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媒体发展和多媒体信息的飞速发展,单纯文字、图片已不能满足用户对于多媒体新闻产品的要求,因此从2005年初开始,新华社开始建设新一代的采编系统即多媒体采编系统,该系统是专门针对新华社的采编流程而设计开发的一套新闻采集、加工和稿件传送的信息处理系统,其加工产生的产品是新闻稿件。采编系统处理的对象从单一的文字类型,发展成为集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为一体的多媒体类型,该系统为新华社新闻业务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可扩展的技术平台。多媒体采编系统在继承了以往几代采编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实现了多文种稿件编辑…  相似文献   

2.
继《新华社英文采编体例》出版之后,《新华社中文采编体例》的编撰工作开始启动。这是新华社为适应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需要、从创新和规范两个方面加强采编工作科学管理的重要举措。 “采编体例”到底起什么作用呢? 首先,它主要属于“规范”层面。 新华社副社长马胜荣同志说,新华社的新闻业务改革从总体上考虑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业务的扩  相似文献   

3.
李俊  周宁  文晶 《中国记者》2023,(11):58-59
<正>“新华社现场云平台”是新华社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移动采编系统平台,是新华社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创新媒体服务的战略性平台。在第3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华社现场云平台”荣膺应用创新二等奖。这也是本届评选中,唯一获评应用创新类别奖项的央媒平台。新华社社长傅华强调要加强现场发声,推动新华社新媒体融合矩阵创新平台在全社报道中,实现“全球传播、全球到达、全球反馈”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新华社新闻信息报道中,分社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利用新华社现有技术架构,建设国内采编系统,提高分社对新闻信息的编辑、编译、调阅、审改以及签发的效率,增强分社对图片、图表以及音视频稿件的处理能力,使分社更大程度的共享总社待编稿库、多媒体数据库等资源,是国内分社采编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 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待编稿库”,在党的生日那天正式运行了,这是新华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值得新闻界同行关注的有借鉴意义的事情,它标志着继“电脑代笔”之后、新闻采编的第二次技术变革拉开了序幕。 所谓“待编稿库”,说得更明确一点,  相似文献   

6.
在新华社建设和发展的道路上,今年是“新闻业务改革年”,也是“新闻业务规范年”。 编印出版《新华社采编人员手册》,这在新华社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可以说,这是新华社业务建设中一项具有奠基意义的工程。 《新华社采编人员手册》不是  相似文献   

7.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新华社自行开发最早的采编系统以来,媒体采编系统已经发展到了第五代产品。每一代产品的诞生部是源于改进前一代产品豹缺陷与不足,并继承和发扬了前一代产品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华社根据不断变化的传媒市场需求,大力发展多媒体新闻,通过建设多媒体新闻采编发统一平台,充分整合新闻信息资源,实现新闻信息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在多媒体数据库建设和用户发展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新华社在数据库建设所需的技术、人才、市场、体制等方面还有诸多亟待改进和完善之处。如何学习借鉴同类数据库的长处,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规划,建设有新华社特色的一流的多媒体数据库及采编发系统,是新华社事业发展的一个紧迫任务。为了促进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办公室和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将于近…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媒科技》2005,(12):35-36
<正>新华社国内宽带多业务保密通信网(以下简称新华社国内宽带网)是一个集成了新华社内部的业务数据、新华网采编数据、视频会议数据、宽带音视频数据以及传统的语音数据等多种业务的宽带网络平台。网络分为主网和备网两部分。  相似文献   

10.
应用系统结构新华社图片编签系统作为新华社传统采编业务核心系统,承担着7*24小时新闻图片编辑、签发功能,对系统可靠性有极高的要求。作为新华社整体技术系统的一部分,使用统一存储平台、统一备份平台、统一网络平台。由于系统建设周期等因素制约,不同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同时使用,最终形成一套异构平台下的高可用应用系统,其生产及备份系统硬件组成结构为2台IBM服务器构成DB2数据库集群,  相似文献   

11.
剑2011年11月,新华社就满80周岁.作为同行,我们看到新华社在近年已由单纯的通讯社,转变为涉及文字、图片、视频、网络、报刊、杂志、手机短信、手机报、文字专线及数据处理在内的大型全媒体产业集团,并在新媒体建设上走在全国前列.应该说,新华社的战略转型是成功并迅速的.新华社对于战略件转型有自己的长期构想,其中有些令人印象深到:到2015年,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现代国家通讯社;推动新华社由传统新闻产品生产为主,向现代多媒体新闻信息业态拓展;由而向媒体为主,向直接面向终端受众拓展;由立足国内为主,向有重点地更大范围参与国际竞争拓展;同时构建四个系统,包括现代采编、研究系统,数字化加工、运用、传播系统,更加完善的新闻言息产品营销系统,和多元化对外交流合作系统.我们高兴地看到,这些目标其实已经部分实现.作为国家级通讯社、世界性通讯社,新华社住传播国家形象上十分成功.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新华社党组高度重视技术建设,本着“事业要发展,技术要先行”的思路,就新华社整体技术规划、建设工作,提出了“以我为主、合作开发、先进适用、节约高效”以及“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平台、统一管理”的基本指导原则,在人力、财力等方面给予重点保障与支持。新华社近些年的投资,最大的是技术的投资;“十五”期间对技术的投资,比建国以来新华社技术投资的总和还要翻两翻,使新华社的主体业务——新闻采编系统的技术应用、信息化建设健康快速发展。新华社通讯技术发展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拥有了与世界性大通讯社相抗衡…  相似文献   

13.
<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报社建立了新闻采编计算机网络系统,彻底甩掉了“纸和笔”,完成了报业的第二次技术革命。新闻采编系统的建立使报社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明显得到提高,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加入WTO后我国报业的国际竞争能力。然而由于报纸新闻的特殊性,尤其是党报更加需要新闻采编系统能够全年保持7×24小时不间断运行,并且要保证数据万无一失,这就对新闻采编系统的核心设备采编服务器的稳定性提出了很高要求,即使采编服务  相似文献   

14.
ESB(EnterpriseServiceBus),即企业服务总线,是一种可以在不同的信息系统间进行业务整合的方案。无论这些系统是已有的还是新建的,是部门级、企业级,还是跨企业的,也不管它们是运行在各类大中小型服务器、还是PC机或移动设备上均可将其整合为灵活、高可用的服务库进行跨系统共享,促进IT环境的改善。本文以新华社采编业务现状为例,探讨企业服务总线在其业务整合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全媒体时代,新华社音频新闻的业务将面临全新变革,支撑音频新闻采编的技术系统也需要进行升级。本文主要针对音频新闻采编制作系统在多维度稿件采集、语音智能识别、移动互联网第三方平台推送的技术和方案,进行系统调整和功能增强方面的思考,并结合业务实践进行阐述,希望可以更好地配合全媒体新闻样式变革要求。  相似文献   

16.
<正>听说,北京日报报业集团与北大方正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新闻采编平台"(以下简称"新闻采编平台")已在其属下的《京郊日报》运行一周了。新的"新闻采编平台"有什么新思路,与原来的采编系统有何不同,平台具有哪些新的亮点,实际运行情况如何?业界同仁对此都十分关注。5月  相似文献   

17.
在新华社走过70年光辉历程之际,《新华社英文采编体例》一书最近编撰完成。这不仅意味着新华社英文对外报道体例的进一步规范和统一,更重要的是标志着新华社对外新闻产品正在同“世界接轨”,对新华社加快建设世界性通讯社的  相似文献   

18.
艾长青同志(原名艾石安,又名艾柏)是:四川省奉节县人,1915年生,1938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八路军三五九旅政治部干事,绥德抗战报、晋绥日报记者,新华社吕梁分社前线记者组长,新洛阳报编辑主任,南京新华日报采编科长。全国解放后,任新华社南京分社采编主任、社长,华东总分社采编主任,天津分社副社长、社长,河北分社社长等职。1966年春调  相似文献   

19.
<正>引言新华社国内分社多媒体采编系统是B/S架构以web应用为主,增加了对于多媒体的处理,系统应用面向国内31家分社和相关的支社。使用范围广,使用人员众多,使用环境多样,因此系统的可靠、稳定及高效显得尤其重要。从分析系统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引言 新华社通稿采编系统包括总社编辑系统、国内分社编辑系统、国外分社编辑系统、移动报道系统、便携发稿系统、手机发稿系统等。这些系统都有自己的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很多服务器上只部署了单一应用,服务器数量庞大,但物理资源利用率较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