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神话模式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象征隐喻的神话模式的普遍运用一方面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在创作构思上呈现出独特而奇妙的风采;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西方现代派作家对人类文化反思的新特点。《荒原》是运用神话模式的典型代表作品,作者借鉴运用一系列的神话故事,将《荒原》描写成一部现代神话,表明了作者对现代社会的厌恶与焦虑,企求寻找昔日的信仰来救赎人类。  相似文献   

2.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它曾使作荣获诺贝尔学奖,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而《老人与海》则把硬汉精神升华到寓言的高度,在美国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围绕“人,永不言败”的主题,在“老人形象”塑造上运用了肖像描写,正面叙述,环境烘托、心理描写、对话或独白、矛盾冲突等多彩我姿的艺术手法,心理描写、对话或独白、矛盾冲突等多彩多姿的艺术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3.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它曾使作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而《老人与海》则把硬汉精神升华到寓言的高度,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围绕“人,永不言败”的主题,在“老人形象”塑造上运用了肖像描写、正面叙述、环境烘托、心理描写、对话或独白、矛盾冲突等多彩多姿的艺术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4.
《雨里的猫》:女性境遇的一个重要隐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硬汉到男性沙主义猪猡,从女权主义到有同性恋倾向的作家,海明威在美国评论界不停地变换着“面孔”。这促使我们对海明威的作品进行重读。《雨里的猫》是海明威创作中以女性为主体、对女性表现得最为细腻最有感染力的一篇,其中隐含着海明威对女性的理解和态度。“雨里的猫”不仅是这篇作品中女性境遇的隐喻,而且是他初期作品中女性们的隐喻。  相似文献   

5.
在欧美文学中,强烈的悲剧意识始终是它们的一个表征。不论是古代作家还是现代作家,都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幅震撼人心的悲情画卷。在他们的笔下,“人类之悲”惊世骇俗,而且“魔鬼”悲,“上帝”悲;懒汉悲,硬汉还悲。从这些充满意味的描写中,我们感受到了西方文学的独特,同时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6.
隐喻研究的最新成果表明隐喻是我们探索、描写、理解和解释新情景的有力工具.以隐喻手法表达“比较”语义,在语用上就形成了含有隐喻机制的比较句.本文以隐喻干预的三个不同层次为切入点,初步探讨隐喻干预机制在比较中的运作.二者可以组合、渗透.对比较句的研究从语法句式切入,拓展至语用及认知层面,将会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以往的文学史上或者是评论者,部评说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是一部硬汉小说,其理由就是《老人与海冲体现了主人公桑提亚哥对孤独的一种忍耐精神和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这只不过是一种表面现象。下面我们姑举两点,硬汉小说的说法便不成立了:首先,海明威是“迷惆的一代”文学思潮的代表者,他所迷惆的是什么呢?正是传统英雄话语中所鼓吹的英雄与硬汉,因此,海明威不太可能去花很大的笔墨来歌颂一个人们所说的英雄与硬汉。其次,根据从海明威其他小说中获得的经验来看,英雄并不是海明威歌颂的对象,他只是着力描写他们的经历:精神和…  相似文献   

8.
曹霞 《宜春学院学报》2012,34(6):124-126
《了不起的盖茨比》被誉为"伟大的美国小说",作者菲茨杰拉德为读者展示了一幅20世纪二十年代的美国社会画卷:丰裕物质生活的背后是人们的精神荒原,荒原中的人们醉生梦死。主要从人物刻画、象征隐喻入手,探索"荒原"在小说中的表征,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荒原时代的忠实描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历史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9.
尤平 《天中学刊》2009,24(4):91-93
哈代和张爱玲都是处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家,他们的作品在表现现代意识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性,都有着"原生态"描写、荒原意识与忧患意识,从而体现出作品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和作家自身对现代文学贡献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欧内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20世纪著名作家,在世界文坛上享有很高声望。《老人与海》是海明威塑造硬汉形象的巅峰之作,是一部描写人与大自然搏斗的小说。作品通过现实主义的细节描写表达了深邃的内涵。小说里的人物及主题传达了海明威式的硬汉形象——勇敢自信的化身。主人公桑提亚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是海明威笔下硬汉形象的典型。通过作品中老人的精神与命运,深刻刻画了作品的主题:"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相似文献   

11.
艺术是隐喻的,文学也不例外。文学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它的整个思维运作过程都是隐喻的。文学的隐喻主要表现在情景、叙事、对话、描写、心理、抒情、想象、理趣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缺少对自然及自然场景中主要人物的描写是《呼啸山庄》的特征之一。艾米莉借此表达了她对自然的独特理解。荒原在作的心中引发出神秘的激情,任何言说都只会局限它,小说中叙事出现空白或是漏洞的地方往往就是真正意义的所在。  相似文献   

13.
《远离尘嚣》是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成名作.该作品以多塞特郡大荒原的自然环境为创作背景,隐含表达了哈代内心独特的荒原意识.本文以认知诗学为指导,拟从隐喻角度出发,研究意象和事件的关系、人物描写及其关系,分析探讨《远离尘嚣》这部作品中的人物喻意、环境喻意、荒原意识及其荒原主题背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修辞的角度找出“怒”范畴词列,分析“怒”范畴词列的身体隐喻机制,日常经验形成“怒”的意象图式,进而投射具体域结构,通过隐喻形成抽象概念。“怒”的意象图式和身体隐喻的奉质,成为“怒”范畴的认知纵向和横向上的最佳点。“怒”的意义来源于对事物的认识及对其范畴化的能力。通过对身体隐喻构筑“怒”范畴词列的描写,进一步探讨了隐喻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指导,采用语料分析的方法,考察了古典诗词中描写“愁”的诗句,发现数目众多的描写“愁”的诗句实际上可以归纳为为数不多的隐喻概念,这些隐喻概念一方面表明隐喻植根于我们的身体经验,体现了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尹枫 《文教资料》2009,(33):38-39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人类普遍存在的一种认知现象和思维方式。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隐喻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擅于抒情的宋词中描写“愁”的诗句来解读宋词中“愁”的隐喻概念。这些隐喻一方面表明隐喻思维的普遍性,另一方面表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和时代特点.对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宋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人是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是人类生活中最富有代表性的特征。而人类语言整体上是一个隐喻性的符号系统。语言学家的大量研究证实日常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隐喻。人类凭借隐喻认识、描写世界,凭借隐喻理解世界。现代隐喻学研究已经超越传统的将隐喻研究局限于修辞学研究对象和词语层面,  相似文献   

18.
《丛林之书》是鲁德亚德·吉卜林的一部代表作,作者通过描写动物的丛林生活,表达了其帝国情怀和大国主义思想。运用概念隐喻,对《丛林之书》里体现出的帝国主义思想、殖民主义、种族主义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发现,吉卜林在其该部作品中借助隐喻写作技巧,通过描写动物的丛林生活,高调地为当时英国的对外扩张思想和野心勃勃的帝国侵略策略正名的不耻行径。  相似文献   

19.
在《还乡》中,哈代精心描写了埃格敦荒原上的种种民俗事象,且巧妙地将其与小说的内容结合起来。这些民俗经过作者精密的安排与运用,深入到了作品的肌理之中,对作品的背景、情节、人物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它曾使作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汉形象",而<老人与海>则把硬汉精神升华到寓言的高度,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围绕"人,永不言败"的主题,在"老人形象"塑造上运用了肖像描写、正面叙述、环境烘托、心理描写、对话或独白、矛盾冲突等多彩多姿的艺术手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