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华南理工大学全校通识课程《英语诗歌选读》3个班共360名学生为试验对象,在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进行过程性考核试验。采用教师讲授、学生完成课外作业和进行课堂作业演示、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等教学方法并对学生的表现实时评估,辅以课堂点名和课堂测验等方式,全面考核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试验表明,过程性考核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极大提升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实施过程性考核是提升人文通识课教学效果的可行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
谢兵 《文教资料》2008,(12):162-164
通识教育是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具有广博知识和人格修养的教育形式,尤其对于本科教育形式,它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能力的专业教育在地位上应并驾齐驱.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模式是关系通识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开展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构建"研思行"的教学模式将为通识课程提供有效教学的实践保证.  相似文献   

3.
在学科日趋分化、知识不断增长的今天,通识教育追求整体的知识观,试图打破学科壁垒,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克服知识碎片化的现象。在具体的课程实践中,文明史追求知识、方法与修养,在提供联系知识观的同时也提供了整体的知识观,突破了人们对知识分割的狭隘理解。本文试图以文明史这门具体的课程为分析对象,将通识教育理念与具体课程实践相结合,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走向实践的课程观,为建立完善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提供思考。  相似文献   

4.
推进通识教育是中国大学顺应经济和社会要求、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最为完善的基础学科之一,经济学有助于学生认识经济现象、使用简单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经济问题,是各大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经济学通识教育课程在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资源和教学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建议从制度安排、课程体系、教材参考、教学方法等层面进行改革,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确保中国经济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5.
高等院校开设历史地理通识课程,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联系古今的能力,使学生关注人地关系,树立尽全时空的观念和正确的生态意识和环保观念。历史地理通识课程教学应该结合环境演变的时间线索,及时补充历史和文化知识;充分发挥历史地图的作用,培养学生历史空间的概念;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怀现实,增强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制订课程实践教学计划,将课程考察和调研常态化。  相似文献   

6.
通识课程是通识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近年来,随着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通识课程也成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设置,对我国商科院校的通识课程建设颇有启示。商科院校在通识课程建设中应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规划,突出商科特色;促进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设置综合性通识必修课程;打破重人文轻应用的观念;去除通识课程考核的功利性。  相似文献   

7.
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要求全面提升,需要大量兼具人文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复合型人才。这对工科高校的中文通识课程的教学赋予更为重要的意义。中文通识课程对学生价值文化、情感伦理、审美意趣、人格塑造等人文修养的熏陶与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改变目前工科高校中文通识课程教学定位边缘化、目标不清晰、设置零散化等局面,从OBE理念出发,构建起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能三个模块有机融合的中文通识课程的教学体系。围绕“做中学”,采用PBL教学法、行动导向教学法、对分课堂等多种教学策略,打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课堂。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优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8.
吴影  滕玉梅 《教育探索》2012,(5):153-154
哈佛大学通识课程新核心课程方案不仅调整了原核心课程体系的知识覆盖领域,而且模糊了系科间的界限,加大了人文类课程的比重,这些新理念的实践对我国高校通识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虽然设置有别、价值导向相异,但教学对象的共同性和课程内容的相通性使得基于思政课来开发人文通识课程成为可能。高职院校基于思政课开发人文通识课程还存在如厘清高职院校人文通识课程建设理念、构建高职特色人文通识课程体系等深层原因。本文在阐明课程开发理念、原则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从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内容设计和教育目标确立等人文通识课程开发核心问题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典阅读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全面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作为通识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典阅读类通识课程既要求通过课堂教学揭示经典文本所展现的传统世界,又要求以教师讲授和小组主题讨论等形式,使学生由对历史问题的关注引发对现实社会的思考。波伏娃的《第二性》体现了经典阅读类通识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全校性通识课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识课程是高校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开课少、学生选课难、学校管理难是目前通识课程面临的问题。从课程遴选、学生选课指导以及通识课学业评价等方面着手可以更好地解决通识课程的实际问题,真正实现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16年全年两学期158门人文通识课调研的客观数据和233份人文通识课问卷调查发现的主观看法为对比基础,从主客观视角考察课程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以及外界客观因素对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课程因素中的课堂氛围、教师因素中的教师态度以及学生因素中的个人私事对到课率的影响显著.提出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和职业道德的审查、注重教学质量评估、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建议,以增强教师活跃课堂氛围的能力,改善教师态度,降低学生个人私事的影响,最终提升人文通识课到课率.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2014至2015学年第2学期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持续跟踪、调查和分析,发现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特征可分为平稳型、波动型和下降型,并分析其成因。提高人文通识课到课率的建议为:完善选课程序;实施小班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和丰富课程类别;提升教师激情,鼓励多样化教学方法,强化课堂管理;采取措施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14.
陆一  肖阳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3):76-106+189-190
在中国一流大学的本科通识教育改革中,人文经典教学成为其标志性的课程模式,本文选取复旦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的18位人文社科领域通识教育骨干教师开展深度访谈。他们长期致力于基于经典的通识教学,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影响力,其人文学养和通识理念主要源自大学时期的广泛阅读;而由于大学教育环境的变化,如今学生自主时间减少,致知模式改变,读书更依赖教师的讲解与课程设计。本文通过分析受访教师所开设通识教育人文经典课程的类型及特征,发现经典教学促使教师开展与作者、与学生的“双重对话”从而具有学科自律的潜力,并指出经典课程在重塑本科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人格舒展、传承古典学问等方面的诸多挑战,认为近二十年来的人文经典教学探索是一项守先待后的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15.
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构建人文通识课程体系已成为目前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意义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文通识课程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建构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多元化发展,对人才培养要求越来越高,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文章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例,研究通识课程体系的创新,提出“一体两翼,双向互动,横纵结合,多维延伸”的课程体系。以本科生院为核心,成立通识教育基地,统筹校内通识课程已有资源,并根据团委举办的竞技比赛,适时调整通识课程相关内容。同时,考虑学生的实际和所处年级,实现通识课程的多维延伸。  相似文献   

17.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8):180-184
通识课程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教学效果良莠不齐。针对通识课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分析微信教育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微信引入通识课程教学的模式。以"化妆"通识课程为例设计了一个微信学习平台并加以应用,证明了该平台能够有效提高通识课程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由于文化遗产保护在我国还是一门新兴学科,起步较晚,因而制约了文化遗产高校通识教育的开展。文化遗产通识课开发与建设应以"精神文化传统重建"为旨归,打破学科界限;系统整合人文社会科学,不断更新与文化遗产相关的新兴理念和知识;注重课堂教学与考察体验的有机结合;课程评价以过程评价为主,引导、培养学生建立与文化遗产之间的情感联系。  相似文献   

19.
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不同,通识教育更多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更多关注的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通识教育的目的是构筑医学生的人文底蕴,注重培养具有高尚人格、社会责任感、良好医学道德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很多医学院校都开展了通识教育,虽然现在的通识教育还存在很多共性的问题,但是通过完善通识课程体系、加强通识课程师资队伍建设、改进通识课程教育教学方法等提高通识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真正实现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20.
包括韶关学院在内的地方高校在通识教育落实上,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领导层面表现为顶层设计缺位,配套资源不足;课程设计缺乏成熟的理论指导,课程体系缺乏科学规划;课程资源总量不足,选课机制僵化。教师层面主要是开课理念陈旧,开课动力不足;师资力量薄弱,课程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层面常出现功利看待通识教育,采用科学主义思维定式,网络学习自律性不够等情况。除此之外,人文社科类通识课程还因概念不明确、课程自身特点的限制、教学模式陈旧、地方人文资源运用不力、教育理念的科学主义影响等,实施与推进的难度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