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省市开展了高职院校的学生专升本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选拔优秀高职毕业生接受高一级学历教育,这是建立普通高等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之间人才培养"立交桥"的关键一步,得到了高职学生以及家长的欢迎,对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高职教育为研究对象,针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紧紧依托行业,工学结合,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按应用系统进行教学,实现知识体系固化;积极整合教学资源和各教学要素,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按照高职学生知识及能力培养规律,以形成高职教育教学法为目标,提出了"二段四步"教学法,并从多角度分析了高职教育基于能力和知识管理的"二段四步"教学法实施策略,提出了建立集教学、科研和实验实训、就业创业于一体的协作体平台和信息化课程支撑平台(即"二段四步"教学法知识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3.
易班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阵地。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及利用易班创新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提出了两点思考:一是怎样利用易班网班级分阶段开展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二是怎样加强易班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并提供了"易班平台助力班级心理团训"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4.
博览在线     
《广西教育》2011,(13):34
课堂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四步策略邝永辉在《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上撰文认为,课堂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形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四步策略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第一步,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课堂教学应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想创新"的  相似文献   

5.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内容。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为调研单位,通过分析学生的创新创业体验,总结高职院校学生对"双创"的认识和感受,明晰高职院校学生在"双创"中遇到的困难,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双创"的想法。结合实际提出对策和建议,激发学生"双创"意识,培养学生"双创"能力,增强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实效性,使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自信创业、科学创业、成功创业。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高职院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压力日愈严峻。纵观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情况,尚存一定的不足。鉴于这一实际情况,高职院校要加大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设置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以促进高职学生长远发展。简要论述创新创业教育,分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基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设现状,探究高职院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  相似文献   

7.
当前,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越发注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国内外创业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建议旅游管理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应注重学习创业课程,主动参与各项创业实践活动,强化自身整体创新创业水平,旅游管理类高职院校应对创新创业教育加以健全,合理定位青年学生创业,构建学生创客中心,以校企合作为主,引导我国大学生积极的、主动的创新创业,有效缓解我国高校学生"就业难"这一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当前传统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提出"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特征,阐述网络资源的运用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独特优势。通过网络实现创新的学习方式,优化高职院校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网络资源平台,提升高职院校学生自主创新学习和创业实践能力,从而满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人才需要。  相似文献   

9.
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涉农高职学生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决定了这类高职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与普通高校的共性,又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作者通过对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点的分析,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构建"思政课堂"载体、校园文化载体、社会实践载体、教育管理载体和心理健康三级网络载体的新方法,创新涉农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这不仅会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而且将直接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高职专业性社团不仅体现高职院校"职业性"的教育特质,更是培养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新阵地。高职专业性社团应以培养创新思维为基础,培养创新人格为核心,培养创新智慧为追求,树立"职业性"导向的社团管理理念,实施"企业化"运作的社团管理模式,打造"互联网+社团"的网络实践平台,创新专业性社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何振华 《职教通讯》2017,(29):36-39
高职院校在李克强总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下,更加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育,这也是专业建设、提高就业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原因,基于此,从创新培育途径、构建实践教育全过程、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三个方面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流行趋势下,高职院校如何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培养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逐渐成为了现阶段高职院校最关注的问题。"互联网+"的出现使互联网领域成为了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重要内容,但传统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很容易造成学生对创新创业产生误解。所以,基于"互联网+"的视域,高职院校开展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主要分析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阐述"互联网+"视域下研究高职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建立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的工作学习方式,在"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挑战,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当前形势的必然之举,而这一新举动将对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培养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结合"互联网+"时代特征,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提出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高职院校日常管理、社团活动以及实训、教学系统的各个环节中,渗透性的对学生进行的创新创业素质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14.
随着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提出,教育教学改革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仍采取牵着学生走的方式来一步一步地带着学生进行阅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其阅读能力每况日下。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自身的"导"与学生的"自读自悟"结合起来,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15.
实训教学是培养高职学生技能的起点,是学生由书本走向实习和就业的接口。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针对高职理工类专业特点,探索出高职实训的“五步”教学法,即导学、预习、讲解、操作、点评。经过实际操作运行发现,“五步”教学法使学生在掌握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金燕 《时代教育》2010,(6):153-154
语文教学作为教育全程中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交流素质和人文精神,其重要性不容质疑.而当前的高职语文教育由于难以找准自身定位,未能在高职教育中发挥出这门课程的显著作用,并陷入了与高职教育目标脱节、和学生的专业领域偏移等种种困境.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现今高职语文教学困境的三项对策,包括重新设计高职语文课程、结合专业特色、建立科学评估交流体系等重要内容.这三项对策围绕着"改良"与"创新"两个层面而展开,通过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举措来改革高职语文教学,期望能重塑我国高职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国家各部委相继推出"创青春""互联网+""挑战杯—彩虹人生"等众多创新创业类国家级赛事,使得高职院校参与创新创业类赛事的机会大大增加。但与本科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竞争力仍较弱,成绩亦相距甚远,成为当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困境之一。针对这一竞赛困境,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工作应持续推进,顶层设计要注重完善的政策制度与激励措施,加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学科融合与产教融合。同时,以学生大一至大三学年的成长时间轴线,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教育内容,与大众教育、精英教育的层次教育出发,构建出三维矩阵的路径图。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分析学生职业"软能力"的构成要素出发,寻找培养学生职业"软能力"的途径,认为创新创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创新创业品质的熏陶、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创新创业心理的培育,可以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角度去实现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成要素,并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实践,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探索了我国高职学生职业"软能力"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院校应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大教育观",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与专业教育融合打造特色课程体系,与企业、政府联合打造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构建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从而有效提升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自主创新创业驱动下的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了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职教育必须建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以生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思想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体现与深化。贯彻"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专业和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模式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学生考核方式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有着重要意义。凸显"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就要求高职教育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