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锡新 《未来与发展》2009,30(11):98-98
2009年10月31日.被誉为中国“两弹一星”奠基人的钱学森同志逝世。钱学森带给中国的贡献不仅仅是航天事业的成功,更为重要的是他是将技术科学思想带回中国的第一人。钱学森同志的爱国豪情和对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学习的楷模。钱学森同志生前非常关心中国的未来发展,关心中国未来研究会和《未来与发展》杂志。  相似文献   

2.
1983年7月16日上午,本刊编辑徐炽、王建新和中国未来研究会学术委员韦锡新同志访问了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未来研究会顾问钱学森同志,请他就即将召开的“公元二○○○年的中国”学术讨论会等问题发表谈话。钱学森同志在他的办公室亲切接见了他们,并作了重要的讲话。钱学森同志首先强调,建立马克思主义未来学是中国未来研究会最根本的任务,一定要在这个基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即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了解与利用钱学森科学思想是一个与所有知识分子、干部都有关系的课题,钱学森科学思想是一个人人可用的思想库。  相似文献   

4.
 钱学森作为享誉中外的科学巨匠,其卓绝的学术功绩和思想光辉在学术界掀起探究热潮。在钱学森百岁诞辰之际,我们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历数他给我们留下的思想财富,试图展示出一个较为完整的钱学森科学思想体系。共词分析的结果表明, 他在“系统科学与工程”、“思维科学”、“大农业经济”、“科学学”、“技术科学”、“城市科学”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思想尤为后人关注,其中,“系统科学思想”作为核心思想始终贯穿于其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钱学森科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走近钱学森》的作者叶永烈曾经随机访问身边的“80后”、“90后”,问他们知道不知道钱学森?年轻人的答案几乎很标准:课本上说钱学森是“抵过五个师”的大科学家。再问知不知道钱学森别的事情?年轻人先是沉默,继而有几个犹豫的声音:“是造原子弹的吧?”叶永烈的感觉是震惊。继续问这些年轻人,将来想做什么?年轻人觉得他的问题很“OUT”,“这年头谁不想早点毕业,多挣些钱,早点买到房子、开上车子?”叶永烈因此决定,把《走近钱学森》这部传记的读者锁定在“80后”、“90后”身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令人吃惊的表现,已经发出了一个“知识经济”社会正在到来的强烈信号。“知识经济”这种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的新经济形式刚一出现,就开始替代或逐步替代工业经济。例如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1992年的6万亿美元增加到1996年的7万亿美元,四年增加了一万亿,其中“知识经济”已占相当大的比重;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成员国的“知识经济”已占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下对科研计划管理工作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全球性的经济转型时代——知识经济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正如原复旦大学校长杨福家院士所指出的 ,“如果说在 2 0 0年前 ,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 ,今天 ,知识经济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 ,评价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标准是 :具有持续创新和将创新知识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知识经济体系。十几年前 ,邓小平同志以其伟大政治家的宽阔视野 ,审视世界的发展 ,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深刻揭示了知识经济时代的本质规律 ,江泽民同志也提出 :“一个没有创新的民族 ,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  相似文献   

8.
 我国卓越的人民科学家钱学森,是中国科学学的首倡者和主要奠基人,他的科学学思想是其整个科学思想财富的一部分。2011年是钱学森诞辰100周年,深入研究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对于中国科学学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钱学森的科学学思想源于他的技术科学理论与实践,正是他把握住技术科学的中介学科地位,演绎成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从而阐发了科学学产生的必然性。从率先在中国倡议“科学的科学”研究,到首先发表完整的科学学论文,表明钱学森是中国倡导和创建科学学的第一人。科学学属于社会科学,是科研系统工程的理论基础,在社会科学体系中居于技术科学中介层次,它以全部人类科学知识为研究对象,包含科学技术体系学、科学能力学和政治科学学三个分支学科,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构成钱学森科学学思想的基本内容、知识体系和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9.
今年6月2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同志荣获国际技术与技术交流大会和国际理工研究所授予的“小罗克韦尔奖章”,同时荣获“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以表彰他对中国火箭导弹技术、航天技术和系统工程理论作出的重大开拓性贡献。钱学森同志是入选这一现代理工界最高荣誉等级的唯一中国学者,钱老获得这样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钱老在国防科工委和中国科协祝贺他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的座谈会上意味深长地说:“今天给我的奖,说是第一名中国人得此奖,我说,要紧的是,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在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主办的“纪念钱学森先生诞辰100周年暨钱学森科学学思想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参考了李秀果、陈益升、张碧晖和曾国屏等同志有关文章,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中国人》2011,(23):43-43
2011年12月1日,中国科协纪念钱学森同志诞辰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会议主题为:“弘扬钱学森科学精神,推动科协事业科学发展”。钱学森同志是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和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历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名誉主席.为中国科协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一个在信息技术和知识产业发展基础上形成的新型经济正迅速崛起。如果说200年前,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那么今天,知识经济则正开始替代工业经济。这一重大转变的意义比世界经济从农业时代转向工业时代更加深远。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国际经济主导地位的世纪。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充分显示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科  相似文献   

13.
李家宝  周定  崔毅 《科协论坛》2009,(12):11-11
惊悉钱学森同志逝世,我们的心情深感沉痛和惋惜。钱老对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中国航天之父”,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楷模。他对推动科协事业改革和发展的功绩也永远令我们不能忘怀。  相似文献   

14.
谈钱学森的“大科学”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钱学森的“大科学”思想,是他长期以来对我国科学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两者之忠诚融为一体的结果,体现了他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成功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基本思路。文章首先对本世纪中叶“大科学”概念的产生,以及产生“大科学”的诸因素作了分析,然后着重阐述了钱学森对“大科学”思想的开拓,以及他为此而构想的大科学体系,从而揭示了钱学森大科学思想的主要贡献和实质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钱学森不仅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的科学成就涉及很多领域,他的科学思想内容丰富,学术见解深刻新颖,是近一个世纪以来我国一位不可多得的科学天才。科学学思想是其博大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学术影响是深远的。钱学森是我国科学学学科建设的倡导者,其科学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认识的主体和客体,深化了认识的辩证过程,并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实践内涵的理解,具有较高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1979年1月16日,中国未来研究会在北京成立,钱学森同志被聘为研究会第一届理事会顾问,并连续担任第二、三届理事会顾问。钱学森同志非常关心中国的未来学研究,对研究会的工作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本期刊出中国科协原副主席刘恕同志整理的钱学森同志关于第六次产业革命的论述,以纪念缅怀钱学森同志。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钱学森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原因可以归纳出若干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就从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讲起,或许能为当今年轻人提供一点启迪和参考。人们一般把钱学森留美及以后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留学美国阶段,从1935年到1955年二十年。这个阶段钱学森作为技术科学的先驱,在应用力学、喷气推进及火箭与导弹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第二个阶段是奉献航天阶段,  相似文献   

18.
钱学森小传     
正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他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1911年12月11日,钱学森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市。钱学森3岁时,就有非凡的记忆力,此时已能背诵上百首唐诗、宋词,还能用心算加减乘除。邻届都说钱家生了个"神童"。5岁时,他已经可以渎懂《水浒》了。三十六天罡,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的发展与知识产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跨越了几千年的农业经济时代和几百年的工业经济时代之后,正在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今天,我们看到的是“科技进步超速化、知识信息网络化、经贸活动全球化、交通规则国际化”的时代风景线。知识经济的大潮涌动,知识产权的劲风拂面。知识产权是世界科技进步和知识扩散的推进器和保护神,是全球经贸活动和技术转移的度量衡和“红绿灯”,以往,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孕育与催生了知识经济;将来,知识经济更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护。可以这样说,21世纪,将是一个知识经济世纪;21世纪,同时也是一个知识产权世纪。一、科学技术进步与知识产权保…  相似文献   

20.
高峡 《科协论坛》2009,(12):12-13
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走后,各界群众深情送别钱学森。生前对美国授予学术荣誉称号和国家勋章全不在意的钱学森,唯独看重是否能成为“人民的科学家”。现在,钱学森的这一心意可以如愿以偿了。然而,还有让他放心不下的事,就是学术教育和学术民主。因为这一问题事关重大,在此我以“钱学森忧虑”称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