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孔德 《武当》2014,(12):50-51
(接上期)第六十九章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释解】老子说:历来在军事战争的策略上有一名言,叫做"我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这里所说的"主"与"客",指的是敌我双方,是把敌人当"主",把我方当"客"。  相似文献   

2.
黄正明 《收藏界》2011,(1):71-72
被誉为"宋代第一钱"、"御笔之最"、"铁画银钩"的"崇宁通宝"钱,是出自宋代皇帝徽宗赵佶之御笔。独到的"瘦金体",独领风骚近千年,笔者有幸在数年前集到此枚大钱,当时如获至宝,兴奋不已,爱不释手,消息一传出,招来好多泉友上门观赏、揣摩,现借贵刊一角,展现给大家欣赏。  相似文献   

3.
春生 《武当》2003,(10):63-64
《黄帝内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意思是说,根据邪气在上之势,就近使吐之;邪气在下者,顺势泻之。使用吐泻二法有两条标准。一是有实邪,诸如毒物、痰涎、宿食、燥屎、瘀血等有形为害之物。二是实邪所在部位非高即下,高者吐之,下者泻之。凡具此两点(包括神志病在内的各种疾病),均可使用吐法或泻法。  相似文献   

4.
魏坤梁 《精武》2010,(4):39-42
一、太极拳"醉梦境"的提法不符合经典拳谱与现代科研 太极拳锻炼时的精神状态应该怎样?2009年第12期《精武》杂志上有人提出:"任何太极有成者都必须进入醉梦境,否则不会有效",不仅认为"醉梦境是养生太极之大门,不入此门则无以养生",而且认为"不进入醉梦境就不能算入拳境",还说:"所说大师精神抖擞是从外观上看,从内察必已进入醉梦境。"还引述有人说打拳"似梦游"。这些说法正确吗?  相似文献   

5.
桑兰 《新体育》2009,(5):52-55
我嘴边有颗痣,朋友们都说那是有福气的象征,在我看来却是迷信。那段日子,周围的人总给我讲一则寓言:塞翁失马,焉知祸福?我实在搞不懂,难道像我这样摔下来还成了福了?后来上了北大,试着阅读老子的书,里面有句话在今天的我看来是那样地深刻,老子说:“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是呵,人的生命不就是祸福相倚吗,还是不要过多计较过去的得失吧。  相似文献   

6.
李烈初 《收藏》2011,(4):110-111
常有人问我,是怎样爱上书画的?小时,床前有一对箱橱,一早醒来,先看到的便是橱门上油漆彩绘的《八仙图》(原彩绘已毁,图1为黄慎所画)。八个神仙,个个活龙活现,讨人欢喜。特别是蓝采和,像个孩子,背着篮子,篮里的花朵像是从头顶长出来的。"头顶怎么会长花?"  相似文献   

7.
魏华 《收藏界》2010,(12):144-145
虎是百兽之王。虎自古就因其外形威猛、色泽斑斓、迅疾如风、勇猛无敌,有王者之风而备受国人推崇喜爱。最勇猛的军队称之为"虎贲军",调动军队的节符制成虎形,称之为"虎符"。老虎不但受到皇室军队的敬重,更得到民间百姓的喜爱,人们精心制作虎头鞋、虎头帽、虎头馍、虎头饼、老虎剪纸等各类代表老虎的物品,并赋予它们各种吉祥美好的寓意,在不同场合进行运用。  相似文献   

8.
唐曙光 《收藏界》2010,(12):77-77
"圣宋元宝"折二,青铜,背"福寿双全"篆书。钱径30毫米,厚1.4毫米,重6.1克。生坑绿锈生根,开门见山之品。  相似文献   

9.
王信堂 《收藏》2011,(10):118-123
七、"白领"杀手 行为综述 骗子彬彬似白领,利刃在身匿曹营。心怀叵测座上客,时机一到便佞行:或借荐宝埋"地雷",或给赝品开绿灯,待到东郭觉悟时,引狼入室祸酿成。  相似文献   

10.
董凡 《收藏界》2011,(2):128-128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相似文献   

11.
张琳  程艳妮 《收藏》2014,(10):118-127
两汉时期,铜镜铸造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并达到高峰,其精美的纹饰和丰富多彩的铭义内容,浓缩了这个时期的社会思想观念与审美情趣,为研究古代社会及人们的物质生活提供了实物资料。这些铜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正如《古镜图录》中说:"刻画(划)之精巧、文字之瑰奇、辞旨之温雅,一器而三善备焉者莫镜若也。"由于铜镜所具有的破暗取明、去魔压邪作用,  相似文献   

12.
何循真 《收藏界》2013,(10):92-95
1923年9月17日,中华民国的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陨落了,他就是至今人们依然怀念和扼腕叹息的北京画坛领袖陈师曾先生。是年10月17日,梁启超在致悼词中称:"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吾人之损失,乃为精神。"  相似文献   

13.
关于站桩     
张方 《精武》2011,(1):39-39
萧天石先生在《道海玄微》之中有论曰:"南宫列仙派之站桩功法,属辅助道法中的气功门,乃一种初入道之基本功法,如武林中之以站桩功为基本功者然。"又云:“练站桩功,其效且可增强丹田(下腹)势力,脑力灵性、体内养分及筋络活力,故武术家谓:‘练三年太极拳,不如练一年站桩功。”  相似文献   

14.
李坤 《收藏界》2010,(5):46-50
玉,是一种质地细密、色泽淡雅、温润光洁的"美石",东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定义"玉"为"石之美者,玉也";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在八千年的中国玉文化中,和田玉以其品质高雅、质地优良成为了历代王朝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载体,并延续至今。和田玉的玉文化载体功能是以其物化产物(玉器)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15.
在“治国”的同时,司马光还写了另外一部关于“齐家”的书《家范》。他说:“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古人把齐家和治国看得同等重要,甚至认为齐家是本,治国是末,“本乱而末治”是不可能的。家都管不好,子弟都教育不好,怎么能出来教育别人呢?  相似文献   

16.
三才环     
《收藏》2018,(6):106-106
《周易·系辞传》有:"《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意思是说,《周易》这本书,内容广阔,无所不包,其中有天的道理,有人的道理,有地的道理。把这三才以阴阳一分,两个三,就变成了六。所以,《易经》中的六爻,本质上就是三才之道。  相似文献   

17.
尊敬的乔丹大帝,在下在此向您鞠躬了: 毫无疑问,您战绩显赫,贡献甚大,直至被冠以上帝之谓,但您在喜笑颜开之余,是否意识到自己也曾做过罪恶昭彰之事,招来罪孽深重之祸呢。好吧,就让鄙人在此为您——道来,只望您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叶寅生 《收藏》2011,(2):86-86
"砥厄"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战国策·秦策三》,云范子(雎)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曰:"……臣闻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黎,楚有和璞,此四宝者,工之所失也,而为天下名器。"砥厄在《史记·范雎传》中也有记载。我国地质学泰斗章鸿钊在《石雅》中提到先秦珍宝中"其名之仅存者,有如璠玙、砥厄、结绿、悬黎、垂棘之伦"。章先生在《石雅》一书中也没有对"砥厄"作进一步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足区:《黄帝内经》指出:“根者,本者,部位在下,皆经气生发之地,为经气之所出。”“阳气起于五趾之里。”“夫四末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说明双脚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十二经络的重要起始部位,是阴阳经脉气血会合联络的重要部位,与经络气血阴阳关系密切,十二经脉的脉气散布,以足为根,以足为本。足部是人体经络循行与腧穴分布最为集中的部位之一,正经六条在足上,一只足有38个腧穴,原穴是原气驻留地,其中太白、  相似文献   

20.
金申 《收藏》2013,(7):146-146
我又看了一遍"寻宝""走进敖汉旗"的视频,在点评那尊像时我说:"你认为是明代的,可能时代也偏早,从整体的形式看它是依据清代乾隆时代的造型来的,尺寸比较高大,做工比较细致,线条比较流畅,应该说是一尊优秀之作。"实际上,这段现场原话还没说完,我接着说,"但是……"还有更为明确的指明其时代的评语,可惜这些带有关键意见的话被编导出于各种考虑删掉了。即使剩下出镜的几句,也已经暗示了此佛像年代不早,既然是依据乾隆时期风格而来,言外之意肯定是不够代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