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技术之一,弧线助跑技术的好坏、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成绩的提高。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的关键因素是助跑速度和弧形助跑路线。  相似文献   

2.
弧线助跑在背越式跳高中的作用及练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相关资料与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弧线助跑对背越式跳高的积极作用。同时提出了弧线助跑练习的方法与要求。对正确理解背越式跳高技术,掌握背越式跳高技术教学和训练重点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3.
助跑是跳高技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研究助跑技术,一定要把助跑和起跳以及过杆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从跳高全过程这个整体中来看助跑的作用和意义.针对目前大多数学生在背越式跳高助跑时出现的错误动作,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结合校田径队跳高运动员的训练和自己的实践,发现了助跑技术中的常见错误.探索性的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纠正方法。并证明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技术,采用合理的训练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背越式跳高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衔接技术原理及其训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运用背越式跳高运动学参数,构建了国内外优秀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起跳动作技术模型。借鉴力学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助跑起跳及其衔接技术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背越式跳高快速助跑起跳训练的练习手段。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教学实验法,对实验班进行为期4学时(一个月)的背越式跳高最后两步助跑对跳高成绩影响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后两步助跑对背越式跳高成绩有显著影响;加强最后两步助跑技术,对整个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完善,包括动作的规范性、可控制性和可操作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教学实验法,对实验班进行为期4学时(一个月)的背越式跳高最后两步助跑对跳高成绩影响的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最后两步助跑对背越式跳高成绩有显著影响;加强最后两步助跑技术,对整个背越式跳高技术的完善,包括动作的规范性、可控制性和可操作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背越式跳高快速弧线助跑起跳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进一步研究背越式跳高起跳理论,对背越式跳高弧线助跑起跳过程进行分析,揭示背越式跳高的优越性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助跑速度提高起跳效果,其实质是弧线助跑起跳为背越式跳高身体重心运动方向的提早转变和垂直速度的累积创造了有利条件。背越式跳高起跳是“两步”起跳  相似文献   

8.
背越式跳高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跳高技术,其基本任务是运用自身能力,通过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动作形式,使身体重心越过一定高度的横杆,各个部分的技术难度较大。由于受传统起跳理论影响,中学生跳高教学中往往忽视了背越式跳高助跑的理论研究和探索,尤其是对背越式跳高助跑技术教学的研究缺乏足够的认识。笔者正是基于此问题  相似文献   

9.
浅析背越式跳高中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献法、专家调查法、问卷法等,对背越式跳高中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968年第19届墨西哥城奥运会迪·福斯贝里创造的"背越式"跳高至今已有几十载,当时2.24米的纪录已被2.45米打破,该项技术由创立到现在,人们一直在研究从外形到内在机制。在漫长研究的历史中,对背越式跳高的认识由起跳腿起跳过渡到以摆动腿起跳这样的高度,为进一步认识背越式跳高技术奠定基础。长期以来,人们在过分强调背越式跳高中的高速助跑,漂亮的背弓的同时,却一直在轻视摆动腿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的技术要点及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调了助跑和起跳是背越式跳高技术的核心环节,阐述了背越式跳高助跑和起跳的技术要点,设计了该环节技术训练的具体内容,指出了技术训练中的注意事项,旨在为背越式跳高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背越式跳高助跑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越式跳高的助跑是跳高技术的一个关键环节,助跑的成功与否又主要取决于助跑的弧线和速度,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刘鸿英  莫静 《体育科技》2023,(3):10-11+14
就背越式跳高训练中,如何采取多元和科学的方法,使学生可充分感受到背越式跳高运动的乐趣,促进训练效果的提高进行探究。提出背越式跳高训练可从夯实助跑训练、强化起跳训练、重视过杆训练、关注落地训练几个方面作为教学重点。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原理,揭示背越式跳高过杆技术的内在规律,引导和启发挖掘过杆技术的潜力。并通过对基层跳高运动员背越式过杆技术训练前后的对比研究,探讨提高跳高过杆技术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背越式跳高助跑倒二步技术在起跳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弧线助跑倒二步是背越式跳高技术中重要的环节.重点论述倒二步技术在整个背越式跳高中起跳起着重要作用,希望教练员、运动员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胡静萍 《中华武术》2006,(12):23-24
背越式跳高是一项克服垂直障碍的跳跃项目,它的技术是由弧线助跑、起跳、过杆和落地等环节组成的。其中最重要、起决定作用的是起跳技术,其他部分可以看做是它的准备和延续。那么,正确理解背越式跳高的技术实质,进行科学有效的专项力量训练,已成为当今背越式跳高运动训练所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背越式跳高中助跑与起跳的紧密结合是影响训练质量与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本文就背越式跳高中助跑与起跳紧密结合的主要因素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8.
采用技术动作录像拍摄与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男子甲组背越式跳高运动员助跑最后2步的速度、节奏、重心高度的变化进行三维运动学分析,旨在为江苏省乃至我国青少年背越式跳高运动员的助跑最后2步技术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顾玉祥 《中华武术》2006,(11):23-24
背越式跳高一般采用“J”的弧线助跑技术,助跑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必要的水平速度,并为提高起跳效果和顺利地越过横杆创造条件。可以说成功的起跳是背越式跳高的关键。相比较跳远项目的助跑,背越式跳高的助跑就难多了,在短短的8~12步助跑中有方向的变化、路线的变化、速度的变化、重心的变化等等,所以初学者很难把握,有以下常见的错误:  相似文献   

20.
背越式跳高采用的是弧线助跑,即在弧线助跑的延长线上放脚完成起跳动作,使人体腾起后形成一处向上、向前的切线抛物线运动轨迹,上身背对横杆完成背弓的过杆动作。较合理利用起跳后人体所获得的有限高度完成好背弓过杆动作,则成为背越式跳高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而掌握好背弓动作,又与准确的弧线助跑适宜起跳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