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出自《论语》的话意思是说,对于民众只能让他们去做什么事情,而不能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光飞逝,今非昔比,“5.12”汶川大地震以来,在巨大的不幸与悲痛中,也发生了以往任何一次灾难中不曾有过的事情——百姓成了知情人,这条千年铁律被执政为民的党和政府以及空前公开的新闻报道所打破!  相似文献   

2.
《中国记者》2013,(6):20-22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特大地震,雅安全市遭受重创。2013年4月20日,芦山7.0级强烈地震。雅安受创更甚,芦山、宝兴、天全、荥经、雨城、名山、石棉、汉源六县二区无一幸免。2008年—2013年,五年,雅安,两次地震之殇。作为当地主流媒体,雅安日报传媒集团见证了雅安这五年的起起落落,从受灾到重建,从重建到再度受灾。  相似文献   

3.
王玉 《新闻世界》2008,(9):20-21
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的特大地震。在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中,我国新闻媒体发挥了很好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媒体的公信力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4.
刘琼 《新闻世界》2012,(2):138-139
灾难新闻报道是一种重要的审美实践活动。报道的专业性,要求其必须遵循审美原则,而注意力经济时代则推动着其审美发展。它的美学属性集中展现在新闻报道的形式上和内容上。灾难性新闻报道在形式上要把握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版式设计的明晰感以及标题制作的"意境美"。在内容上,则需要让事实说话、确保平衡以及以人为本,从而真正达到新闻报道的真实美、和谐美以及人性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大地震。7分钟后,新华网发出快讯:12日14时35分左右,北京地区明显感觉到有地震发生。25分钟后,新华网再发快讯:四川汶川发生7.6级地震(注:后地震级别两次修正至8.0级)。由此,一石激起千层浪,国人的平静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世界的目光顷刻聚焦中国。  相似文献   

6.
日本3.11大地震因其震级高、次生灾害多,影响力大,成为我国各级媒体争相报道的一个新闻事件。中国电视媒体在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多次灾难报道的锤炼后,对灾难新闻的报道能力如何?本文通过对央视《东方时空》一个月间的样本进行新闻叙事学的内容分析,归纳出其"平台、悬念、责任"的电视灾难新闻报道理念,"日本3.11地震——一场全人类的灾难"、"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突发性灾难事件频繁发生,媒体所具有的强烈社会公共色彩,使得它成为沟通政府和公众之间的桥梁。在灾难发生时,如何高效发挥媒体的宣传引导、环境监测、疏导情绪、稳定社会、舆论监督等职责,正逐渐成为现代传媒不断创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媒体在灾难事件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内绝大部分媒体反应迅速、报道深入,表现出了良好的新闻素质和悲悯之心,受到了群众的高度赞誉,但也有个别媒体出现了一些有违新闻职业道德的“失范”行为,值得警惕和反思。笔者从这些媒体道德“失范”现象入手,  相似文献   

9.
刘秀萍 《新闻世界》2008,(11):89-90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出现了信息传播平民化浪潮。作为非大众媒体的自媒体,在信息传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以5·12汶川地震为例,探讨了自媒体在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中发挥的独特作用。它与大众媒体的不同,提供了另一个看地震信息传播的角度,也将给大众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灾难新闻的维度——汶川大地震新闻报道“头七”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月12日14时28分,一场罕见的灾难突袭中国——四川西部发生里氏8级强烈地震,震中汶川县。此次地震最大烈度达十一度。破坏特别严重的地区超过10万平方公里。截至5月28日,地震已造成68109人遇难,364552人受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中国人民奋起抗灾救灾,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这场灾难中,媒体有不俗的表现:从新闻管理到。媒体表达;从传播方式到表达内容;从传统媒体到广义媒介,多维的方向、角度观察。充分展示了这场灾难带给人们的悲怆、哀痛、苦难;讴歌了救援人员的坚毅、勇敢、顽强! 谨以此文向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致哀!  相似文献   

11.
灾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新闻报道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领域。如何应对和克服种种灾难,成为人类、民族、国家所面对的共同主题,也是新闻媒体发布灾难消息时应认真考虑的问题。本文拟运用叙事学理论与研究方法,以2008年胶济铁路交通事故和四川汶川地震灾难新闻为例,探讨灾难报道如何借用文学叙事的手法来优化传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高柱 《新闻三昧》2008,(9):45-47
中国的灾难史永远记下这一刻: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在突如其来的大灾面前,作为中央主流媒体之一的工人日报对此做出了快速反应,先后向四川灾区派出的三批采访报道组,按照新确立的“信息是决策,信息是生命”新的新闻概念,从地震发生之日起,就一直不断地对四川汶川大地震进行大篇幅、全方位、立体式的重点报道。在这个被称为“国殇”的非常时期,工人日报的大量报道一时间成了全国工会上下心灵的依靠和思维决策的依据。王兆国、孙春兰等领导同志都曾先后对工人日报的报道给予了高度评价和表扬。  相似文献   

13.
围绕新闻媒体赶赴前线报道灾情是“天职”还是“添乱”的争论,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深入一线现场尽快呈现事实真相是记者的使命,报道诸如地震之类的灾难事件更是新闻工作者应尽之职,然而如何在灾难报道中既履行“天职”,又规避“不可为”之事,则是需要新闻媒体思考和把握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能否成功地在第一时间完成新闻报道,对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美誉度至关重要.综观"3·28"王家岭煤矿透水事故报道,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我撰写的论文<中国媒体新闻创新的重大突破--"5·12"汶川大地震报道的思考>获得第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论文一等奖,诚实地讲,这份殊荣应当归功于全国各家媒体当时忘我无畏采访报道的记者编辑们.  相似文献   

16.
新闻记录历史,历史也记录了新闻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三条恐怖的断裂带斜穿川北,从那刻起,数万同胞与我们阴阳相隔……一年后,当我们再次回望那个黑色时刻,大自然的残酷仍让我们潸然泪下,人性的壮美仍让我们嘘唏不已。作为四川重灾区的地市报新闻人,一年来,他们与这里的人民生死不离,用手中的笔,忠实地记录下了灾区人民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历程,同时也抒写了他们自己克服困难、坚守阵地、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的壮丽诗篇。在“本期特别视点”专栏里,本刊编辑部精心策划并强势推出《地震周年祭——地震灾区地市报社的英雄壮举》这组稿件,以此来缅怀逝者、慰藉生者……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传统大众媒体的优势也在日渐丧失。尤其是对于电视新闻来说,粗放的传播方式以及高昂的制播成本,让其影响力和关注度逐渐下降。因此,如何吸引受众、锁定收视群体,成为了电视新闻亟待解决的难题。激烈的竞争和对收视率的追求,使电视新闻的感官主义色彩越来越浓厚。以灾难性新闻报道为例,由于其发生的突然性、涉及的范围广以及巨大的破坏性,很容易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新闻媒体运用感官刺激手法的吸引,更能够汇聚眼球、拉高收视率。就此看来,电视新闻感官主义化的进程似乎已经不可逆。然而在感官主义新闻当中,被过度包装,甚至是过度策划的新闻案例比比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引发了学界的诟病以及观众的反感。本文以灾难性报道为例,通过分析两家国际主流电视新闻媒体CCTV"5.12"地震报道和NHK"3.11"地震报道,来分析在灾难性新闻报道中新闻感官主义的体现方式,以及作者对新闻感官主义利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2011年4月16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世界华文传媒研究中心(简称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办的北大新闻学茶座(12)在北大新闻传播学院举行。此次茶座正值日本3·11大地震一周月刚过之际,日本□谷大学名誉教授、北大华媒研究中心学术主任卓南生为大家作了题为3·11大地震后媒体论调的变化与走向的讲座,针对大地震后日本国内外媒体的报道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来自教育界、新闻界、政府相关部门等30余位同仁出席了座谈会。会议主持人为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北大华媒研究中心主任程曼丽教授,本次活动由北大新闻学研究会协办。1923、1995和2011地震后的特征讲座中,卓南生首先回顾了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以及这回大地震的特征和舆论走向。卓南生指出,在1923年的大地震中,谣言四起。在日本社会,有许多关于朝鲜人趁火打劫、强奸、在井水中下毒的谣言。当时官方出动军警搜猎朝鲜人,并  相似文献   

19.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发生里氏8级特大地震,这次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援难度最大的地震。由此,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国力大展现、军力大集结、民力大凝聚。2011年,经过近一年的收集、整理,记录这段  相似文献   

20.
突如其来的大变故、大灾难往往瞬间改变了正常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人们的生活处于无序状态,精神处于无助境地,社会舆论也往往处于混乱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特别需要掌握真实信息,获得精神激励。党报姓党,是党的喉舌;党报是报,是新闻媒体,非常时期发挥自身优势,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