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学们,为什么要学习化学?怎样采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化学?创新困难吗?对这些问题每个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本刊为你们提供创新的平台,展示你们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2.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师: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猜一猜是谁? 生:孙悟空;花仙子…… 师:(点击鼠标,出示小糊涂神动画图片)小糊涂神对我说你们是一群非常聪明的小朋友,今天他要考考你们,你们愿意吗?  相似文献   

3.
刘自兰 《湖南教育》2003,(10):54-54
“三动”,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脑、动手、动口是探究、创新学习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圆锥体积公式时,我先将学生分成小组,发给学生圆锥、圆柱模型,学生任意摆弄这两个模型,边动边想。教师然后提问:“从这两个模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在学生得出等底同高的结论后,教师再提问:“你们能想一个办法来比较它们的体积吗?”他们联系日常生活中用杯子倒水的经验,不难想到用倒水的方法来比较它们的体积。通过学生  相似文献   

4.
王美霞 《作文》2023,(1):42-43
<正>上课铃响了,蝌蚪老师走进来,说:“现在是早上八点,是第一节课的时间,我们开始上课吧!”同学们很奇怪,每天早上第一节课都是八点上课,蝌蚪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说呢?阿萌:蝌蚪老师,第一节课就是八点开始呀,您为什么要说一遍呢?蝌蚪老师:哦,这两天改你们的作文,不知不觉就被感染了。阿萌:啊,我们的作文有这样写的吗?蝌蚪老师:不信,你们看看——中午十二点,吃饭的时候,爸爸说:“我下午有事,不能去接你们,放学你们自己回家能行吗?”  相似文献   

5.
格顿说:不要把集中于儿童过失和弱点上的“你……”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孩子,而要学会传递“我……”的信息。假如幼儿园的孩子上课时总是说话,玩完玩具总是忘记收起来,或者,总是打闹、吵嘴,乱喊乱叫,作为教师也许你会用这样的话来斥责他们: “你们怎么回事?太不象话了!”“为什么你们总是乱喊乱叫?”“你们怎么又忘记收拾玩具了?你们什么时候才能学会不随便放东西?”这些话其实都是在“告诉”孩子,他(她)是个  相似文献   

6.
周琴  张向东 《四川教育》2007,(10):43-43
【活动案例】《高矮》课堂实录片段(体验比较的方法)。师:刚才有人发现老师比他高,你们说对吗?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看出来的。师:那唐旭同学和林姗同学(两个身高差不多的学生)呢?你们还能看出来吗?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你们知道“抱佛脚”是什么意思吗?也许你会脱口而出:“它比喻平时不做准备,事到临头,才慌忙应付呗。”可是你们知道它的来源吗?不知道了吧?那就快读读下面的文章吧,一定要仔细,千万别“马虎”呀!主持人:火龙果  相似文献   

8.
片断[学生初步认识21。]师:你们能用手上的纸折出12吗?折好的同学请贴到黑板上。[生A、生B折了41,也跑了上来。教师及时发现了问题。]师:嗯,折得多好。把你们折好的纸贴到最高处。[学生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两张平均分成4份的纸片上。]师:(指黑板)这表示什么?生:(齐答)41。师:41表示什么?生:把纸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一份就是41。师:再加一份呢?生:就是42。师:你们有什么发现?生:41+14=42。生:这样的3份是34,4份是44。师:你们真棒。老师要求折12,他们却折成了14,你们怎么看?[学生纷纷发表看法:“他们没听清老师的要求。”“他们挺聪明。”……]师…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第92页例题.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向老师带你们来这里上课,你们高不高兴啊?这节课还有让你们更开心的事呢!你们想不想知道?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玩摸球游戏.在这之前,向老师想请你们猜一猜(出示:一个盒子里放3个黄球、1个白球),如果给  相似文献   

10.
课例1:《百以内加减法综合练习》师:同学们想认识钱老师吗?你们想知道钱老师的哪些情况?生:您有多大了?师:你猜猜,钱老师几岁了?生1:42岁。师:比42要大一些。(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板书:42,49,45)师:这几个数都是几位数?告诉同学们,钱老师今年46岁。你们认为谁猜得最准?为什么?生  相似文献   

11.
师:小朋友们,吴老师带来一个大盒子,你们猜猜,盒子里面有什么呢?生:里面有东西。师:你猜对了,里面有许多许多的球。老师想请小朋友到前面来摸一摸,可以吗?生:(齐)可以。(请一个小朋友上前来闭着眼睛摸球,摸了两次都是橘黄色的)师:如果再摸下去,想一想,会是什么颜色呢?生:是橘黄色的。(后面的小朋友又摸一次,果真是橘黄色的)师:如果再摸下去呢?生:还是橘黄色。师:你们猜一猜,老师在盒子里装的是什么颜色的球?生:橘黄色的球。师:球都是橘黄色的,这是你们的猜想,咱们看一看是不是这样。(让前面的小朋友把球一一掏出来,结果全是橘黄色的)师:这说…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学习是学生构建自己数学知识的活动。因此,教师在关注如何教的同时,还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如何学的。在活动中,学生是主体,他们对一些富有创新的解法,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启示和思考。案例1:操场上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吗?你们最喜欢什么运动?生:我喜欢羽毛球;我喜欢体操;我喜欢跑步;我喜欢踢足球……师:同学们的兴趣爱好真广泛,现在我们到操场上去看一看,那里的同学在干什么?(出示场景图,并揭示课题:操场上)师:根据这幅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①男生有几人;②女生有几人;③一共有几人;④男生比女生多几人;⑤女生比男生少几人;⑥是女…  相似文献   

13.
做爸爸的不会数数,你们一定觉得非常惊讶吧?但这是真的呀!不信,我就说给你们听听。一天,爸爸在家里吸烟,呛得我眼睛难过。我忍不住说:“爸爸,你不要吸烟了,吸烟对人身体有害处”。爸爸说:“我的烟有过滤嘴,没关系。”我说:“不管怎么样,你早中晚吸,一天只能吸三支烟。”可是爸爸不同意,我火冒三丈说:“你再不同意,我就要用我的大招了”。你们猜我的大招是什么?就是不吃饭!爸爸只好同意了,可到了晚上,爸爸一会儿就吸了四支。我急忙说:“爸爸,你不可以再吸了,你已经吸了四支了”。你们猜爸爸怎么说,爸爸说:“什么?我只吸了两支就不准了?”你们…  相似文献   

14.
郑剑英 《辅导员》2013,(24):33-33
<正>亲爱的孩子们:你们好!自从毕业考试后,我们已经有几天没有见面了,郑老师非常想你们,不知你们想不想我?你们现在正在干什么?我想一定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在家里认真准备毕业典礼的事吧。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这几天在我头脑中挥之不去的是你们在考前听老师做动员时偷偷抹眼泪的情景;是你们  相似文献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 ,主要体现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为学生提供创新的舞台。1 鼓励质疑 ,触发创新思维质疑是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它使整个思维过程主动、积极。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问才敢想 ,才有创新的源动力。例如《你们想错了》一文 ,教师扣住课题引导 ,学生很快就有问题出来 :课题为什么加引号 ?这句话是谁说的呢 ?他为什么说这句话 ?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使他们尽快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2 发挥讨论 ,激活创新思维讨论是师生互动…  相似文献   

16.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张老师捧着一个绿色的纸盒神秘兮兮地走进教室。“同学们,你们猜猜盒子里面装的是什么?“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是饼干,有的说是糖果,有的说是玩具……张老师摇摇头说:“都不是,这里面装的是舞蹈家、科学家、作家和画家的照片,你们想看吗?但有个规矩,看完后不许跟其他同学说,”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好!”  相似文献   

17.
[案例]师:同学们,你们猜猜,今天老师口袋里鼓囊囊的,究竟装着什么?学生纷纷猜测:我猜是几本书;我猜是一把伞;我猜是玩具……师:(慢慢地从口袋里拿出糖果)没想到吧,是一颗颗穿着裙子的糖果。请你们用眼睛仔细观察最外面的糖纸,你看到了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生:我看见糖纸像一件花花绿绿的外衣。师:观察到了它的颜色,想得真不错。还有不同的吗?生:我觉得它像一座小房子,糖娃娃就住在里面。师:挺有创意,与众不同。来,我们一起请出里面的糖娃娃吧。怎么样才能请出来呢?请大家想想办法(请一位学生上台演示过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生:我看到他…  相似文献   

18.
适用年级六年级。教学过程一、出示照片,初识谢尔(略)二、走近诗集,感受想象之奇特(一)品读交流《作业机》。师: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他,他都非常喜欢你们,他给你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老师带来了一首他的小诗——(出示:《作业机》)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这台作业机可以帮我们做作业吗?生:这台作业机是谁发明的?师:这是怎样的作业机呢?谁来读?师:还想要这台作业机吗?……  相似文献   

19.
一、复旧引新,理解意义师:2005年10月12日,我们国家发生了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事情,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师(出示表格):你们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吗?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的后半部分时,老师先要学生朗读周恩来回答魏校长的那一句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求读出铿锵有力的语气,一遍又一遍,当读得颇有一些激情时,老师问大家:“周恩来这时几岁?”同学们齐声回答:“十二三岁。”老师接过话儿:“是啊,他这个时候还只有十二三岁哪!同学们,你们现在几岁?”几乎又是齐声回答:“十二岁。”有几个说“十三岁”。老师睁大眼睛,逼视着大家:“你们的年纪和当年的周恩来差不多,你们有他这样伟大的志气吗?”学生们不假思索:“没有。”“是的,我们谁也没有他这样的伟大志气!可是,周恩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