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采用亲子沟通问卷、主观幸福感自我评定量表、自尊问卷和问题行为问卷对北京市1016名流动儿童和446名城市户籍儿童施测.结果发现,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和主动性较低.在亲子沟通各维度上,城市儿童得分都显著高于流动儿童.在流动儿童与父母沟通的倾听反应维度上,女生得分高于男生.在父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分歧冲突解决和理解性维度和母子沟通的开放表达和倾听反应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初二年级得分最低.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开放表达、理解性和分歧冲突解决维度可正向预测主观幸福感,亲子沟通的四个维度都可正向预测自尊,开放表达和理解性负向预测内化问题行为,理解性、倾听反应和分歧冲突解决负向预测外化问题行为.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流动儿童与父母的沟通频率低,时间短,主动性不强,沟通质量较低.亲子沟通各维度可显著预测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选择农村儿童亲子交往现状作为研究内容,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农村儿童社会发展问题,对农村儿童亲子交往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培养农村儿童良好亲子关系的策略。研究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手册》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并结合访谈法,得出以下结论:⑴农村儿童亲子交往存在儿童年龄、性别的差异,不存在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的差异;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亲子交往呈正相关;⑶亲子沟通与亲子交往呈正相关,亲子沟通良好的,亲子交往也比较好,亲子沟通不良的,亲子交往也比较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选择农村儿童亲子交往现状作为研究内容,同时针对目前存在的农村儿童社会发展问题,对农村儿童亲子交往进行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培养农村儿童良好亲子关系的策略。研究采用《亲子关系诊断测验手册》和《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并结合访谈法,得出以下结论:⑴农村儿童亲子交往存在儿童年龄、性别的差异,不存在家庭收入、父母职业的差异;⑵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亲子交往呈正相关;⑶亲子沟通与亲子交往呈正相关,亲子沟通良好的,亲子交往也比较好,亲子沟通不良的,亲子交往也比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与亲子依恋的关系。方法:采用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量表和亲子依恋量表对湖南省醴陵市226名中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父母离开时间长短导致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中感冷漠因子存在显著差异;情绪性问题行为因子与父母亲亲子依恋、母亲依恋、父亲依恋因子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结论:亲子依恋能够对留守儿童的情绪性问题行为做出预测,母亲依恋比父亲依恋的预测力要好。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采用青少年与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PPA)、自尊量表(SES)、问题行为早期发现量表(PPCT)对北京市三所职业中学的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测查亲子依恋、自尊对问题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高三年级女生的自尊水平高于男生,其他年级男生和女生的自尊水平没有差异;母子依恋的信任与问题行为有负相关,母子疏离与问题行为有正相关;父子依恋与问题行为有负相关;自尊与问题行为有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省赣州、上饶和南昌地区农村中学共1715名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不同地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留守儿童中,女生的抑郁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生,男生的学业压力显著高于女生。高年级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低年级学生。亲子沟通与体育活动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亲子沟通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作用机制,采用亲子沟通量表、亲社会行为量表、道德提升感量表和生命意义感量表对881名在校大学生施测,结果表明:(1)亲子沟通、亲社会行为、道德提升感和生命意义感两两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道德提升感和生命意义感在亲子沟通与亲社会行为之间分别起中介作用;(3)道德提升感-生命意义感在亲子沟通与亲社会行为之间起部分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系统家庭治疗理论的核心是以系统思想研究家庭内部的心理过程、行为和沟通状况,改善家庭中的不良人际互动模式,并认为家庭成员的问题不全是个人自己的问题,而是家庭系统的功能出现了障碍。基于系统家庭治疗理论,采用正面管教的方法作为改善亲子沟通模式的工具,以一个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问题转化为例,探讨系统家庭治疗理论及正面管教工具在促进亲子沟通、改善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中的效果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行为问题及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与行为问题的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修订后的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98名初中留守儿童和115名对照组儿童进行测查。【结果】(1)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安全感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儿童;初中留守儿童的神经症行为与行为问题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2)在初中留守儿童中,一年级的人际安全感显著低于二、三年级,男生的A行为显著高于女生,而女生的N行为显著高于男生。(3)监护类型、监护人在别人面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是留守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亲子分离时间是初中留守儿童安全感的危险因素。(4)人际安全感对于初中留守儿童的A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安全感则对N行为和行为总分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1)初中留守儿童的情绪安全感相对较低,N行为等内隐行为问题突出;(2)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是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从亲子沟通模式的现状调查入手,来探究当前幼儿家庭亲子沟通的状况,调查结果如下:多元型亲子沟通模式所占比例最大,保护型所占比例最小;家长的年龄和学历层次、幼儿的年龄及家长与幼儿之前的亲子关系都对亲子沟通模式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班就读学生与正常学生心理行为问题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通过运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简称CBCL)对上海郊区282名一年级到初二年级的随班就读学生以及282名正常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随班就读学生社会能力表现远远低于正常学生,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社会能力三个因子得分与正常学生组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随班就读男生与正常男生不管是6~11岁组还是12~16岁组,所出现的主要行为问题具有一致性,但女生组没有表现出这种一致性;正常学生组的行为问题发生率远远低于随班就读学生组.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505名中学生为被试,运用亲子三角关系量表、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CES-D)、Rosenberg自尊量表(SES)和青少年行为自评量表(YSR)攻击行为分量表,考察中学生亲子三角关系的基本特点及其与社会适应的关系.结果表明:(1)男生比女生更易以替罪羊的形式卷入亲子三角关系,与初一学生相比,初二和初三的学生更易与父母形成跨代联盟;(2)被父母当作替罪羊以及与父母形成跨代联盟的中学生更倾向于社会适应不良,而亲职化则与中学生的积极社会适应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3.
采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学生版)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271名初中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了疏离感、亲社会行为及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流动儿童男生环境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女生亲社会行为显著高于男生,曾远离父母生活过的流动儿童疏离感总分及社会疏离感、人际疏离感均显著高于一直与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2)疏离感与社会支持和亲社会行为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与亲社会行为显著正相关;(3)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社会支持在疏离感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模型拟合较好.初中流动儿童疏离感通过社会支持间接影响亲社会行为,提高社会支持可促进初中流动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14.
杨苹  郭真礼 《家教世界》2023,(32):62-63
亲子沟通是每个家庭都会遇到的问题,它对调节家庭关系、提升亲子关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园存在隔代教养、留守儿童、离异家庭等诸多情况,儿童表现出不善于沟通和表达,家长也反应亲子关系紧张。本文将对目前亲子沟通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结合相关文献阐述关于3~6岁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研究问题的一些思考,希望为我园有关3~6岁儿童家庭亲子沟通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学高年级生活事件和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了解小学高年级儿童的生活事件、自我意识的发展状况及其两者的相互关系,为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整群收取的方法,对芜湖市两所普通小学四至六年级249名学生进行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和儿童生活事件量表的施测表明:除人际关系因子之外,儿童生活事件、自我意识总分和其他各分量表均不存在年级差异;儿童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学习压力、受惩罚、健康适应以及自我意识中的行为、学校和智力情况五个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前三个因子男生高于女生,后两个因子女生高于男生;儿童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和受惩罚因子对自我意识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依恋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作为研究工具,对流动儿童依恋特点及其对心理韧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女生、家庭收入高于3000元、公办学校的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中社会度和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均高于男生、家庭收入低于3000元、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亲子依恋的总分与心理韧性的各维度、心理韧性总分与亲子依恋各维度均有显著相关;安全型流动儿童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四方面均显著高于其他三种依恋类型的流动儿童,恐惧型流动儿童在以上四方面均最低.尽管流动儿童个人、家庭、学校因素对其心理韧性有预测作用,但流动儿童亲子依恋对其心理韧性有更强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17.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采用早期问题行为发现量表对470名小学四、五、六年级和初一、初二、初三的留守儿童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留守儿童存在情绪方面的问题行为较为严重,其次为学业适应不良及人际关系不适应;男生容易出现学习不适应问题,女生较易出现情绪不稳定问题;年级差异上,四年级、六年级和初三留守儿童学习和情绪问题较其他年级更严重;是否与兄弟姐妹生活在一起、父母外出时间、外出距离、回家频率、代养人类别及教养方式、留守儿童性剐及年级是影响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利用《学习适应性量表》( AAT)对合肥市两所小学3-6年级280名流动儿童进行学习适应性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合肥市小学流动儿童的学习适应性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有较大差异,且学习适应性问题有随年级升高而升高的发展趋势;家庭环境、独立性、心身健康、学校环境等因素对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影响较大;流动儿童学习适应性的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性别差异,女生的学习适应性整体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19.
不同性别儿童数学学习情感发展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研究了小学儿童数学学习的情感发展特征,采用自编"儿童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水平"量表,以梅州市三所小学1-6年级共860名学生为被试,考察男女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1)小学男、女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水平存在极显著差异,女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水平明显比男生高。(2)除师生关系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女生比男生与老师有更良好的师生关系外,儿童数学学习情感的其他因素,男、女几乎没有不同。(3)低年级儿童的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中、高年级儿童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水平随年级升高而降低,女生数学学习情感发展水平变化较大,男生则相对平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Rosenberg自尊量表对285名学困生和373名普通生的自我意识和自尊进行测量。结果显示,男生行为和合群因子得分显著低于女生,躯体外貌与属性、焦虑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女生,自尊水平的性别差异不显著;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显著低于普通生,自尊显著高于普通生,但不存在性别差异;学困生的自尊与自我意识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回归分析发现,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与属性、行为和焦虑因子对自尊的回归方程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低自尊学困生的自我意识显著高于高自尊学困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