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视综艺节目一般来说是通过多讯道制作方式来完成的。多讯道制作不同于多机位拍摄,多机位拍摄需要靠后期剪辑,而多讯道制作则是靠现场即兴制作。在现场录制过程中,现场气氛、节奏是最重要的环节,而气氛和节奏是要通过现场拍摄观众、嘉宾、主持人的不同景别、不同长短的镜头来体现的,也就是说,在录制过程中,导播要根据现场发生的情况在切换台上调动摄像师适时提供优美、生动、准确的画面进行切换。有效的即兴现场剪辑,使整台节目的镜头语言既和谐、流畅又充满张力,从而把全场的气氛调动起来,以满足观众追求愉悦的欲望。  相似文献   

2.
电视媒体的传播特性就是基于技术之上,由"电视节目制作人员"操作"视频切换台"根据"电视表现规则"从多路信号中选择一路输出到录像机。在多讯号导播过程中,对于不同镜头、不同机位的选择,决定了画面呈现的表现情况。这种现场切换工作就是"导播",由此看来,导播的责任就是指挥"摄像师"进行拍摄,并进行现场切换。目前,导播作为电视台重要的岗位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3.
4月25日,江西电视台都市频道多机位现场直播了"南昌地铁第一盾"大型活动,我有幸参与了联机拍摄。在编辑部精心策划安排下,这次现场直播得以顺利完成。通过这次联机拍摄,我对多机位现场直播拍摄也有了一些体会。一、明确分工。多机位现场直播要求全体拍摄人员熟悉节目流程,确定机位,明确分工,无条件听从现场导演的安排部署。参与多机位现场直播的摄像,必须明确自己拍摄的主要对象;导播镜头在切换时要明确告知使用的机位,哪个机位拍特写、哪个拍中景、哪个拍全景、哪个反拍观众、哪个照顾主持人等,不然可能出现不同机位同时抢拍一个特写,或者大家都拍同一景别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电视节目种类的增多,电视综艺节目的地位尤为突出。电视综艺节目在我国的起步虽然很晚,但是发展却很迅速,已经逐渐成为了一种时尚和潮流。目前,很多地方都开办了各种类型的电视综艺节目,这些节目的收视率大多数都很高。在电视综艺节目中,主持人就是核心人物,在节目和观众之间有着奇妙的关联,主持人在节目中的用语是否规范都会对节目的整体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一个好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有良好的语言素养,才可以使节目增光添彩。然而纵观近年来的各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在使用语言的问题上暴露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在当今电视节目中,现场直播节目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现场切换在现场直播中的作用正在被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由于现场直播中的多机位(而且机位还有增多的趋势)引起的。  相似文献   

6.
一名优秀的综艺节目导播,他(她)首先必须是一名合格的节目导演,在熟知具体节目舞台架构的前提下,熟练地调度拍摄机位,完成对节目最到位的切换镜头,表现节目内容的完整与节目形式的完美.  相似文献   

7.
翁亮 《东南传播》2011,(5):143-144
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充斥着电视荧屏,观众对综艺节目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一档优秀的综艺节目不仅要有好的内容作为支撑,视觉的美感也是其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除了布景、灯光、服装、道具等现场的因素,后期制作对综艺节目所呈现出的画面也有很大的影响。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从“横竖标”和“包装字”两方面分析了综艺节目后期制作中“字幕包装”的视觉审美。  相似文献   

8.
王澍 《声屏世界》2000,(12):21-22
电视综艺节目的录制台成不同于新闻或其它类型节目的录制合成.在现场录制合成过程中.现场气氛、节奏是最重要的环节、而气氛和节奏是要通过现场拍摄观众、嘉宾、主持人的不同景别、不同长短的镜头来体现的,也就是说.在录制合成过程中,导播要根据现场发生的情况在切换台上调动摄像师适时提供优美、生动、准确的画面进行台理.有效的即兴现场剪辑.使整台节日的镜头语言既和谐.流畅又充满张力,从而把全场的气氛调动起来.以满足观众追求愉悦的欲望。  相似文献   

9.
张佩佩 《东南传播》2012,(1):143-144
目前,电视综艺节目竞争激烈,种类繁多,而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运用悬念以提高节目的趣味性,争取观众。悬念最早是运用到电视剧中,后来被借鉴到综艺节目创作中。悬念在电视综艺节目中有四种主要的实现方法和手段,分别是在节目中巧妙设置兴奋性悬念、利用主持人布置悬念、利用字幕、利用声画艺术等。悬念在综艺节目中的运用虽然形式多样但是效果良莠不齐,节目制作者应该恰当地运用悬念以避免造成负面的社会效果。而电视综艺节目要想恰当地运用悬念达到预期的效果,节目制作者要注意使悬念为内容服务,注意丰富节目的内涵,并选择适当的节目素材来制造悬念。  相似文献   

10.
明星户外真人秀作为近两年中国电视荧屏上的主流综艺节目类型,以其多样化的录制环境、多机位的拍摄手法和多手法的综艺环节设计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广泛喜爱。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行业趋势,从电视节目制作方向研究该类型节目制作的关键性要素和文化特征,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户外真人秀制作经验及探索实践,以定性研究的方法分析"真"和"秀"之间度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电视艺节目的录制大都是由多台摄录设备一次合成的,他们把每一个艺节目按照人们的视觉欣赏习惯,分割成了各种各样的画面并重新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完整的、可看性很强的电视艺节目。由此,也就产生了一个电视行业的专职岗位——导播。导播的任务是要尽一切的能力和手段去实现节目编导们的创意和构思,并且还能锦上添花。他在节目的录制过程中要充分理解节目的创意;熟悉节目的形式、内容、舞台调度、灯光效果;熟悉艺术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设置相应的拍摄机位;调动摄像员变换机位、镜头、景别;在体现节目的构思和总体创意下进行镜头的切换和组接。所以,一个节目导播的成功与否就在于导播的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的高低,他的切换直接体现了这一个节目的艺术质量。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中期,可以算作电视文艺发展过程中一个小小的分期线。在此之后,曾长期在电视文艺节目中居主体地位的艺术欣赏性综艺节目一度被游戏娱乐性的游艺节目所取代。现象之一就是综艺节目的观众大量流失,而游艺节目则掌声四起。然而,时至今日,专家、学者和行家们对游艺节目表示出不满,观众对此也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于是乎,电视文艺开始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导播是多讯道电视现场制作团队中的核心人物,其核心职能可概括为机位设置、摄像机调度和镜头切换三个方面.从导播的视角看,语言类电视节目可以划分为交流型语言类节目和情节型语言类节目两种类型.本文总结了小型语言类电视节目导播的几点技巧:以场景分区原则确定机位设置;以演员位置关系选取拍摄对象;以重要信息传达作为切换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视综艺节目,指将歌舞、相声、小品、戏曲、杂技、故事等多种艺术形式“综合”编排在一起,通过不同的结构形式加以演绎,形成一台有着独到追求和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节目。这种集约化信息传递方式的晚会型节目,由于它的可视性和娱乐性,由于它特有的审美价值和传播意义,以及受众的广泛性与收视率的居高不下,一度成为了各电视台的热点节目,成为了电视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是,自2000年以来,曾经占据各大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却已风光不再;对一些王牌节目,观众也越来越不满意,指责、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多。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综艺节目是娱乐性较强的一种节目形式,其组成形式一般由主持人主持,同时又有现场观众参与到其中,综艺节目的形式较多,内容也很丰富,能够让观众放松心情,提高生活的乐趣。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综艺节目都会受到大多数电视观众的欢迎,在我国较为知名的综艺节目有《星光大道》、《快乐大本营》等,这些综艺节目不仅收视率高,而且它能够体现综艺节目最本质的作用就是围观中带去快乐。优秀的综艺节目不仅仅是依靠拍摄实现的,想要让综艺节目更加完美,更能吸引关注的注意,需要对后期进行剪辑制作,综艺节目的剪辑工作是决定其是否吸引人的关键内容。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节目的剪辑要点,确定综艺节目剪辑所需注意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尹萍 《新闻天地》2002,(6):24-25
电视综艺节目是根据一定的主题思想,运用艺术手段将不同体裁的文艺节目进行有机的组合。它集欣赏、娱乐、知识、信息、审美等多项功能于一体,成为目前电视界极为常见的一种电视样式。九十年代末期,电视综艺节目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其数量和质量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电视节目综艺节目和一批优秀的节目主持人及演职人员,在观众中具有极大的号召力,成为时代的"明星"。随着电视综艺节目的飞速发展,由于创作队伍的良莠不齐,理论建设的滞后,综艺节目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自2001年以来,曾经占据各大电视台周末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却已风光不再:不少节目纷纷落马,幸存下来的节目  相似文献   

17.
电视艺近年来发展很快,节目形式也很多,艺晚会更是艺节目中的龙头老大,经过电视艺工作二十几年的探索,艺晚会从最初的舞台再现,发展为现在完全电视化的表现,以它独特的魅力成为一种固定的节目样式。地方台也经常做一些专题性晚会和娱乐性晚会,这些节目通常会采用多机拍摄,进行现场切换,导播这一特殊的职业也就应运而生了。  相似文献   

18.
吴国福 《新闻传播》2013,(12):133-134
电视导播这门学科是介于电影电视导演与电视技术之间的另类综合,是一门需要很强专业综合素质的电视专业学科。电视导播的主要职责是在现场直播或文艺节目、重要会议、访谈等节目中,承担现场切换、同步组接画面的工作。在一档节目的录制过程中,电视导播要与摄像密切配合,通过创造性的镜头运用以及多机位的录制,细致精妙地展现出节目的每一个精彩细节。本文通过对导播概述、导播与摄像之间的配合以及镜头切换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阐释了电视导播工作的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电视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包括摄像、音乐、文字、灯光等等,但毫无疑问,摄像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而且随着电视的发展,现场录像和纪实拍摄等手段以其充分发挥了电视媒体的优势而广受青睐,越来越成为各类节目的首选形式,这些节目因为采用的是直接的、现场的信号,无须过多的解说和人为的音响,也不必复杂的剪接与特技,由此,摄像几乎成为制作节目时唯一重要和可能采用的手段了。尤其是在大量采用这两种手法的新闻评论性节目中,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新闻评论性节目中的外景拍摄时代造就了电视,电视也造就了观众。在许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李翔 《声屏世界》2008,(3):30-31
电视导演在多个讯道的制作系统中常常被称作“导播”,这个名称来自广播节目的制作中,虽然用在电视制作中并不一定最贴切,但它的好处是把多个讯道的制作同单机拍摄然后进行后期编辑的电视剧、新闻等电视节目的导演区别开来。这个称呼还有另一层含义,这就是“播”所体现的直播观念,因为多个讯道的系统最早是用来应对直播节目的需要的,随后,这种制作方式更加广泛运用到各种节目形态中,这种把拍摄和编辑合二为一的系统能有效地节约人力、时间等宝贵的资源。同时,这种高效率的制作对导播的能力要求很高,主要体现在机位设置、调机和切换三个主要的动作之中。本文以演唱会节目制作为主要例证来分析导播的艺术和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