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引入行动学习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教育改革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动,必须在培训中反思个人的教学知识。行动学习法符合成人教育规律,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桥梁,有利于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教学行为是教师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教育实践行动。新课程实施中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建构,首先应了解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形成符合小学语文课程特点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逐步走向深入的今天,揭示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路径是亟须破解的现实课题。专家凭借自身的理论优势、问题意识和研究能力可以引领基层教师较快地实现教学行为的转化;模仿先进是广大教师快速实现教学行为转变的有效路径;教师依托各自的优势和专长合作互助,可以实现智慧增值,生成新的教学行为;行动研究以其鲜明的实践关怀取向、教师即研究者的"亲教师"立场、边行动边研究的可操作性,受到一线教师的青睐,成为教学理念向教学行为转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校本研修最重要的方面是行动和学习两者间的联系:通过对过去行动的反思,我们对外部世界和我们自己,都可以有一个清楚的了解;通过对学习的反思,我们可以建构将来的行动。行为跟进是校本研修的追求,因为这种基于“体验—理解—计划—行动”的体验式学习循环的校本教学研修目标,绝不是教师为了追求几个学分,不是为了使学校教师的教研活动看上去变得丰富,也不仅仅是让教师觉得教学还是有研究头的,它的目标归根结底是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因为任何理念的转变、新理念的形成都需要通过相应的教学行为来体现、落实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如何让教师把新课程的理念贯彻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改变教研活动方式,重新建构学校教研制度即开展好校本教研,以确保把新课程的理念转变为教师的自觉行动,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这种自觉行动和行为还应该是常态化的。若能长期坚持,就会使教师个体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教研机构之间及时沟通和联系,避免教师视野狭窄,教学封闭,更能有利于促进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表面上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是教师教学行为方式的变化,如课程资源的开发、课堂教学的规划和实施、课后教学评价等行为方式的变化;实质上,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根本上源于教师教学态度的转变。要转变教师教学态度,就必须采取有效的态度转变策略。  相似文献   

7.
顾卫 《阅读与鉴赏》2006,(12):23-25
教学行动研究是在自我反思的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作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行动研究是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其具体特征是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和研究,并从中获取信息和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探索性的活动。教学行动研究作为解决教学与研究领域脱节的问题的手段之一,强调教师作为研究者,  相似文献   

8.
陈蔚  ;王国照 《小学生》2012,(9):45-45
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课程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所以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转变教学行为,必须先转变教学观念。因为教学行为不会孤立存在的,它首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因此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做好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工作是做好教师教育行为转变工作的前提。只有新的教学观念,才会给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注入鲜活的动力。那么我们美术教师应该怎样转变教学观点和教学  相似文献   

9.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育观念对教学起着指导和统率的作用。一切教学改革的困难都来自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综合科学课程的设置与实施是一项复杂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观念与行为方式发生转变,即教师的知识观、课程观、教学观、学习观等必须转变。但是传统的观念与行为方式是长期形成的,要改变需要时间,是一个自觉的有意识的改变过程。因此,使教师明确应当具有的教育教学观念与教学行为表现,有助于教师转变旧的观念,进而促进综合科学课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中学英语写作课的教学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西方教育界倡导的“自我反思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师日常教学能力及科研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指的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是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行动研究指教师对自己课堂中的教学现象进行考察、研究,并从中获得知识、改进教学的一种探索性活动。近年来,国内关于教学行动研究方面的著述越来越多,已经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教学行动研究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包括观察分析、计划、实施、反思等环节。因此,我们可以设计出可操作的研究步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自我反思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行为为思考对象,审视、分析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转变教学行为,促进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学行动研究作为自我反思教学模式的主要实践途径,逐渐成为外语教学与研究的热门话题。一、行动研究的定义和特点行动研究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及由此产生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念,探讨研究和改进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研究活动。(Dav…  相似文献   

12.
教师日常的教学生活需要强化问题意识。问题意识能够驱动教师揭示教学活动的偶然性、流变性、不确定性,彰显教师个人的缄默知识、本土经验以及教学活动过程中互动关系的内在价值。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教学智慧生成与发展的过程。现今的学校文化中唯技术主义倾向严重,急功近利的愿望使教师的问题意识淡漠。要唤醒问题意识,就需要在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实践问题的过程中积极反思和行动,并在反思和行动中转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13.
在"以教师专业发展促学校变革"的设想的指导下,嘉信西山小学开展了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文章从概念转变的视角对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探讨,系统介绍了嘉信西山小学的思路、行动和结果,并对两个案例进行了分析。最后,文章发现Wiki支持的校际课例研究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先进的教学理念,只有让教师与其具体的实践情境和经验研究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有效的应用.新课程理念促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其做出积极的回应.这种回应主要在于新课程理念如何内化成教师的教学行为.本文通过两个初中数学教学片段的比较和分析,根据两位教师在同一教学内容中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教学行为来透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掌握程度.由此提出: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行动上不断地反思、讨论、调整和转变.  相似文献   

15.
李学红 《河北教育》2009,(12):36-37
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在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或者特殊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师教学经验进行回顾、审视与重新认识,以争产生新的、更趋合理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行为的过程,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教学呼唤从教者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呼唤教师用真实的行动去反思新课程的理念,反思新课程实话过程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王灵 《考试周刊》2014,(21):172-172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模式,其实现的关键在于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的行动教学能力,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文章结合现实教育情况,探讨在实际教学中如何通过转换教师角色达到推广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教师知识的批判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位教师都会因自身所处的时代、文化背景、家庭环境、受教育经验等使其带着某种前提进入教学,由此也就决定了教师教学行为的差异,也表明个别化的教师知识在教师工作中的独特价值.以往,由于对教师的工作性质的误解,其内容被界定为"传授知识",致使教师知识的情景性、动态性与个别性被漠视,教师的教学行为被扭曲.要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就要关注他的缄默知识与实践智慧.为此,要充分认识到转变教育观念、反思和行动研究在教师知识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芬芬 《中国教师》2012,(11):59-61
中小学教师在面对改革或面对新观念的时候,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了解新观念之后,不知道如何应用。我们通常认为,观念是行动的前提,教师在掌握了某种观念之后,很自然地就会产生相应的行为。为什么这些教师认为自己已经掌握了新教育理念,却又无法行动?是什么阻碍了他们将新教育理念付诸行动?或者说在理念与行动之间还存在着什么联结纽带?作为一个有着教育学专业背景和多年教学实践的教师,我自己也曾经历过教育观念的困惑与转变,其中有一次转变影响至深。反思我自己的观念转变过程,应当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中小学教师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学行为是课堂教学的实体部分,是新课程实施的具体体现.该文讨论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重要性,指出当前生物教师教学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新课改背景下生物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教师教学行为转变是教学文化变革最直接的表现形式。课程改革的深切呼唤、有效教学的内在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时代诉求是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文化境遇。从控制型向民主型转变、从隔离型向合作型转变、从守成型向创生型转变是当下教师教学行为转变的主要文化路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