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蒋莉茹 《阅读与鉴赏》2011,(4):62-62,49
历史是一门学科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的学科。在历史学习中有很多事件,需要学生清晰地记忆年代、名称、原因、意义和影响,这就使得历史课堂上好多趣味被这惨重的记忆压力湮没的无影无踪,促使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极度地下降那么作为一名历史教师,  相似文献   

2.
历史课后作业的设计要以尊重学生的差异为前提,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创造性为目标,以自主性、拓展性、实践性为主要要求.历史作业的数量、难度、内容、形式由学生根据自身能力、爱好进行选择,把历史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将学生从繁重的历史作业堆里解放出来,从而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历史.  相似文献   

3.
培养人格健全的的人是历史课程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根本所在,而历史教育者则需要在教学中打造有情怀和温度的历史课堂。在日常历史教学中通过引入相关的历史材料,让学生感受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家国情怀、天地情怀;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善良正直、阳光向上、明辨是非、包容智慧的品格。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有了人类存在,就有了人类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历史具有事实性、叙事性和过去性的特点。正是因为历史的过去性即不可复制性,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从视觉、听觉等许多方面让学生感  相似文献   

5.
历史学科不但妥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承担着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任,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体现学科的人文内涵和课堂形态的人文性,也就是说,历史学科教学应该体现一种人文性教学状态,人文性教学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教学氛围的人性化,二是教学内容的人文化。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科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还承担着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重任,中学历史教学应该体现学科的人文内涵和课堂形态的人文性,即历史学科教学应该体现一种人文性教学状态。人文性教学有两个基本内涵:一是教学氛围的人性化,二是教学内容的人文化。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7,(20):164-165
历史有很强的场面性和情节性,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历史情境,可以增强形象的真实性,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一堂历史课,需要有新颖的导入、恰当的演示、精彩的讲述、巧妙的设计。  相似文献   

8.
刘霞 《教师》2014,(28):80-80
正中学历史教学进行多角度教学设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003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多样化、开放性的学习环境中多角度地探究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风貌。学生在学习实践中,收集整合历史资料,在评价描述历史事件、人物  相似文献   

9.
历史教育的作用尽人皆知,然而由于历史学科固有的过去性、客观性、复杂性和意识性的特点,使它与受教育者,尤其是中学生的生活情趣、生活经验以及关注点有很大的距离。于是中学历史教学长期遭遇尴尬: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不高,兴趣不浓。笔者通过几年的课改实践发现:中学历史教学的“源头活水”应该是——关注社会现实,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所谓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关注社会现实,是  相似文献   

10.
李军 《学周刊C版》2022,(18):89-91
历史课程是帮助学生理清历史发展线索、反思历史人物事迹,以及朝代更迭和文化兴衰的重要载体。为了能让学生了解历史,取得优异成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依托主线式教学法,让学生能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时间点,串联或并联起整个历史发展脉络,对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价值观、政治发展模式有清晰的认知,强化学生的历史时空概念,进而为优化其解题思路、培养其发散性思维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初中历史教师有责任改变当前历史教学现状,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积极性,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其途径有: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优化历史课堂教学气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开展拓展性的课堂活动等。  相似文献   

12.
丁冬梅 《考试周刊》2013,(75):138-140
活动学习具有情境性、问题性、自主性、探索性等特征。历史活动学习有助于知识的转化与获得,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常见的历史活动形式包括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历史制作、历史调查与访谈、参观等。文章围绕活动学习法在中学历史意识培养过程中的运用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秦明露 《考试周刊》2011,(70):187-187
长期以来,历史学科被作为单纯的复述性学科,强调记忆性成为历史教学的一大特点,教学中较少有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维过程。历史教育要真正给人以智慧和启迪,使学生成为有情操、会思考的人,就必须有效地改变教学中重记忆轻理解、重灌输轻思维、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开展探究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沈裕辉 《中学文科》2009,(18):72-73
历史讲述着人类社会的过去,过去式、久远性成为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由于历史所具有的不可逆转性,它与学生的距离十分遥远,学生没有直观的感觉,就难以引起他们的共鸣。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教师习惯拿着课本照本宣科地读、讲,课堂气氛沉闷枯燥,索然无味。这无疑给历史教学增加了难度,同时也很不符合新时代背景下的历史教学。因此,本人认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情境创设,调动学生参与动感教学的积极性,这对教学过程的和谐发展、学生智力和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教学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
创新思维有独立的知识结构,积极的求异性和敏锐的观察力.这种创新思维使学生能正确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利用历史资料,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会用自己的看法描绘历史.  相似文献   

16.
吴浩 《文教资料》2012,(23):186-187
历史作业的设计要富有创意,让学生产生急于完成的冲动和欲望,就需要有学科迁移意识,要借鉴语文学科作业设计的经验,使历史作业多一些文学性、艺术性、实践性,使得学生完成历史作业的过程成为一个激发热情、启迪智慧、培育情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是历史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现在中学历史教材改革和历史高考改革的要求,更是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开发学生智能呢?笔者以为,运用课堂提问是开发学生智能的有效手段。一、运用提问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利用现行历史教材中丰富多彩的插图以及现代影视、幻灯、文物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切实可行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要求观察者明确每次观察的目的任务,可以避免观察的盲目性和无效性。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明确观察…  相似文献   

18.
活动学习从教育学与心理学意义上讲都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途径。它具有情境性、问题性、自主性、探索性等特征。历史活动学习有助于知识的转化与获得,有助于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在活动中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范小平 《新疆教育》2013,(11):109-109
历史课之所以在很多学生心目中形象不佳,不在于历史本身,而在于我们历史文化传递方式出了问题,单向、线形、机械、僵化的教学方式,老师对所教内容缺乏热情和理性的感悟,学生自然也就难以生发出个性化的思考了。剥离了理性元素的课堂,只下程序化、技术化的教学流程,直接后果是消解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探究历史的欲望。历史课作为庞大课程体系中一个小小的分支,有一般性、普遍性的教育规律可以遵循,但同时也有自身不可忽视的特殊性,其学科性特点需要引起关注。初中历史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门基础课,但并不是培养史学专家的。而我们以往的教学,过分强调对知识点的学习,过分强调深入研究,过分强调历史的系统化,却并不重视学习过程,而当学生结束了初中学习后,历史知识忘光了,就等于白学了三年。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东西得到的很少。因此,新课程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倡导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使历史课成为学生乐学、爱学的一门科目,使它既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通过学习历史开发学生的智能,成为我们历史老师必须考虑的一个难题。结合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我们老师的要求,我对历史教学有了一点新的探索,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堂精致的语文课应该耐人寻味,把喜闻乐见的历史故事融进语文课堂,可以让语文教学变得精致而有韵味。一、以历史故事作为开场,引人入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语文课堂教学开端应该具有启发性、鼓舞性,应该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语文课堂上,借历史故事为开场白,能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的活动有一定的指向性。如学习毛泽东的《七律·长征》,首先要知道长征的基本历史情况。若对"长征"毫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