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的发展给我国传统电视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新形势下要保证传统电视媒体的更好发展必须要求加强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实现战略转型。本文先就当前我国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简析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基础,最后就传统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战略进行具体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在新媒体环境之下,电视媒体传媒领域有着显著的改变,对于传统的电视媒体传媒而言,受新媒体的冲击非常明显,如果仍然坚持以往的经营方式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对此,为了确保传统电视媒体的生存质量和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竞争性,本文从传统电视媒体实现突破融合发展的有效策略着手,探讨传统电视媒体在新媒体冲击下如何寻求突破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惠蓉 《编辑之友》2016,(11):54-57
当前,传媒环境正在发生着更深层次的变化,互联网基因全方位地影响着传统电视媒体,而传统的融合方式是将电视内容一成不变地搬到网上,或成立几家新媒体公司,甚至将跨媒体间的新媒体业务剥离出来组建新媒体集团,实践证明这些都不是行之有效的媒体融合方式.真正的媒体融合,应是以“TV+”理念来实现传统媒体基因与互联网基因的深度融合,从而激发和催化电视媒体在各种相关要素融合过程中的主导作用,以电视媒体为逻辑基础,创建电视媒体发展的新业态.  相似文献   

4.
自21世纪以来,新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和影响力冲击着传统电视媒体。有人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传统电视媒体时代的终结。但近年来,无论是网络电视,还是2015年初备受热议的"电商剧"、春晚"摇红包",传统电视媒体借助新媒体现代科技手段进行自身转型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媒介融合是传媒变革的必然趋势,在新形势下,传统电视媒体在与新媒体融合的同时如何进一步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转型发展仍有待思考。  相似文献   

5.
李奎伟 《新闻传播》2023,(18):53-55
笔者将传统的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结合新媒体时代发展需要对电视新媒体发展的可行性路径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独到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同类研究和电视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旨在促进电视媒体的不断发展,最终为用户提供所需的电视媒体服务。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电视媒体难以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因此传统电视媒体寻求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此次探索传统电视媒体发展现状及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首先分析传统电视媒体的现状,明确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提出了多个媒体融合发展的策略,包括拓展传播渠道、建设网络平台、加强多种媒体间合作、积极进行媒体内部资源整合等,以求为媒体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新媒体成为现阶段热门的新型资讯传播方式,而新媒体的出现不仅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直接的变化,同时也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造成直接的冲击。当前形势下,电视媒体的发展必须进行一定的转型,与新媒体进行对应融合,从而实现自身的长足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电视媒体需要结合自身发展现状以及现阶段信息传播途径进行分析,结合新媒体的特点,将电视媒体的发展与新媒体进行融合,从而适应当下形势,改变电视媒体的发展状况。本文将结合电视媒体发展现状以及新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电视媒体发展与新媒体融合的方法进行研究,进一步提出对应发展转型战略,实现电视媒体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三网结合的环境之下我国传统形式的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相关融合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同时成为学术界与业界重点讨论的话题。怎样创建传统的电视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形式,均需要实施不断的摸索。例如业务融合、网台互连、组合营销以及多样化经营等都有一定的尝试。本文就电视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珏殷 《视听》2016,(11):22-23
大数据、新媒体技术的产生,给电视媒体造成了极大的挑战,使电视媒体产业经营和运作模式发生了颠覆式的变革。传统电视媒体要突破发展,转型势在必行。本文从传媒产业发展的视角切入,从媒介属性与受众特征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电视与新媒体发展的现状,以及新媒体强势崛起背景下中国电视融合化发展的趋势,阐述了中国电视媒体从内、外环境到融合环境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传媒技术受到媒介融合环境的影响发生了巨大改变,媒介融合已经成为了当下媒介发展的主流趋势,逐步取代了传统的媒介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媒体传播的范围得到了进到一步扩大,新媒体成为当前各类信息传播的主要媒介,但是实际的增益效果却还未达到预期。由于新媒体和传统电视媒体之间一直处于一种竞争关系,导致新媒体在实际的推广与应用中依旧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而传统电视媒体又受到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受众范围不断缩小,两种媒体之间形成了一种彼此制约的关系,因此,想要两种媒体均得到持续发展,就必须对两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取长补短,促使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的共同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新媒体环境下的媒介融合为背景,探讨了传统电视媒体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信息传播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逐渐不适应人们获取信息的需求。与传统电视媒体比较单一的信息传播方式不同,新媒体借助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平台等新兴科技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便捷的信息获取方式。因此,如何让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适应时代的变化,减缓新媒体带来的冲击,完成产业升级转型,需要相关学者进一步研究分析。本文阐述了传统电视媒体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及如何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转型升级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全媒体时代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势在必行。推动省级电视媒体的深度融合,要在理念、内容、形式、技术等层面上实现创新发展;要形成"报、广、视、网、端"融媒体传播矩阵,融合、整合、联合相关资源,实现融通共享,从而在信息时代开创传统电视媒体的融合发展之道。  相似文献   

13.
视网融合时代,电视媒体的生产、制作、传播,以及电视产业链的构建都受到重大影响。文章通过对电视媒体的发展现状分析为切入点,探究视网融合时代新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介的冲击和影响,试图为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传统电视在新媒体影响下应该转变观念加强融合;其次阐述了在信息化时代传统媒体应该利用广阔的渠道扩大规模,构建网络发展平台;总结了现代电视节目趋向产业化,在与新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意在促进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相互借鉴,共生共荣,促进社会正确价值观体系的构建,保持电视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媒体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需要和新媒体融合,将新媒体技术优势充分应用在电视媒体发展中,弥补自身的不足与缺陷。本文分析了当前电视媒体面临的挑战,探讨电视媒体发展方向,给出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路径,以期促进电视媒体的持久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电视媒体概念的阐述及相互关系,从电视媒介本身的变革、电视节目形态的融合几方面论述了新数字媒体环境下,新数字媒体对传统电视媒介的融合。首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介本身的变革经历了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的转变;从结构化到面向对象的转变;从大众传播到分众传播的转变。其次,从电视节目形态的板块化、实时性、互动性、非专业化四个特征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电视节目形态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周文飞 《新闻传播》2023,(23):12-14
本文通过归纳和分析当前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指出了传统电视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和商业模式上的局限性。然后,通过研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的新模式,包括跨平台内容发布、社交媒体互动、数据驱动决策等。并进一步探讨了融合模式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影响,包括增加用户参与度、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内容个性化、推动商业变革等。最后,描绘了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和前景,为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传统电视行业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推动地方电视媒体向更加多元化、互动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三网融合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从传统媒介转向网络、手机等终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使得传媒环境开始发生变化,新媒体分流着传统媒体的用户市场和广告市场,分食着传统电视媒体的市场大蛋糕。有业内人士称,网络和电视这两大主要媒体正起着信息传播媒介的主要桥梁作用,若两者不根据时代变化而改变合作方式,则最终会两败俱伤。面对这样的市场环境,媒介融合成为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9.
兰金龙 《新闻知识》2015,(2):111-112
新闻传播业已进入了自媒体为重要交互工具的新媒体时代,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电视媒体如何解决面临的问题,实现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栏目为例,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研究在自媒体环境下,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在融合的过程中,亟需进行节目内容的变革,传播方式的转变,打造权威信息平台,探索应用全媒体云计算平台等方面提出策略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宁 《视听界》2014,(4):61-62
湖南卫视的“芒果独播战略”吹响了传统电视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冲锋号。本文总结了传统电视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四种模式:独立发展的传统电视媒体、独立发展的电视互联网新媒体、电视媒体与互联网的联合新媒体、传统电视媒体相联合的新媒体,并对四种模式的适合对象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