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陈仲伟 《亚太教育》2022,(15):76-79
我国的教育不断发展,要求各学科教师改革教学方法,促进课堂效率提高。其中体育教育往往会被忽视,因而需要提高学校和教师对体育教育的关注。基于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小学体育教师要积极地创新教学方式,将体育游戏应用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去。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将体育教育与游戏相融合,通过游戏引导学生树立体育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喜爱之情。建设趣味课堂能够有效地利用游戏引起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游戏化的教学是提高体育课堂效率的最佳方法。因此,就如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融入游戏元素进行分析探讨,以帮助学生劳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吴银花 《成才之路》2013,(27):83-83
传统教学注重教师的教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随着国际化和教育的改革,对教学提出了更高、更精致的要求。英语的交际性要求教师与学生能够通过相互表达交流来提高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互动化表达是基于教学主体学习主观能动需要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多样化合作交流,以过程任务化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在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主动交流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感知。互动化表达模式运用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同时对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准确了解学生学习动向及表达能力、破解哑巴式英语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在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推进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学科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是未来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学科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基础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掌握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基本知识,掌握未来发展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具备终身发展的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在  相似文献   

4.
教师知识研究的问题与建构路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教师及其知识结构不仅影响着教学的实施,而且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教师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必将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教师知识及教师教育将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教师知识需要重新建构。  相似文献   

5.
公共教育学开展课堂改革是满足师范生日益增长的资格证考试及提高未来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需要的。这需要改变大班额教师讲授为主的现状,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改变考核学生过于注重一次性考试结果的评定。改革探索虽有一定成效,但水平不高,效果不够显著,改革探索创新性有待加强。下一步努力方向在于:教学方法上应该利用智能化时代的工具,发展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教学评价方面应该加强评价指标建设,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掌握教育教学相关知识,培养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语文作为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语文写作教学是语文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基于此,分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培养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7.
新生专业认知教育是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专业成才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环境工程现有专业认知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认知教育课程化的措施。依循新生的专业认知规律改革环境工程专业认知课程。建设了包括专业发展沿革与应用领域、专业特色与师资、优秀毕业生访谈、专业规划和学长经验交流5个模块的课程体系,并将优秀资源整合进行影音集成。课程体系和影音教学文件的建设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了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和教学效益的极大提升,满足学生自主化、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基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讨大学数学专业教师教育方向的学生能否适应教师的职业要求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查中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了解到中学教师面临着课程改革难适应、学生管理新挑战、自身专业发展新瓶颈等问题,大学数学教育类课程建设需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模式和教研方式上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未来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应当以新课 程改革作为抓手,以立德树人、培养核心素养作为根本任务,全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致化地贯彻 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核心素养是教师连接 宏观教育理念、具体实践教学、培养教学目标的中间环节。小 学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重要的学科,其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教师应当积极转变传统教学方法,探究讨论式教学等适合学生 发展的新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也为学 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赋予教育新的机遇,不仅能帮助学生探明学习困境,使学习体验直观化和学习评估科学化,同时可以为教师提供精准教学指导,优化教学质量,还能满足不同学习需求、提供全新教学体验并实现个性化教育。与此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教师的作用边缘化、增加学生技术依赖性、致使教育冷漠和机械化、缺乏人文关怀以及教育资源和服务的不公平分配。因此提出未来教师需要具备的七大素养,包括学科知识素养、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数字素养、敏锐的变通意识和创新思维、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和课程设计能力、多元化的跨学科知识素养以及人际交往和情感管理能力,以期赋能教师未来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新的时代条件赋予了发展新的时代内涵.在当今实现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科学发展是在理性思维指导下,以尊重客观规律、掌握科学方法和应用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发展;和谐发展是实现人类社会整体稳定、健康、持续的发展:和平发展是以和平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共赢性为基本特征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新发展小学教育实验的理论是在吸收各种先进教育思想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中存的问题,对发展性教育观进行了新的构建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所倡导的发展已经不再停留在以往学校教育主要注重的知识教学、单一智力发展,而是要在充分挖掘和发展学生多元智力的同时,实现学生情感、素质以及人格的发展,旨在把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向自主和创新精神的形成,从而达到以“人的发展”的思想来全面建构小学教育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经验和借鉴外国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发展理念上的四大变革:从物本主义发展观到以人为本发展观;从唯经济发展观到社会全面发展观;从自发发展观到协调发展观;从不可持续发展观到可持续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解放以来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作了简要历史回顾,认为在毛泽东领导下的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在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江泽民开创的西部大开发时期,我国实行的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三者之间体现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思想的转承启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论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它植根于丰富的历史经验,主张用发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和抓住机遇快速发展,走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原理的重大贡献,是对当代发展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社会对自然的掠夺造成了生态危机,使得经济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其解决需要人类从生态伦理的角度与自然和解。  相似文献   

17.

A panel board containing miss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regulation of the immune response was devised as a teaching aid to help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learn about the subject. Forty-seven students, divided into small groups, had to fill in the missing information on the panel board. At the end of the activity, each student answered an evaluation questionnaire. Forty-four students (93.6%) affirmed that the panel board helped them to consolidate learning and 38 (80.9%) said that their interest in the subject matter was aroused by the 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18.
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马克思、恩格斯将发展视为唯物辩证法总特征之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进行了发展和丰富,相继提出了全面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等新的发展理论和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中国化。  相似文献   

19.
解读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应新时代的客观要求提出的,具有深刻的内涵。要坚持和落实这一崭新的发展观,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发展观与政绩观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新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实质,应确立两个理论前提: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社会和人生的信念;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