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与以往相比.中国公民的教育法律意识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某些传统观念的消极影响.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起步较晚.缺乏教育法律实践以及人们对教育活动认识的局限性等原因,我国仍缺乏与现行教育法律制度相匹配的教育法律意识.良好的教育法律意识是教育法律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公民进行教育法律意识的培养是依法治教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以及如何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公民现阶段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低,缺乏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历史的,又有现阶段等多方面的原因。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我国公民现阶段的法律意识普遍较低,缺乏依法办事的自觉性,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历史的,又有现阶段等多方面的原因。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5.
法治是民主的伴生物,法治的实现不仅要有完善的法律规范体系,而且要有普遍的法治观念,其中公民法律意识为法治秩序提供着内在的驱动力和必要的精神支撑,公民法律意识的树立是法治的关键要素之一.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处于较低的状态,努力塑造公民的理性法律意识,是我国当前政治进程中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对法的现象的主观把握,是人们对法的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里要素的有机综合体,因此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就是指我国公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也是我国公民的一个法治观念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随着普法工作的全面开展和深入进行,随着法制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的不断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我国公民法律意识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相比较中看,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而且提高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对推进依法行政,进行法治、德治建设,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强大国家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法律意识是指公民对于法治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心理反应、情感、思想和评价的总称,研究生群体作为高等教育培养的较高水平人才,应在人格形成、知识构建、及社会实践中有途径吸纳法律知识,培养公民法律意识,提高自身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能力。从研究生法律教育的目标出发,探讨高等教育过程中对研究生公民性塑造的重要性,并从教学方法的改良,自律精神的培养和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论述了研究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要完成这项改革,必须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是保障法律正确实施,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10.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国需要有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的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严格的司法公正制度,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但目前我国尚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笔者认为,其主要症结乃是公民的法律意识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王本浩在题为《论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基本特征》(《辽宁大学学报》1988年第4期)的文章中指出,党的十三大把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作为加强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意识的基本特征有如下几点。一、从属性——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之上。  相似文献   

12.
陈君 《教育与职业》2004,(27):75-76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标志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依法治国需要有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的民主制度和监督制度,严格的司法公正制度,高素质的执法队伍,全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但目前我国尚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笔者认为,其主要症结乃是公民的法律意识问题。一、法律意识的涵义《中国大百科全书·法学卷》将“法律意识”解释为“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和态度的总称。它表现为探索法律现象的各种法律学说,对现行法律的评价和解释,人们…  相似文献   

13.
经过20多年的努力宣传,我国对农民的法律意识教育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更加有必要反思当前对农民法律意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农民法律意识状况改善和提高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4.
香港回归是香港公民教育的重要转折点。十年来,香港的公民教育在特区政府的大力推动下,有了较为显著的变化和发展。本文拟就结合香港公民教育的理念、宗旨、内容和途径揭示香港公民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以增进内地对香港公民教育的了解与借鉴。  相似文献   

15.
16.
近十多年来,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采取一系列举措来加强中小学公民教育,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当代美国中小学公民教育在课程标准、评价体系、教学水平和师资素质等方面还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依法治国是我国的治国方略,其关键在于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懂得使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构建和谐社会。我国公民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法律意识,才能自觉地运用、维护法律,实现科学立法和自觉守法。但我国自古以来传统观念比较封建,因此培养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本文结合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现状,探讨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的途径和对策,以求寻找一条更适合我国法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8.
教育法制建设离不开特定的法律文化环境,无论是法律的制定还是实施,都深深根植于法律文化的土壤之中,并深受其影响。在现代法制社会,抱守传统的法律文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而需要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解读传统法律文化,提取和挖掘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适应现代  相似文献   

19.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意识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法制建设离不开特定的法律文化环境,无论是法律的制定还是实施,都深深根植于法律文化的土壤之中,并深受其影响。在现代法制社会,抱守传统的法律文化,难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因而需要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解读传统法律文化,提取和挖掘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适应现代教育法制的因素,正视传统法律思想与现代法律观的冲突。在当前的教育法制建设中,  相似文献   

20.
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不仅要求公民知法、守法,而且还要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想真正地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把普法宣传活动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笔者认为国家机关特别是司法机关应成为普法宣传的主体。国家机关是司法机关,承担着制裁违法,打击犯罪,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任务。除此之外,司法机关还应把宣传法律,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放到重要位置上,只有充分调动公民学法、守法、用法的积极性,提高公民对法律的认识,才能起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作用。所以,司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