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柏洪雪  王孝民  吴昊  刘善蛟 《教师》2022,(28):84-86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的测量仪器和教学手段都需要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文章以工程测量课程为例,介绍了保山学院工程测量课程现状,分析了保山学院工程测量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测量仪器老旧、缺乏维护、测量方法落后、工程测量课程与工程实际结合度不高等。文章作者运用文献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通过前期调研和教学实践,提出要以问题为导向,全方位、多路径地进行课程改革,并从测量仪器、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等五个方面给出具体策略,以期为高校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湘南学院学报》2021,(2):95-98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成为了培养高素质通信专门人才的重要课程.根据"新工科"建设思路,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授课方法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对湖南师范大学"移动通信"双语教学课程进行了改革研究,注重师生互动,实现了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和团队协作能力,改善了教学效果,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3.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与时俱进。在"新工科"和"互联网+"技术背景下,探索"数字信号处理"的教学新模式及注重"两性一度"的教学方式。通过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4.
传统工科信息类专业的边界划分较细,各专业CPU技术系列课程群的教学内容既各有侧重,又互有重叠。提出了“新工科”背景下信息类专业CPU技术系列课程群的教学改革建议,即统一课程设置、调整授课顺序、精选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手段。CPU技术系列课程群按照从应用到理论,再到应用与设计的授课模式,加强课程融合,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工程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硬实力”的同时,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软实力”,软件技术专业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模式、教学资源、教师团队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探索,积极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开展“CDIO+”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使课程思政工作真正落地。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定量遥感”课程教学中出现的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以及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全面等问题,为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定量遥感”课程的教学效果,结合当前形势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材、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验设计、完善评价机制。由此适应“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定量遥感”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得到提升,创新和实践能力有所增强,有利于创新型、实践型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目前高校工程训练中心测量课程课时数少,设备侧重于传统测量,课程内容与先进技术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师资力量薄弱等教学现状,在“新工科”背景下,秉承“一流课程上水平”的办学理念,以南航工程训练中心天目湖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引入先进测量设备,构建现代化测量实验室;以培养学生工程实际应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对传统测量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需要的理实结合综合性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8.
跨学科课程建设是新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校“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四螺旋”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型高校跨学科课程构建的动力结构模型,研究了跨学科课程构建的具体路径,并结合典型应用型高校的建设经验,详细讨论了具体的跨学科课程构建实例,为应用型高校“可持续、螺旋上升的跨学科课程建设”提供了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新工科”对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传统模式中专业课程与新兴技术融合不足,课堂以知识传导为主,忽略应用能力的培养。为解决专业课程脱离产业、教学过程重“教”轻“学”、学生缺乏内驱力等问题,以应用型高校电子类专业课程“嵌入式系统”为例,从教学理念、课程资源建设、课堂教学设计、课程评价4个方面提出系统全面的改革方案。方案采用面向产出的教学理念,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建立了层次分明的工程案例库,引导学生以完成项目设计为目的,利用嵌入式系统的知识服务于设计,形成了全方位课程改革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在“新工科”背景下,充分挖掘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核心课程微机系统与接口技术的思政资源,在施教过程中融入六个思政元素,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工匠精神等优秀品质。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案,将专业技术教育和思想政治素养提升相结合,充分发挥课程思政全方位培育人才的功效。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入和科学策略的实施能够更好地实现教书和育人共同进步的课程思政目标,为类似应用型课程的思政教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进入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提高了数据分析利用的要求,高校计算机人才培养需结合数据分析需求来不断深化专业建设。"新工科"背景下,多学科内容与应用交叉融合,针对海量数据分析处理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应运而生,作为一门涉及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的导论课程,"数据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十分值得探讨,从课程大纲设置、课程设计两方面,结合实际教学反馈,讨论"数据科学导论"课程的教学,为高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建设提供了探索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物理"是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通识课程。"新工科"建设内涵对该课程提出了革新要求。文章以三峡大学土木工程类专业《大学物理》课程改革为例,详细分析了课程改革举措及改革成果,将为相关高校类似专业"新工科"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熊艳 《成才之路》2023,(33):89-92
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教学情况来看,由于该课程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无法将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全面应用到施工实践中,也无法在施工实践中融会贯通理论知识,进而影响到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新工科”背景下,教师应深入研究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教学改革路径,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长远发展。文章对“新工科”背景下技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教学改革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国内高校"新工科"背景下机械类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立足本校具体情况,进行"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完成了必要性分析、建设内容设计、案例及文末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5.
16.
“工程经济学”是工程管理及造价等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意义重大,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重要举措。在新工科建设理念指导下,依据“工程经济学”课程的特点,结合专业知识点确定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深层次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优化蕴含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深化设计思政育人的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模式及方法,实施多元化、多方位教学评价,总结分析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实践经验,以期为相关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7.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文章首先分析了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从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8.
量子力学教学在高等工科院校教学体系中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也是新工科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推进量子力学教学改革与创新,必须以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坚持先进的教学理念,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改进和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新的教学模式,运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和教育质量。同时要加强人文教育和科研引领教学,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推进新工科建设,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许多高校都对工科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培养模式、教学实践方面提出了相应改革创新,针对运筹学专业很多高校开始进行教学实践改革,针对当前运筹学实践当中的不足进行弥补,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增强实践手段等方法来加强运筹学实践教学。本文主要对“新工科”背景下运筹学教学实践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工科”学生核心能力不仅体现在专业知识能力和技术能力方面,还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沟通交流等个人素养和社交能力方面。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新工科”教育模式改革,是当前研究的热门课题。通过具体案例研究,提出“新工科”课程思政的必要性,课程思政建设路径及实施方法,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完善“新工科”课程思政体系,让“新工科“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时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新工科背景下的专业课程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