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娅琼 《今传媒》2013,(6):126-127
专业记者和公民记者在公民新闻的发展运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公民记者对自己亲眼所见之事报道已不足为奇,对具有冷静思考和专业技术过硬的新闻专业记者提出了挑战。可以这样说,在报纸和专业记者出现之前,每个公民都是一名记者,不断发展成为新闻采集的一股新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新闻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美国新闻界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是新闻界面对社会的批评和信任危机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公共新闻理念诞生是对全球传媒体系、新自由主义与文化帝国主义的综合作用的反叛,是从传媒消费主义向媒介公民的回归。全球化背景下,美国媒体的反民主趋势正在加剧。公共新闻则致力于公民知情权的保障与新闻自由的捍卫。因此,公共新闻理论及其实践是"社会责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在媒体民主功能式微的历史条件下社会责任论演进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3.
赵琳 《新闻窗》2010,(3):33-34
"公共新闻"又称"公民新闻"、"公众新闻",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闻界的一场新闻改革运动。这一运动是新闻界面对社会批评和信任危机而发起的改革运动,是继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之后的又一自我反思,其主旨是改善媒体与公众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帮助公民参与到公共政治生活中来。以话语讨论而非暴力的方式推进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公民新闻,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其在"重构事实真相"方面的优势。公民新闻是由非专业新闻工作者报道第一手新闻资料,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新闻民主,打破了传统新闻媒体对新闻报道权的垄断。公民新闻本身在很多方面具有优势,但公民新闻的发布并非不需要"把关人","公民记者"的素质水平关系着公民新闻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专业公民新闻发布平台的构建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4,(10):70-72
随着新媒介技术的不断创新,传统的新闻专业主义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微博、论坛等非专业的新闻生产危及传统的专业的新闻机构;新媒体技术为个人传播信息提供了可能,一定程度上威胁着职业的新闻人的社会地位;新闻的泛化制作挑战着新闻评判的价值标准,侵蚀着传统的新闻伦理。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主义必须得到重构:专业的新闻机构纵深融合发展;新闻人向新型意见领袖转型;坚持全面、全时、高品质的新闻评判价值;坚持理性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才能促进新闻事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公民新闻时代新闻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新闻运动的开展,使得普通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报道者。在这样一个全民皆记者的时代,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究竟何在?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需要从根本上转变新闻教育理念、创新新闻教育模式等具体途径来切实增强新闻专业教育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7.
于希  冯炜 《新闻世界》2012,(10):162-163
20世纪90年代,公民新闻理念呼之欲出,但新闻专业主义提倡的客观性原则与公民新闻理念提倡的发挥民众主观能动性以及对政治的参与性格格不入。本文从两者产生分歧的原因入手,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二者是可以共存的,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公民新闻因其传播方式的自由性、传播生产自主性、传播影响广泛性、传播平台社交性等特点,对专业新闻形成了挑战,而且,公民新闻对于社会结构关系和社会民主化进程将产生巨大影响。文章从传播主体、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方面,将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进行比较,以促进两者互动并存,推动新闻传播活动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9.
以现代传播技术为支撑的公民新闻使得普通公民能够介入以往可望而不可即的新闻生产流程,并为新闻业带来了诸多积极变化。但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视角而言,普通公民在兼职化、个体化状态下传播的新闻信息除了其可信度及客观性难以保证之外,还存在着新闻信息的表层化、定格化、零散化等问题,无法像专业的媒介组织那样进行深入化、延展化的系统新闻生产。因此,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绝不会是一种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更应该是一种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补充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康迪 《新闻世界》2013,(3):65-66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公民新闻在我国也得到快速的发展。新闻事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传播渠道、传播视角都产生较大的改变。本文以微博为例,分析公民新闻与传统专业新闻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闻界》2013,(23):57-60
新媒体的迅速发展,改变了新闻的产制与传播模式,一种新的新闻模式——公民新闻应运而生。从商业体制到去资本化媒体的建构,公民新闻别具意义。从政治腐败、警察野蛮执法到地方事务与国际大事,公民新闻的力量不可小觑。但"守门人"的缺失,公民新闻的公信力正面临考验,甚至影响着公民新闻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传统社会责任论的实施步履维艰,而公民新闻的出现改变了媒体独揽大权的局面,全面参与的方式,塑造了受众的责任意识,为社会责任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拓展和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郑一卉 《新闻界》2013,(12):77-80
公共新闻运动为美国记者打造一个新的身份——"公民身份",但此新身份并未获得美国新闻界的广泛认同。这是因为它与新闻专业主义发生了冲突。新闻专业主义仍是美国新闻业的重要内在逻辑,逾越和颠覆新闻专业主义的企图在现阶段是难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苏红 《今传媒》2011,(9):51-52
我国的新闻在经历了政府新闻时代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以"民生"为主的民生新闻时代,近几年又跃起了以"公民"为主的公民新闻时代。公民新闻风起云涌,新闻专业主义也面临着更大挑战。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新闻"时代之差异性变化。指出"公民记者"已经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媒体符号。应当更好的发挥职业记者及"公民记者"的作用来完善社会新闻,更好的为党、政府及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观念在"公共领域"思想以及"公共新闻"运动的影响下,由过去以信息传播与服务为主转向成为公民意识的参与者与鼓动者.以及社会政治民主化的组织者.目前的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着民众关注度、参与度下降,效果不佳,前景模糊等问题.电视民生新闻构建公共话语平台的最终目标应当将受众定位为公民而不是现在的"平民化视角下的市民",培育公民意识,构建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6.
苏红 《报刊之友》2011,(9):51-52
我国的新闻在经历了政府新闻时代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以“民生”为主的民生新闻时代,近几年又跃起了以“公民”为主的公民新闻时代。公民新闻风起云涌,新闻专业主义也面临着更大挑战。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新闻”时代之差异性变化。指出“公民记者”已经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媒体符号。应当更好的发挥职业记者及“公民记者”的作用来完善社会新闻,更好的为党、政府及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7.
从我国公民新闻报道内容的独特创造及公民记者报道某则公民新闻的主要目的之视角,可将目前我国公民新闻作品区分为三大类:利益诉求类、探询真相类、社会动员类.利益诉求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维护自身利益的议题式抗争活动,是抗争政治的反映;探询真相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主动挖掘事件信息曝光事件真相的新闻,是对信息政治的吁求;社会动员类公民新闻是公民记者有目的地引导社会成员参与相关社会活动的新闻,是责任政治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专业主义作为新闻学的一个基本理论,从其诞生、发展到完善,始终都在消解与重构的过程中不断前行。理论上的批判、实践中的挑战、学界的坚守共同构成了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在这个过程中,新新闻主义和公民新闻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两次新闻运动。国际传播中的民族主义、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也十分明显,消费主义与新闻专业之间消解与融合的过程也从未停止过。对于国内来说,如何找到一条合适的"本土化"路径一直是当前建设新闻专业主义的重中之重。新媒体时代,各种自媒体终端得到广泛普及的趋势无疑是对新闻专业主义影响最大的因素。毫无疑问,新闻专业主义也将在危机与动荡中面临巨变。与之前所经历的数次变化不同,如今新闻专业主义所面临的巨变将会是颠覆性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目前城市电视台公民新闻存在的处境、困惑和争议三方面出发,结合公民新闻传播的特点探讨公民新闻和专业新闻的最佳契合点,展望公民新闻在城市电视台的存在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郭平 《青年记者》2006,(7):69-71
美国“公共新闻”运动自上世纪90年代在堪萨斯州兴起以来,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大都是从新闻角度出发的。事实上,欧美国家一贯以古希腊的公民社会为其参照,因此,本拟从政治传播的角度,以古希腊的公民意识特征为基础来考察“公共新闻”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美国“公共新闻”运动对现代美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推进,从而更深层次探讨“公共新闻”运动对美国现代政治民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