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作文要求:请你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描摹现实世界或者想像世界中的一种景致,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字里行间。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要重写“实”,写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做到实实在在地说真话,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还要不拘形式地写想像,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想自由地翱翔;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地写见闻、感受,要重写“实”,写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做到实实在在地说真话.写自己真实的情感和体验;还要不拘形式地写想像,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想自由地翱翔;要注重培养创新精神,鼓励自由表达,强调习作的个性化,尊重并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使他们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相似文献   

4.
高远的天宇因为有了星星才活泼;深邃的大海因为有了浪花才澎湃;荒凉的沙漠因为有了驼铃才生机;童稚的习作因为有了联想与想像才多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凭借联想与想像的双翼,在思维的空间思接千载,神游万物,在情感的世界怡情悦性,展现自我。  相似文献   

5.
上好思想品德课有三忌:一忌照本宣科;二忌空洞说教;三忌脱离实际。当前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在这几方面都存在一些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在论述道德情感时说过:“道德情感——这是道德信念,原则性,精神力量的血肉和心脏,没有情感的道德就变成了干枯的苍白语句,这语句只能培养伪君子。”基于这种认识,我们在教学道德概念时,要力戒照本宣科和空洞说教,要努力联系学生实际,激发儿童的道德情感,使这种情感有血有肉,内涵丰富和实在。本文试就《老师在与不在都  相似文献   

6.
“写作,是构思的艺术。”若要使你的作文走出平庸,脱颖而出,就要有独特的构思,选准独特的角度表现生活,表现丰富的情感与思想,使文章展现绚丽的景致。一、角度要小: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  相似文献   

7.
小说里为什么要写景?因为景是人物所在的环境,是人物的外化、人物的一部分,景即人。“我平常最会想像好景致,且会描写好景致。”沈从对写景可算是一个高手。《边城》写景处皆十分精彩,使人如同目遇。作描写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作极力状写湘西自然之明净,也是为了状写湘西人的心灵之明净。[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想像是智慧的翅膀,尤其是童年时期的想像,它可以使幼儿追逐那富有魅力的知识火花,又可以使幼儿超脱真实与现实,在画笔中任意挥洒自己的意愿与情感。绘画是锻炼幼儿想像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又是幼儿最为喜  相似文献   

9.
协意识;应试教育的加剧则使他们知识和能力上的强化训练很充分,但缺少一种深度的精神发育与超越个人小我的对他人与世界的情感认同。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背景,那就是80年代人是在港台流行文化的浸染之中成长起来的,对流行文化有一种超常的敏感,更易于沉溺在港台流行文化所营造的温馨与浪漫遐想之中,这使得他们与真实现实世界之间有一种难以言传的隔阂与疏离,习惯于生活在个人想像的生活世界之中,不大愿意去接受现实中与个人意愿不相吻合的事物。正因为如此,他们与六七十年代人相比,表现出更健康、活泼、对新鲜事物具有超强的敏感性、富于…  相似文献   

10.
想像是超越时间、空间或生活常规限制的种种奇思异想。想像作文给了学生更广阔的思维空间,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文形式,但是想像作文与平时作文中的“想像”有所不同。它不是细节和局部情节的想像, 而是整篇作文的想像。本次习作要求是写20年以后同学们聚在一起的情景,所以要抓住同学、学校、家乡、祖国、世界的变化……那么,怎么才能写好这次作文呢?同学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一、〔作文指导〕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作文主题是“马的世界”,要求同学们写一篇与马有关的文章。如何来写好马呢?同学们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搜集资料,与马共舞。若想来“画马”,必须先要广泛搜集与马有关的资料。掌握的第一手资料越多越好,这样选择的余地就会大些。同学们可以上央视网站,在《人与自然》或是《动物世界》中去领略马的世界,去聆听对马的解说,去下载相关图片和资料。在对马深入了解后,再来改写有关马的故事,就可以大胆地发挥想像,使历史故事中的“筋骨”变得血肉丰满起来。并且可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历史故事之中,写活…  相似文献   

12.
高远的天宇因为有了星星才活泼;深邃的大海因为有了浪花才澎湃;荒凉的沙漠因为有了驼铃才生机;童稚的习作因为有了联想与想像才多彩。因此,在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像能力。让学生在作文中凭借联想与想像的双翼,在思维的空间思接千载,神游万物,在情感的世界怡情悦性,展现自我。  相似文献   

13.
想像是灵感的源泉,想像使我们超越现实,飞向美好和无限。有了丰富的想像,学生的作文才更有感情和诗意。正因如此,“新课标”要求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写作,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想像甚至幻想。而近年来高考、中考中所采用的话题作文的形式,又为学生想像提供了广阔的天地。那么,如何才能写好想像作文呢?我想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去考虑。一、内容——穿越时空。想像是无边无际的,它穿越时空,让自己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遨游、在广阔的天宇间驰骋,从而开启了人们无穷无尽的写作新思路。名著启迪想像。名著中那丰富而曲折的情节、那经典而丰满…  相似文献   

14.
任务驱动型作文已成为当前高中作文教学的主流,教师要转变作文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跳出长期以来形成的 “话题作文”的宿构圈子,围绕“任务”来写作文。写作时,忌立 意一词为话题,要统观全局定主题;忌题目含蓄或歧义,要简单直白观点清;忌引子照抄原材料,要提炼概括求简明;忌行文论述“如材料”,要一切观点皆个人;忌论证观点用材料,要侃侃而 谈显精神;忌彰显青春求特立,要正视阴暗寻光明;忌套作旧文 高大上,要就事论事挖病根;忌论证旁征又博引,要引提议联靠 自身。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发现学生的问题并予以纠正,方能培育出有发展思维和创新思维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相似文献   

15.
[名师画板]写好状物类的文章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把事物的特点写清楚;二是要展开丰富的想像把处于静止状态下的事物写活,只有做到动静结合,文章才会显得有活力;其次要恰当地流露出自己的喜爱之情,最好融于描写之中,不要将状物与抒发情感割裂开来。[习作原色]①在仔细观察的前提下补充出叶的颜色、花的形状、味道。②展开想像把小辣椒的形状写出来,突出自己的喜爱之情。③最好把小辣椒成熟后的样子也写出来,与前文形成照应。④结合生活经验写写小辣椒的用途。这样文章会显得更充实些。我发现我家的花盆里长出了一…  相似文献   

16.
想像作文 ,是作者在生活实践中 ,根据经历过的事物 ,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 ,构成自己从未经历的事物形象的一种写作形式。想像作文比一般记叙文要难写些。后者是写已经发生的现实生活———包括直接与间接经历的生活 ;而前者 ,顾名思义是想像出来的 ,不是已经发生、看到的现实生活。创造离不开想像 ,想像力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有作为的人只有借助想像 ,才能发挥创造的才能 ,所以说想像力是创造性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要想使孩子长大成为祖国建设所需要的创造型人才 ,就要重视想像力的培养 ,让他们从小展开想像的翅膀 ,在知识…  相似文献   

17.
提示: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先将某件事或某一现象写出来,在此基础上发表议论,谈谈自己的感受。这其中要注意两点:(1)开始时的叙述事件(或现象),要选择重点概括式叙述,不能像写一般记叙文那样详细;(2)感受可选择最深刻的某一点,集中在事件(或现象)叙述的基础上进行,并同时能联系实际谈得真实些,具体些,忌空洞地说“大道理”。也可写成心灵感悟式的文章。撇开具体的事件(或现象),写一写思考中的一点心得,或述一述长久以来的一段情感波动。既有对事物的观察,有对世界的认识,也有个人心底最深处的某种情结等。这是一种高雅的精神历练,是一种纯真的情感陶养,也是一种思想的升华。(马跃)  相似文献   

18.
技法讲解 虚实相生法,就是有的地方做如实具体的描摹,或直接正面地加以叙述.有的地方则不直言其事,而是间接地从其他方面进行叙写,或烘托暗示,让人去联想和想像.进而补充和丰富描写对象,虚实与共,相辅相成。在运用虚实相生法写作时,关键是正确处理和准确把握“虚写”与“实写”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以“变什么,变成后做什么”的句式引导学生进行说话写话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之充分发挥想像。先说后写,先写后说,边写边评,尝试赏析,初步培养学生倾听及评价能力。使学生懂得想像要合理,说话要完整,写话要正确。[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求大家聊一个充满幻想的话题:我想变。(课件出示:我想变)大家可以放开胆子想一想,可以“变”为:天上的、水里的;动物、植物;地球上的,外太空的;随你想和“变”。2.在变之前,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课件出示:让我们同想像一起飞翔),(学生读)到底能不能同想像一起飞起来呢?老…  相似文献   

20.
一、教材分析这次习作训练要求“有顺序地观察画面,或去实地观察,把农贸市场繁荣兴旺的景象写出来”。这次作文与普通游记在写法上有共同之处,可采用定点观察(看图)的方法,按从近到远或从远到近的方位顺序记叙内容,也可以按照观察者的观察行踪来记叙内容。“习作提示”有两点:第一点是“观察要有顺序”;第二点是“观察要仔细,还要发挥合理的想像”。由观察到想像,是看图作文化静为动的关键,由此也才能把文章写得具体、生动。所谓“合理的想像”,是指观察人时,要根据人的动作、神态、穿戴,想像是怎样的人,可能会怎么说、怎么做,把语言、动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