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在读书的女儿突然抬起头来问:瓦是什么样子的?我有些惊讶,奇怪女儿怎么会不知道瓦的形状。但随即就醒悟过来,城市里现在高楼大厦是不用瓦的,瓦在农村。于是双休日我带女儿回了趟农村老家,想让她见识见识什么是瓦。但我失望了。农村里到处都是平房,还有许多两层三层的小楼,全用水泥墁顶(方便晒粮食)。父亲说,现在盖房子已没有人用瓦,连砖瓦厂都只烧砖不再烧瓦了。想起小时候见过的瓦。瓦分大瓦和小瓦,小瓦看上去造型简单,是一种弧形的灰色陶片,约30厘米长宽,苫顶时交错成行放置,形成瓦垄,讲究的人家在檐水处还要放上锲着花纹的瓦当。屋子盖…  相似文献   

2.
孩子上了小学,没有读几日书,我就已经发现我们过去的书本对她无用。现在的确是一个新的时代了。一次语文考试,女儿得了99分,她将一个填空“青青的瓦白白的墙”写成了“清清的瓦”。我问她这个错误是如何产生的,女儿却问我:“什么是瓦?”什么是瓦?我这才猛醒,她这个七岁的小人儿的确还从来没有见到过瓦,更何况“青青的瓦”?孩子的老师一定与我一样,以为瓦这个东西是不用讲解的,根本就没有意识到现在的城市孩子对瓦完全没有认识。现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到处高楼林立,高楼的楼顶上是顶楼平台,平台同时又是隔热板;隔热板是水泥做的,水泥是灰白色…  相似文献   

3.
管洪芬 《家长》2013,(6):41-41
吃过晚饭,我在书房里整理资料,女儿笑着跑过来,说:“妈妈,马上就是儿童节了!” “嗯,对。”我已经猜到女儿接下来要说什么,但还是故作惊奇地问,“怎么了?” 女儿挠着头,俏皮地问我:“妈妈,那您会带我出去玩儿,然后吃好吃的,还送给我礼物,对吗?” 我听了心里不免惭愧,印象里,女儿长这么大,我好像没有特意地为她过过一个儿童节。,以前,我总认为女儿小,什么也不懂,但此时听孩子问起,我突然想,女儿大了,是该出去见识见识了,如果能趁着这样一个节日带孩子到处看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4.
一直以来,女儿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中等生,也没有什么远大的志向,这让我伤透了脑筋。但让我深感意外的是,女儿竞成为班级里最受同学欣赏的人,突然有一天,我被不想成为英雄的女儿深深地打动了。  相似文献   

5.
女儿15岁了,变得沉默不语,眼睛里好像多了一层雾水,让我看不清。猜不透:女儿不再言听计从。从女儿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己的知识不再渊博,我甚至提心吊胆她会问我什么问题。记得女儿上初一时的那个冬天,天下着大雪,我给她新织了一件很漂亮的毛衣,我想让女儿穿上它,打扮得更漂亮更可爱。可她不领情,说:“妈妈,我都是大人了,还织这个颜色的,  相似文献   

6.
从教三十年,教了三十年的作文,从农村小学,到都市学校,从三十年前的贫困到现在的小康,我深深地感觉到,生活是我们写作的唯一土壤,至少,对小学生是这样。农村有极其丰富的写作资源,城市有五彩缤纷的写作素材。我出生在农村,每次给孩子们讲农村里的见识时,孩子们都是那样专注——  相似文献   

7.
前一天晚上,女儿自己在房间里鼓捣了好半天,晚饭都没顾得上按时吃。其实,我早就知道她在弄什么,因为早些时候,她诡秘地问我:“妈妈,你最喜欢什么东西?”我想起明天是母亲节,就立刻明白了她的意图,但不想直接告诉她,就说:“女儿是妈妈贴身的小棉袄,我喜欢的东西,你肯定能猜得到。”她听了显出有些兴奋的样子。  相似文献   

8.
我有一个9岁的女儿,她非常懂事,小小年纪就主动帮着干家务活,知道体谅父母。生活上从不提什么不合理的要求。我想,这也许归功于我对女儿从小进行的理财教育吧! 从女儿6岁起,我每周都给孩子零花钱,但我从不鼓励女儿乱花钱,而是要求她把零花钱的一部分放入自己的存钱罐,剩下的那部分,她才可以随意支配,我一般很少干涉。现在女儿的储蓄罐里已有了不扉的零花钱了,共458元,比起当年的我,简直就是一个大富翁了,女儿也很得意。  相似文献   

9.
陈建强 《家庭教育》2005,(6B):16-17
孩子的成长,应该是快乐的。我从不给女儿施加压力,但小小年纪的她已经感到压力了。因为幼儿园的小伙伴有的会弹钢琴,有的学画画,如果女儿什么都不学。她就会感到自卑,所以现在的孩子虽然小,就有了来自社会的压力,作为父亲,应该理解。我希望我的女儿是个自立的人,但生活中总有一些无奈。有一次。我带女儿回老家,在火车站,看到一对父母各自背着行囊,身边一个三四岁的孩子竞也自己背着行囊。孩子自己上火车,可能东西沉,哭着不愿背,  相似文献   

10.
看着女儿一天到晚在电脑前玩游戏,我很担心这会影响她的健康.窗外院子里的那棵梧桐伸展着茂盛的枝叶,仿佛在召唤着我们."走,爬树去!"我忽然对女儿说."爬树?"女儿惊奇地睁大眼睛.我不禁哑然失笑,都什么年代了,现在哪里还会有孩子爬树啊!……  相似文献   

11.
我和丈夫都是教师,平时没时间带女儿,自她出生之日起,就把她放在农村由外婆带。到双休日我们才和她在一起。一晃,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可孩子说的还是一口农村话,这时,我和丈夫才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连忙把她从农村接回来,让她跟我们说普通话,但效果并不怎么明显,她还是喜欢说她的农村方言。女儿最喜欢看张家港电视台的《健康宝宝总动员》节目。一天,她看到我们幼儿园的一个小朋友在《健康宝宝总动员》节目里表演了讲故事,做游戏等。她看见后非常羡慕,总是缠着我说:“妈妈,帮我报名吧,我也要到《健康宝宝总动员》里去。我灵…  相似文献   

12.
逛超市     
为讨孩子开心,平时晚饭后我总爱带着还不到三岁的女儿到隔邻的超市去闲逛。女儿跟着我倒也乐意,见什么喜欢便吵着要买什么,而我怕她哭闹也总是顺着她。直到某月我发现已把大半工资都投在了超市里,可买回的东西不过多久就被冷落在一边,女儿的脾气也变得越发任性。这时,我才决心要改变去超市只是消磨时间和浪费金钱的做法,使之成为引导、教育孩子的良好时机。一次,我问女儿:“超市里有些什么东西呢?”“糖果、积木。”女儿不加思索便答道。“还有什么呢?”“嗯……衣服……”看来,女儿平时虽经常出入超市,却对那么多琳琅满目的与…  相似文献   

13.
年轻人在城市获得的更重要东西是见识。其实见识跟经济地位和聪明程度没多少关系,和是否在大城市生活有关。北京随便一个四五岁的小孩站在街边,也许什么名车都认识,而一个外地的农村大学生,可能学问很高但缺乏见识。这就是城市生活给人类灵魂世界带来的最丰厚的一笔财富。  相似文献   

14.
女儿迷上贺卡怎么办孙宏艳问:我女儿现在读小学四年级,她性格活泼,交了许多好朋友。本来就令我很担心,怕耽误她的学习,谁知她又迷上了贺卡,整天都在摆弄她收到的和买来的贺卡,甚至爱卡成癖。书包里、抽屉里都装着花花绿绿的贺卡,床头也挂满了贺卡。尤其让我不能忍...  相似文献   

15.
解语 《河南教育》2005,(3):50-51
我是农村中学的一名教师,平时喜欢写点东西,曾获过市里的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去年6月份.我参加市区某中学的公开招聘考试,各项成绩都不错,但最终公示的录用名单里却没有我,后来.我才听说.我是被有门路的人给挤掉的。现在我对所有的公开招考都失去了信心。心想连教育行业都没了诚信.哪儿还有什么公平的地方呢?有人说我走进了认识上的一个误区.请问解语真的是这样吗?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6.
毛毛 《家长》2014,(12):49-49
正我的妈妈是一位非常好的妈妈。可妈妈我想对您说的是:妈妈,女儿已经长大了。女儿已经懂事了,女儿已经是一个大孩子了。妈妈,请您不要再溺爱女儿了。女儿到现在连洗碗都不会。吃饭时,您总是帮我盛好饭,等着我来吃。女儿非常感谢您,可是妈妈,女儿不希望自己是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笨蛋。一次,家里来了客人,爸爸让我端菜。您看见了,马上跑过来,大声对爸  相似文献   

17.
温度计     
一天,女儿发现客厅里的温度计,好奇地问我:『妈妈,这是什么?』『这是测量室内温度的温度计。』『为什么有两个一字呢?』还没等我回答,她就接着说:『噢,○字上边的一是零上一度,下边的是零下一度。』六岁的女儿还挺聪明。我随即问她:『你知道客厅里是多少度吗?』『不知道。』于是,我教女儿看温度计上的刻度,告诉她现在客厅里是摄氏十七度。看女儿认真的样子,我启发她:『咱们家每个房间的温度是不是都一样,你可以做个实验,看看到底怎么样。』听了这  相似文献   

18.
她在跟我学     
我那上幼儿园的女儿,回家后无论我在做着什么,她都要紧跟在我身后,向我描述幼儿园老师今天怎么怎么样,穿戴了什么,某某小朋友又说了什么等等,或背过手去学老师在教室里踱来踱去的样子,或装作老师生气训斥孩子,有时甚至拿起铅笔当眉笔对着镜子描眉画眼,那劲头认真极了。我知道女儿不但跟老师学,更多的是跟我学,故我的言行也尽量“从优”,可有时还是被女儿钻了空子。记得有一次,女儿为我给她买的玩具不称心而拒绝进食,我一气之下,把玩具摔烂了。女儿怯怯地望着我,我自以为胜利了,心中暗自高兴。可第二天的事情不得不让我反思…  相似文献   

19.
女儿长大了     
夜深人静之时,床头的电话骤然响起,接电话的丈夫脸色陡变,连说话的声音也发颤了。电话是在省城读书的女儿打回来的,说眼睛看不见了。原来只是她的眼镜丢了,让我好一场虚惊。没了眼镜,高度近视的她当然什么都看不见了。女儿说话时竟然还呜呜地直哭。“哎,掉了就掉了,你书包里不是还有备用的吗?”丈夫安慰她。女儿竟撒起赖来:“不,那副眼镜土死了,度数也不够。我要你们陪我上街再配一副。”放下电话,为去与不去省城,我和丈夫争论了半宿。女儿太娇气,依赖性太强了,从入学到现在,几乎的电话的不丢了什时掉还。副。一去半太乎每…  相似文献   

20.
流水 《教书育人》2004,(2):40-40
到上海出差半个月,我心中最最想念的还是才上小学一年级的女儿倩倩。哪知我星期六回到家里,倩倩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见我,妻子也紧绷着脸闷坐在沙发上直喘粗气。我不禁问道:“你们这是怎么回事呀?”妻子从地板上倩倩那一堆玩具中拿出几样往我面前一扔,没好气地说:“你这个做爸爸的也瞧瞧,你女儿现在变成什么样了?整天玩的是什么?”我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