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英殿四库馆分校徐如澍徐如澍(1752-1833),字郇南,号雨芃、春帆、静然,清朝贵州铜仁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举人,四十年(1775)进士。  相似文献   

2.
爱国政治家翁同龢(1830-1904)是近代中国颇具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他因主张革新、支持变法事业,1898年7月遭顽固派开缺革职乃至编管严惩的政治迫害。至1904年7月去世前,翁同龢在故乡常熟度过了人生最后  相似文献   

3.
一 英国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罗·亨·罗宾斯说:“语言就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且实际上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是唯一的凭其符号作用而跟整个文化相关联的一部分” (罗宾斯《普通语言学概论》第一章)。在汉语词语的世界里,我们可以观察到漫长岁月中汉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厚积淀和文化观念的历史投影。本文试对以“和”为核心的词群作一番考察,探求在这一词群中蕴涵的一些重要文化信息。 “和”这个词最早可能产生在先民的日常生活中。《说文解字》口部有“咊”(即“和”)字,所作解释是:“咊,相应也。从口,禾声。”段玉裁注云:“古唱和字不读去声。”龠部有“龢”字,解释是:“斂,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咊’同。”段玉裁注云“经传都假和为龢。”皿部有“盉”字,解释是:“盉,调味也。从皿,禾声。”段玉裁注云:“调声曰‘龢’,调味曰‘盉’,今则‘和’行而‘龢’,‘盉’皆废矣。”可见,“和”、“盉”、“龢”三字同音,是同源字,分别表示唱和、调声和调味,三个字都可以写成“和”,可以认为它们实际上记录了同一个词。  相似文献   

4.
清末贵州状元夏同龢“工文善书,有名当世.”其书法作品多为楹联、扇面等赠人之作.贵州省博物馆有其两副楹联,其中的行楷八言联取势自然,体态有度;苏州博物馆有其书法扇面一帧,其书娟秀清丽,温雅可人,均可窥见夏同龢书法严谨整饬、端庄平正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5.
东汉太尉李固,是与外戚、宦官坚持斗争的重要的历史人物之一。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长柳村(今属城固县柳林铺李固村)人。东汉永元六年(公元九四年),他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祖父李颉,精通儒家经学,官至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父亲李郃,继承父业,亦通五经,累官司徒(全国最高的政务官)。李固从小受家学影响,勤奋好学。常不远千里,步行求师,博览坟籍,通晓五经。至长,结交英贤。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名而就学。  相似文献   

6.
和谐     
《现代语文》2007,(6):75-75
"和"从口禾声,"谐"从言皆声,"和谐"二字,间都喜欢形象地解说为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能说话,就是物质保障与精神自由。"和"字同"龢",本指古  相似文献   

7.
一、郑珍简介郑珍(1806—1864),字子尹,晚号柴翁,贵州遵义人.道光十七年(1837)举人,清代著名汉学家,诗人.年近四十,选为“大挑”二等,铨补教职。一生只在贵州做些小官,先后担任古州厅(今贵州榕江县)、镇远、荔波等地的儒学训导和教谕。也曾荐以江苏知县补用。为官时间不长,大部分是在贵州农村过着隐居生活,曾自号经巢居士。卒于同治三年,享  相似文献   

8.
一八九五年三月三十日(清光绪二十一年乙未三月初五日丑时)诞生于上海江南机器制造总局(今江南造船厂)。双姓蔡林,原名(?)禾仙,字润寰,别号泽膺,学名蔡林彬。父亲蔡容峰(1862——1932)曾“诰授奉政大夫州同衔补用从九”。其时,家境开始走向破产,在该局任小官员。四月十七日(农历三月二十三日)清  相似文献   

9.
1928年5月25日《晨报》[本报南昌特约通讯]赣省教育厅既积极进行义务教育,则强迫教育就学,自属当然之事。闻其规定:(一)学龄儿童之父母或保护人,有送其子女或被保护者就学至初级小学毕业为止之义务。(二)每学年开始时,教育局应督同各学区学务委员查照学龄调查簿,发就学通知书于该学区应就学儿童之父母或保护人,指定学校,限令就学。(三)已届学龄之儿童,经学务委员或  相似文献   

10.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1):145
明代大土司促使贵州建省的重要人物田宗鼎田宗鼎(?-1413),明代思南宣慰使,字重器,思南人。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袭思南宣慰使职,获赠怀远将军。田宗鼎迷信仙术,与田琦同师陈真人习炼金丹于万圣山中.常随陈真人于九溪山中采药。明永乐九年(1411)与思州宣慰使田琛为争务川朱砂坑互相争斗,战事连续数年,朝廷多次调解无效,于永乐十一年(1413),命镇远侯顾成以五万大兵镇压,田宗鼎被查办。  相似文献   

11.
蒋良骐(1723—1789年),字千之,一字赢川,广西全州人,出身仕宦家庭,父亲作过长芦盐运使.蒋氏才思宏富,倚马千言,被当时誉为西粤文人之冠.年二十五,与伯兄良翊同领乾隆丁卯(十二年,1747年)乡荐,辛未(十六年,1751年)成进士,选庶常,授编修。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开国史馆,任篡修官,撰名臣列传,经手者居多.后晋内讲,擢侍郎,升鸿胪寺卿。旋以府丞视学奉天,迁太仆寺卿.复以学问渊邃,稽查右翼宗学,深得清廷的赏识,官  相似文献   

12.
翁同龢与张謇是中国近代史上两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在交往中的信函成为研究清末政治斗争、甲午战争和戊戌变法的宝贵文献材料,但2005中华书局出版的《翁同龢集》对集中收录的翁同龢致张謇文稿的系年考订有多处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正马丕瑶(1831~1895),字玉山,号莲溪,安阳县蒋村人,清代广东巡抚。"中原第一官宅"马氏庄园的主人。清同治元年(1862)进士。历任山西陆县、永济县知县,解州(今山西运城)、辽州(今山西左权县)知州,太原府知府,署理山西按察使和山西布政使。光绪十三年(1887)任贵州按察使,接着又任河南省布政使。十五年(1889)秋,任河南省巡抚。  相似文献   

14.
1898年7月1日(清光绪二十四年五月十三日)中午十二点左右,一顶官轿停在北京马家铺火车站的月台上。这时,从轿中走出一位年近七十的老人,头发花白,面容清瘦,目光炯炯有神。他一边合掌向四周送行的客人频频致意,一边不慌不忙地向停在轨道上的列车头等车厢走去……这个老人不是别人,就是不久前因支持维新变法而被慈禧太后强令开缺回籍的清朝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光绪皇帝的授读师付翁同龢。翁同龢,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瓶庐居士,江苏常熟人,是清末政坛上不可忽视的要员。翁同龢与戊戌变法的关系,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一、沟通光绪帝与维新派之间的联系,促成帝党和维新派的合作。 1889年慈禧太后虽然宣布撤帘归政于光绪皇帝,但仍继续干涉用人行政。王公贵族、军机大臣、总督、  相似文献   

15.
杨炎(公元727—781年),字公南,陕西凤翔人。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即宰相),建中二年(781年)贬官外放,并被赐死于去崖州途中。陆贽(公元754—805年)。字敬舆,浙江嘉兴人。德宗贞元八年(792年)任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十年(794年)罢相,翌年贬为忠州别鸳,直至身死。  相似文献   

16.
蒋春震,字鹿潭,生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江苏江阴人,寄籍大兴。少负隽才。父亲去世后,游于京师,声名鹊起,然而文战不利,遂弃举业。道光二十九年(1849),任淮南盐官。成丰二年(1852),任富安场大使。咸丰七年(1857),丁母忧,去官,居于东台。后又移居泰州,不再为官。几家盐商念其曾为地方盐官而供其生计,晚年生活困窘。同治七年(1868)冬,鹿潭赴衢州,道经吴江,仰药暴卒于船中。著《水云楼词》二卷、《水云楼词续》一卷,后人辑《水云楼集外词》一卷。  相似文献   

17.
钱仲联(1908-2003)名萼孙,字仲联,以字行,号梦苕,又号苕隐.苏州大学终身教授.江苏常熟人,祖籍浙江湖州.著有<梦苕庵诗存>等.祖父钱振伦,道光十八年(1838)戊戌二甲进士,曾任国子监司业,扬州、淮阴书院山长.为清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女婿,协办大学士翁同龢的姊夫.  相似文献   

18.
<正>高考作文汇总新课标I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高考作文材料: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上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到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新课标Ⅱ卷(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辽宁、广西)高考  相似文献   

19.
夏同龢是清代贵州两位文状元之一,其《行政法》著作等实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粱光华、饶文谊、张红辑校的《夏同龢文辑》,资料丰富,点校精当,对研究中国法学文化的发展史,激励后学追步先贤,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2011年7月14日,夏同龢状元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凯里市隆重举行。黔东南州四大班子领导、贵州省政协文史与学习委、贵州省社科院、贵州省文史馆有关领导,清华大学、贵州大学、贵州师大、黔南民族师院、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院的专家学者,黔东南州属有关部门负责人,麻江县四大班子领导及县直有关人士,夏同龢状元后裔等,共100多人参加了此次盛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