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学定教”理念是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全新要求,对中小学教育而言具有显著的指导作用,是推动教学创新改革的理论基础。“以学定教”理念具有相当丰富的内涵,值得小学数学教师引起重视,进而立足于此创新数学教学。文章从“以学定教”的角度切入分析,阐述其根本内涵,并在“以学定教”的视角下,反思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通过“以学定教”理念来创新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希望能够给业界同人带来一些参考,为教学活动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是提高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小学语文课堂中,师生应该实现良性互动.教师根据教学重点,研究有效教学的方法,针对学生情况,以学定教,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本文首先概述了“以学定教”思想的内涵,接着阐述了“以学定教”思想的原则,最后,结合实例提出了“以学定教”思想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如何进行有效利用,以实现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家素质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教育部对小学数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之下,“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因此对“以学定教”教育理念下的教师的基本要求、小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小学数学课堂应用“以学定教”的实践反思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为小学生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课改革的逐步深化和发展,小学数学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应用价值显著。基于此,本文简要阐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流程,并分别从引导小学生积极开展课前预习、引导小学生展开自主学习以及引导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等方面,提出小学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实施后,教师应注重对教学理念和方法予以创新,为小学数学课堂增添新活力,促进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确保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以学定教”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先进教学理念,主要是以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和学习特点为依据来确定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大同小异。特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入手,进一步探究“以学定教”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故此,践行“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的理论,应聚焦主题、洞悉理念,以生为本、把脉学情,关注过程、以学定教,聚焦学法、相得益彰。《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案例诠释了小学语文“以学定教”教学策略的构建、以促进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以学定教”是新课改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以学定教”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将学生的需要和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适合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下面,笔者将从层次化教学、小组合作、灵活处理教材等方面对“以学定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高旭阳 《教师》2013,(3):72-72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特点以及成长需要等特点出发,设计和实施教学活动并根据他们的学业进步程度调节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小学数学个性化教学得到了新的发展和完善。教师们应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和“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积极探讨有效的个性化教学实践对策,以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数学潜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数学教学的目的即促进孩子们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鉴于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进一步推行,传统的教学理念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从最开始的"以教定学"变成了当下的"以学定教"。从"以学定教"内涵入手,对其运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展开了详细的探究,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力求将"以学定教"理念完美地融入小学数学教学中,最终实现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以学定教是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和能力等因素,展开了有针对性的数学教学行为,以学定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就从小学数学以学定教教学策略出发,针对小学阶段如何有效地开展以学定教教学模式提出了笔者的一些粗浅看法,旨在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践行“以学定教”理念,是生本教育凸显学生主体性,培养学生学习自觉的重要标识,更是帮助小学数学教师确定适切的教学起点,选择优质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基础性工程.而任务驱动反馈互动、多元指导以及实践升华应当成为“以学定教”理念践履的基本程序和方略.  相似文献   

12.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以学定教”需要教师了解和研究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低年级语文教学的内容与目标,在激发学生主动性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的学习愿望,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依循“以学定教”理念,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识字3”内容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学会合作学习、逐步掌握识字方法、领略字词背后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13.
池荣华 《现代教学》2011,(1):121-121
本人从事信息科技教学近七年,深切地感受到了农村和城区学校学生所处环境和自身能力的不同。在此过程中,我也深刻体会到了“以学定教”是开展有效教学的一项重要举措。以下是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对“以学定教”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4.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与个人特点等确定教学方法的先进理念,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理念类似.文章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应该创新教学理念与方法,给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与个人特点等确定教学方法的先进理念,与我国传统教育思想中的"因材施教"理念类似。文章在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定教"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孔凡艳 《小学语文》2011,(11):17-19
一般认为“以学定教”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笔者以为:“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建构学路成了以学定教有无切实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以学定教”是指教师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状态、发展、规律等调整教学顺序,并作出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强调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相对自由的语文学习情境,而不是先行做出“想要他们做什么、必须做什么”的要求。简而言之,“以学定教”就是根据学生的“学”来确定教师的“教”。“以学定教”的“学”主要是指文本教学要达到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以学定教”的“教”包括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到什么程度。“以学定教”是在学生的“学”中来落实适合学生的“教”。因此,如何创建适合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喜欢的的语文教学课堂,成了“以学定教”能得以成功实行的关键,也成了每一位语文教师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联系工作实践谈谈以学定教的语文课堂应有的三个创建。  相似文献   

18.
2010年,有幸参加了国家教育部“十一五”重点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指导——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深化研究》的实验。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我才真正感受到这一场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根本性变革所带来的魅力。本文结合“质数和合数”这节课教学谈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的重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对教师而言,是一种思想观念的革命,更是教学策略的颠覆性改变。这里的“教”不是系统的讲授,而是根据“先学”的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或“引导”,或规范其不准确地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幺叶正其错误的理解。课堂基本流程分为感受、领悟、提升三大板块。  相似文献   

19.
姚翠红 《成才之路》2014,(26):79-79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以学定教"要求教师充分了解与研究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教学目标,在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引导作用,耐心细致地呵护学生的学习愿望,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将"以学定教"的观念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树立起明确的学习目标,彼此之间学会合作,逐渐了解识字方法和各个词语所代表的文化魅力。  相似文献   

20.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目前的课堂教学形态正以“以学定教”为核心理念进行转变,也就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来组织教学”。2011年新修订的小学品德课程标准,也明确凸显了这一教学思想,强调把“儿童本位”作为教学的基础:根据本课程的性质,强调教学必须以深入地了解儿童为基础。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儿童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儿童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在这一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县对《品德与社会》“我们共同的世界”题材教学进行了专题研讨。下面以四节研讨课为例,谈谈在品德教学中如何实施“以学定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