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教材对乙醛和Cu(OH)2的反应,并未给出乙醛具体的质量分数和该反应的加热条件。为了达到最佳的实验效果,文中对其进行了实验探究。我们认为,该反应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并控制温度在85℃~90℃范围内,乙醛的质量分数为3%时,反应可达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2.
对银镜反应的条件进行了各种实验,通过增大银境反应的pH值,使银镜反应在较低温度下快速完成。  相似文献   

3.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一个常见而普通的复分解反应。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多次要用到新制氢氧化铜,通常教师都会根据教学需要,演示出现象为蓝色絮状沉淀,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但在学生实验时,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白白蓝蓝的沉淀,也可能看到苹果绿色的沉淀或是看到溶液的  相似文献   

4.
对甲烷和氯气取代反应实验进行了改进,使反应更快、气体用量更少、更环保、现象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中,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1-7],注重了尾气的吸收,但无色NO气体产物不容易观察,故对本实验进行如下改进。 ①实验原理:利用还原性气体,排尽空气,防止NO接触氧气,观察NO的颜色。  相似文献   

6.
1问题提出 在学习完钠与水反应后,有的同学认为钠与酸反应时先和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和酸反应:  相似文献   

7.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金属的化学性质中,作为科学探究要求学生设计铁与水蒸气反应装置图。该科学探究确实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我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验设计。挑选设计新颖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室及仪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装配仪器和药品,并在课堂上作为成果交流、展示。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化学实验到底有什么功能价值?怎样挖掘这些价值?这是值得每一个化学教育工作者反思的问题。"铁粉与水蒸气反应"是新课程的新增实验,安排在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科学探究"栏目。这个实验到底探究什么?教材写到:"铁不能与冷水、热水反应,但能否与水蒸气反应?请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  相似文献   

9.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有机化学基础》(选修5)第52页实验[3-2]介绍了乙醇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说明乙醇具有一定的还原性。但教材对该实验介绍过于笼统,重铬酸钾溶液浓度是多少?配制其酸性溶液  相似文献   

10.
通过实验设计,探究单液原电池中CuSO4作电解液时正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探讨中学化学中"CuSO4作电解液时正极析出Cu"这一结论的科学性,并提出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1.
中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的制备实验——乙酸乙酯的制取,是复习中不可忽视的内容。通过设计一系列相关实验习题,加强对其反应原理、制取装置的改进、对产物分离探究,可以培养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强对实验现象的表述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1教具装置(见图1) 2特点和用途 (1)特点 ①既可观察到钠与水或乙醇的反应现象,又可收集反应生成的氢气,还可快速验证氢气而无需验纯。  相似文献   

13.
14.
浓硫酸具有氧化性,加热时能与铜发生下列反应,而稀硫酸不具有这样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1)问题背景在学习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时,感觉教材理论性强,联系生活不够密切,不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故安排一次探究活动。(2)预测性质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并查阅相关资料,预测维生素C(以下简称维C)具有还原性。通过小组讨论,将需探究的问题明确为:①验证维C的还原性;②利用维C还原性,比较几种常见果蔬中维C含量。  相似文献   

16.
在教材常见的酸碱单元中,以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碱性物质为例,介绍了碱性物质的化学性质。在教学中为了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了用固体氢氧化钠粉末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演示实验。  相似文献   

17.
(1)实验材料 抽滤瓶、长颈漏斗、尖嘴导管、单孔塞、橡胶管、弹簧片、大头针等;钠、酚酞、水。  相似文献   

18.
在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中产生大量黑色物质.近来,人们对此愈加关注.本文从实验出发研究了黑色物质的生成和存在条件,分离出黑色物质进行了化学分析,并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各种副反应的可能性,从而确证黑色物质的组成.  相似文献   

19.
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一种装置,使四种金属能与酸在同一容器中同时进行反应,既减少实验时间,又能直观地观察四种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由于反应现象不明显、反应速率缓慢的原因,使得CH4与Cl2反应这个实验成为中学化学教师探究改进的焦点。近期,本人再次对该实验做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现仅借贵刊一隅,展示给同行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