本为依据 ,初步总结敦煌写本的避讳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避讳史上的阶段性特点 ,并以日本所藏《世说新书》残卷为例 ,利用敦煌写本避讳的一般性特点 ,考察其抄写时代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日本学者已有考订的基础上,对小田义久教授主编的三卷本《大谷文书集成》中所刊古籍写本进行了再次考辨,考订出《论语》(何晏集解)、《春秋左氏传》(杜预集解)、《千字文》、《太公家教》、《大唐开元礼》、《大唐内典录》、《一切经音义》等唐写本十数件。这一考订,为深入认识唐代西州地区的教育、中原文化的西传及影响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素材。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对唐宋时期流行于敦煌地区的《崔氏夫人训女文》、《太公家教》、《武王家教》、《辩才家教》、《千字文》、《杂抄》、《孔子备问书》、《百行章》等蒙书以及《下女夫词》、放妻书、咒愿文等社会文书中的女子教育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既要关注相关的家庭教育,也要关注相关的社会教育.  相似文献   

5.
《家教指南》2021,(3):133-133
正伏俊琏著《敦煌文学写本研究》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于2021年5月出版。该书精选50多个敦煌文学写本,对各写本上所有信息进行全面著录,包括写本正面和背面抄写的全部内容乃至杂写、涂画等。同时,也关注写本的性质用途、装帧形式、纸质和书写工具等。该书尤其重视对写本的整体观察,认为一个文学写本也是一个"生命体"。写本中复杂的情志内涵、所描写叙述的题材、语言词汇、节奏韵律等,  相似文献   

6.
刘芬 《文教资料》2014,(30):72-73
在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写本文献中,佛经写卷占了很大一部分,《大正藏》是目前学术界广为运用并且比较完备的中文大藏经,然而由于《大正藏》出版年代较早,没有充分利用敦煌写卷,虽经多年连续增补修订,依然因其校异不校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经文的理解。本文选取《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敦煌文献》中有明确纪年的佛经写卷,对校《大正藏》中相应内容,从文字学的角度比勘异文,并对其异文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许建平著《敦煌文献丛考》已于2005年12月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该论文集是作者18年来从事敦煌学研究的成果,该书共收集了21篇文章。其中有关《尚书》残卷研究的有《敦煌本〈尚书〉叙录》、《BD14681〈尚书〉残卷考辨》、《敦煌出土〈尚书〉写卷研究的过去与未来》等4篇文章,有关《诗经》研究的有《敦煌〈诗经〉卷子研读札记二则》、《跋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诗经〉写卷》等4篇文章,有关《礼记音》研究的有《唐写本〈礼记音〉著作时代考》、《唐写本〈礼记音〉所见方音考》等4篇文章,有关《刘子》残卷研究的有《敦煌遗书〈刘子〉残卷校证》…  相似文献   

8.
关于《晏子赋》写本的抄写年代问题颜廷亮《晏子赋》是敦煌文学中的名作之一。七十多年前,刘复在《敦煌掇琐》(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专刊之一,1925年刊行)中就已据P.2564所抄该赋写本予以移录。后来,向达、王重民等的《敦煌变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  相似文献   

9.
敦煌写本《茶酒论》应为七个写本,而非学界一直认为的六个;四个写本抄有作者姓名,但作者姓名的写法不一致;结合唐代茶文化发展状况,《茶酒论》的创作时间或可推定为800-805年之间。从传写特征看,《茶酒论》写本是民间一些有文化的底层人士,出于个人喜爱,随手抄写,留为自用。  相似文献   

10.
关于敦煌写本S.5604号《籯金》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但部分字句始终没有得到准确辨识和校录,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写卷本身字迹不清、文字存在俗写讹变、整理者对异文比勘不足。今结合多种图版,在充分参比不同写本以及写本与传世文献的基础上,综合形音义诸要素,从疑难字考释、问题句校勘两个方面对S.5604号《籯金》写本上的10处疑难字句加以考校,以期助益于《籯金》系类书的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索教授的《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是一部敦煌写本儒学经典文献整理研究的力作,我在衷心祝贺其付梓的同时谈谈拜读这本撰著的三点认识。其一,这是已出版的敦煌写本校证中第一部有关《春秋》经传的校证。杜预的《春秋经传集解》成于西晋,但它解释的是《春秋》与《左传》,所以为《春秋经传集解》的敦煌写本作校证,所面对的材料从根本上看是先秦的经与传。敦煌卷子是中古的,但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反映的内容是上古的,这就决定了敢于和能够为《经传集解》写卷做校证的不仅应当熟悉汉魏至唐宋雅俗文字使用的情形,而且应当具备先秦汉代经…  相似文献   

12.
敦煌本《辩才家教》系托名中唐时代的能觉大师,但从其求法经历与写卷的行文风格考察,它真正的作者应为某底层僧侣。从其抄本于北宋初期964年仍旧得见可以推知,《辩才家教》在沙州敦煌的传布经历吐蕃与归义军统治。《辩才家教》是一部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蒙书,它超越了传统儒家“经典撰述”的范围,具有鲜明的礼俗教育属性。又因其编纂方式与内容具有佛家的宗教元素,成为敦煌蒙书中兼具世俗与佛教宣传的一种。《辩才家教》的写卷性质与敦煌地域文化属性相互契合,它的成书与传布当是中原汉地与敦煌社会文化联结的重要写照。  相似文献   

13.
韩朋故事在我国文学史上广为流传,大约经过了两千年的不断演变。一个世纪前,简帛文献与敦煌文献的发现与出土,为文学史的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天地。1979年发掘的敦煌马圈湾汉简中有关于韩朋的故事。1900年敦煌藏经洞出土的五万多卷文书中有六千多篇文学作品,其中有写本《韩朋赋》。敦煌汉简与敦煌写本《韩朋赋》的出土为研究其传承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大连大学学报》2009,30(2):F0002-F0002
《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异文研究》是李索教授在《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敦煌写本儒学经典文献专书语言研究的力作,是在其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完成的。  相似文献   

15.
唐代刘商的代表作《胡笳十八拍》,当时就脍炙人口,流传甚广,但具体写作年代,文献无考。敦煌唐代写本告诉我们,诗乃他罢卢州合肥县令后所作。据此,则《胡笳十八拍》当写于大历四五年。  相似文献   

16.
《张淮深碑》为敦煌遗书中系统记述张氏归义军家族事迹的仅有文献,亦是研究归义军初期历史的宝贵资料,原石已不知所在,敦煌写本P.2762+S.6973+S.3329+S.6161B+S.11564+S.6161A保存了此碑文。文章考证《张淮深碑》的作者当为悟真,撰于中和二年(882);写本背面的诗则是不同时期作品的汇集,最早的当写于归义军初期,最晚的写于金山国后期,这组诗的最后编定,当在914年左右。结合写卷字迹可推测,这件《张淮深碑》写本当为张球抄写的张淮深纪念诗文集。  相似文献   

17.
天理图书馆藏《石室遗珠》是一部包括七件敦煌写本的册子,前人对该册的关注和研究尚不足。本文详细介绍了该册的形制,通过分析里页题签,认识到陶祖光非收藏者,而是鉴定者,程伯奋才是该册的旧藏者。并利用该册的高清彩图分别对七件写本做了详细释录,订正了前人的部分错误,探究了部分写本与法藏、罗振玉旧藏敦煌写本的关系,并进一步揭示了各写本,尤其是《不知名史书注》《医牛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晚清著名学者莫友芝(1811—1871)同治二年在安徽安庆考鉴发现的《唐写本说文木部残卷》,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能见到的《说文解字》的最早写本。关于这个最早写本的成书年代,莫友芝在其《唐写本说文木部笺异·引言》中考证介绍说:同治改元初夏,舍弟祥芝自祁门来安庆,言黟县宰张廉臣有唐人写《说文解字·木  相似文献   

19.
张涌泉新著《敦煌写本文献学》独树一帜,博大精深,提供了对中古时代写本文献认识和研究的基本路径。书中呈现出作者的深厚功力:对汉字演化史了然于心;对敦煌写本的书写特征非常熟悉;实现了与写手的沟通,极大地把握了写手的原意;对研究写本的相关文献亦格外谙熟。职是之故,作者认为所有研究敦煌文献的专业工作者均应将该书列为必读之作,以便提升自己的研究水准。文末有作者对敦煌文献中的六个口语词(色、唱、坐、臥、携、智量)的解读,或阐释其义,或提供佐证,亦可参阅。  相似文献   

20.
敦煌写本《普曜经》共10号。文章以敦煌写本为中心探究《普曜经》翻译来源及翻译完成后的流传情况。通过比较敦煌写本与三国吴支谦译《太子瑞应本起经》,可证《普曜经》部分篇章系《太子瑞应本起经》之“翻版”。从写本到刻本,《普曜经》语言经历复杂变化,通过考察异文推测南方系统诸刻本与敦煌写本最相近,中原系统刻本相似度最低,这个差异与其底本来源不同有密切关系。南方系统内部诸刻本《普曜经》有较明显的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