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给数字城市降降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城市”是指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要素渗透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它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不仅要有先进的技术支撑,更需要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来护航。“数字城市”的发展有赖于市民信息素质的提高,同时也离不开政府、企业和普通市民的通力合作。它的建设将深刻改变人们传统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甚至风俗习惯和思维方法。目前我国在大力推动“数字城市”建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值得各方提高警惕,需要冷思考。  相似文献   

2.
第一招:加强领导 领导的重视和支持是数宁城市建设的前提条件。数字城市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过程,涉及到社会各种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各种利益关系的重新调整,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项社会“改造”工程。确定一个健全有力的决策领导体制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数字城市发展的认识,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各级数字城市组织管理体系和工作机构,加强对数字城市发展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各级政府和部门都要把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6,(11):68-68
《国家“十一五”时期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我国将于2008年开播地面数字高清晰度电视,2010年基本完成东中部地区县以上城市和西部地区大部分县以上城市的有线电视由模拟向数字转换。  相似文献   

4.
“数字难民”就是掌握和运用数字媒体技术有难度,在“互联网+”时代生存有困难的人.目前我国学术界习惯于将40后、50后及更年长者划归为“数字难民”.“数字难民”受年龄影响,但不是由年龄决定的.本文认为“养老”观念、受教育程度、经济基础、学习习惯是影响这代“数字难民”数字化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5.
“三农”数字出版物是加快现代农业技术传播和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举措。本文深入分析了“三农”数字出版助力乡村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的内在逻辑以及当前“三农”数字出版助力乡村振兴存在的困难与挑战,并从健全服务“三农”数字出版的保障机制、加强贴近“三农”需求的优质出版供给、夯实保障“三农”数字出版的人才支撑等角度提出“三农”数字出版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挖掘数字新闻“富矿”需要一双慧眼,媒体在呈现数据的同时,常常同步配发解读,剖析数据背后的支撑。因此,数据新闻的挖掘梳理需要记者有积累沉淀的功底、有以局部见整体的本领,知晓国家政策、了解城市发展思路格局,才能将数字新闻做出趣味性、可读性,从数字背后挖掘有趣有料的新闻线索,推出优质的新闻产品。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06,(4):63-63
专业咨询机构德勤最新报告预计,“数字鸿沟”将进一步扩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巨大数字鸿沟在2006年仍将持续。由于缺乏接触媒体、互联网、通信和信息的途径,处于鸿沟劣势一边的国家将日渐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8.
《信息系统工程》2009,(4):76-76
2009年3月10日从江苏省测绘工作会议上获悉,江苏省“十一五”省级基础测绘规划实施方案编制已经完成,“数字江苏、渐趋雏形”。  相似文献   

9.
姜照君 《声屏世界》2005,(10):11-12
在全世界范围内。数字鸿沟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处于数字鸿沟底层的是农民.尤其是不发达国家的农民。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如何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和跨越式发展?如何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知识和技能?如何将农民的数字鸿沟转变成数字机遇?本文从农村现代网络信息传播的“软资源”的角度出发,力求为农民尤其是边远山区农民渡过“数字鸿沟”、抓住“数字机遇”.搭建一座桥粱.提供一种思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消除数字鸿沟与公共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数字鸿沟”问题和我国的数字鸿沟状况,论述了公共图书馆在消除数字鸿沟、提高信息素养中的作用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无论时代如何更迭,传播技术如何创新求变,“知沟”假设似乎始终是传播界无法突破的迷障。在社会信息化的背景下,“知沟假设”拓展到互联网领域产生的“数字鸿沟”现象也已经渗透列人们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当中、成为在信息时代凸现出来的一个全球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杜斌 《出版广角》2023,(2):47-52
数字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Z世代”规模的巨大增长,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已成为宣传思想工作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数字出版在出版领域的分量越来越重,在国际传播领域的地位越来越凸显。外宣企业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理解加强“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大意义。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国际知名文化企业,高度重视外宣工作基础建设:发挥专业优势,积极拓展“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的多种平台和载体;加强统筹兼顾,推出“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更多精品力作;实施倾斜政策,努力建设适应“Z世代”数字出版国际传播需求的国际化现代型特色文化企业。  相似文献   

13.
曾凡斌 《新闻传播》2006,(10):14-16
“数字报业”战略,已经写入《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国内的数字报纸也正在如火如茶地发展起来。但是数字报业战略的关键及需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本文从发行与广告入手。分析了数字报业战略的关键环节。并从收费、版权等方面指出数字报业战略发展所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十五”计划的出台及其对发展信息产业,推动国民经济信息、网络化所给予的高度强调,数字鸿沟问题更加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热点。但一般的讨论并未触及问题的实质。数字鸿沟对中国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能否跨越数字鸿沟?中国究竟应该如何把握数字机遇进行以信息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史薇 《传媒观察》2007,(11):9-10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发达、新媒体发展迅猛的欧美国家的报业发展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困境之中,遇到了“拐点”。然而,与报业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门户网站、户外媒体、楼宇视频等新媒体的广告收入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因此,有必要在数字时代的背景下,分析研究报业发展遇到的机遇和挑战,并从我国报业发展的现实出发,提出我国报业发展的基本策略,以适应数字时代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6.
西部面对“数字鸿沟”应注意消除观念上的误区,理性地跨越数字鸿沟.政府和教育机构要着实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师范院校图书馆要注意抓住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数字机遇”,消除信息孤岛,促进资源共享,探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7.
数字社会建设、数字素养教育、智慧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网络使用安全等背景是引领公共图书馆在“十四五”时期促进数字包容的宏观视角。“十三五”时期,公共图书馆在顶层设计、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开展数字包容相关活动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为公共图书馆“十四五”时期的数字包容实践提供了基础。“十四五”时期,公共图书馆促进数字包容的关键在于提升所有公民和不同群体公平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可以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升公民数字素养、打造多样化的数字包容活动,建设以人为中心的智慧图书馆、加强与政府及其他机构的合作三个方面积极发挥社会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研究“数字报业”,不能简单地就“报业”而论“数字化”,而是要立足社会发展趋势,看到报业超越纸质形态、向“数字”形态转型之必然。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统计表中的数值,如正负整数、小数、百分数、分数、比例等,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使用阿拉伯数字或是汉字数字,有的情形,如年月日、物理量、非物理量、代码、代号中的数字,  相似文献   

20.
全球数字化的热潮一浪胜过一浪,从“数字地球”到“数字城市”,从“数字社区”到“数字家庭”,数字概念正逐步融入人们的思维。城建档案馆作为提供信息资源为城市建设服务的重要基地,毋庸置疑,已被推到了数字历史使命的前沿。一、城建档案管理现状与对数字化的渴求伴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建档案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它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一)为制定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提供现状和历史依据;(二)为城市建设划拨用地、确定工程建设方案,提供准确可靠的凭证;(三)为地上、地下工程设计提供周边环境状况;(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