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2.
舆论和舆情二者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受到学界关注,二者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在全媒体背景下,社会大众信息接触渠道增多,公众交流意见、分享情感的平台多元化等因素,都催促着舆论和舆情二者关系的改变和发展.基于数字技术的进步,媒介环境和社会语境发生突破性的改变,让舆论和舆情不再局限于"舆情是舆论的初始状态,而舆论是舆情的升华表现"的简单联系.在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交织传播过程中,舆论和舆情在概念厘定、传播过程和发展走向等方面,逐步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界线模糊、内容粘连状态.  相似文献   

3.
略论舆情——兼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业界与学界人士,对新闻与舆论的关系研究得比较多,以新闻舆论引导社会公众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大抵属这一范畴;对新闻与舆情的关系,则研究得相对较少。而对舆论与舆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的问题,也还很少涉及。本文将对舆情以及它与舆论、新闻的关系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构建科学有效的舆论引导体系,需要统筹协调形成合力。为海南发展凝聚广泛共识,党委政府应发挥主流媒体、自媒体各自优势,在舆论场上用好权威的官方语言、专业的媒体语言和灵活的自媒体语言,讲好自贸港故事,牢牢掌握舆论引导主动权。  相似文献   

5.
刘宁  周宇豪 《青年记者》2022,(19):50-52
本文基于布尔迪厄的实践理论,考量网络舆情中利益相关主体的情感表达和实践。政府机关坚守网络舆情治理主体地位的同时,更加强调协同治理;网络媒体机构要摒弃纯粹的商业思维,利用新兴媒介技术和认知心理学理念,践行“有为”和“善为”;对于网民而言,提升网络媒介素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9,(7):91-100
本文从比较视野考察清末民国期间时人对于"舆论"和"舆情"的认知及其历史演变,研究发现,舆论和舆情的概念在传统社会中基本同源,具有高度的重合度,对两者的认知直到近代以来才出现明显的分野,舆论被注入民主观念,建构为社会的主流话语,在社会话语体系和权力结构中不断正当化与合理化,舆情则因为传统社会的桎梏,在一定程度上被时代遗忘或"闲置",成为一个远离社会主流话语的"旧概念"。对于舆论和舆情认知产生变化的背后反映了舆论观念和舆情观念的深刻变化。  相似文献   

7.
陈楠 《传媒》2021,(12):53-55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民间话语等成为社会舆论传播的重要内容,给社会舆情治理带来许多新挑战.政务新媒体是开展社会舆情治理的重要载体,发挥着网络议题设置、网络舆论引导、网络舆情疏导等功能.本文认为,应以《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为指导,提升政务新媒体内容质量,创新政务新媒体服务方式,加强政务新媒体社群建设,发挥政务新媒体的社会舆情治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伴随传媒业迅猛发展的浪潮,各种媒介形态迅速兴起,已然成为了一股新兴的力量。当前,人们通过各种网络媒介来获取和生产信息,这就使网络发展成为了社会舆情衍生的一个主要渠道,同时人们对舆论的表达与传播也因网络而变得更加自由化和多元化。本文以全媒体时代下网络舆论生态为背景,对当前网络舆情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李勇 《新闻前哨》2012,(5):99-101
"网络舆情"和"网络舆论"是两个使用频率很高却又极易混淆的概念。实际上二者意义并非相同。二者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但在很多研究中存在混用的情况。研究网络舆情与网络舆论的转化及其作用,在当今网络传播日益兴盛的年代,不仅对众声喧哗的网络舆论生态治理有着积极的学术意义,而且对时下的网络政务管理也有着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司丽 《声屏世界》2017,(8):24-25
农村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给社会治理带来严峻挑战,及时、准确掌握农村的舆论动态,探索舆论的产生和变化规律,从而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有利于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理顺农民情绪,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做好农村社会问题的舆论引导,需要政府、媒体、农民等三方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11.
刘帆 《青年记者》2021,(14):101-102
媒介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传媒生态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也给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舆论生态带来了巨大冲击,舆论已经成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题中之义.为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提出舆论治理理念,并将其作为国家治理、社会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治理思维具有现实必要性.本文试图从媒介化社会的视角,对舆论生态和舆论治理进行...  相似文献   

12.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网络舆情也相伴而生,尤其是微信被广泛使用之后,微信舆情的出现频率逐渐升高.微信发言门槛低、容易叠加且传播时效快,具有一定的私密性、隐蔽性特点.各种不当、不实的言论常常基于好友间信任或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随手转发,致使舆情危害成倍增长.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方法,对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对网络舆情的认知度和治理程度,是检验我国社会治理能力和成效的标志之一。网络流言是识别网络舆情的重要维度,流言治理是舆情治理的前提和基础。流言背后的生成逻辑是公众对于自身权益的捍卫和对可能或已造成己方权益减损的管理方的抗争。基于抗争逻辑,舆情治理应区分流言和谣言的差异;实现社会多元主体的协同治理;识别群体的利益诉求;建立网络舆情治理的秩序观;并基于网络媒体的媒介特征实现治理的流程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艾然 《报刊之友》2013,(10):31-33
受复旦投毒案的关联影响,延宕近二十年的清华“朱令铊中毒案”在今年四五月份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因案情不明朗而迅速成为关注热点,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促使警方出面回应公众质疑。朱令案舆情所呈现的特点、舆情应对所采取的措施,为今后继续做好舆论gI导工作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5.
艾然 《今传媒》2013,(10):31-33
受复旦投毒案的关联影响,延宕近二十年的清华“朱令铊中毒案”在今年四五月份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因案情不明朗而迅速成为关注热点,造成强大的舆论压力,最终促使警方出面回应公众质疑。朱令案舆情所呈现的特点、舆情应对所采取的措施,为今后继续做好舆论引导工作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李希光 《中国广播》2014,(5):102-103
大数据时代的舆情研判的基础必须是完整、准确和极速的信息抓取。舆情系统的风险预警应建立在对社会舆情大数据进行充分的数据挖掘、分析和研判的基础上。在大数据时代,预警子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对网络舆情的生成与引导发挥着关键作用,而合理运用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发展,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具有重要作用."季节性舆情"作为网络舆情的组成部分,其生成与发展通常呈现出周期性、季节性特征,在部分地区、特定时间反复发生,最终引发和促成社会舆论的产生.对此,唯有积极应对,找出合理的治理对策,才能减少网络"季节性舆情"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18.
李彪 《青年记者》2022,(18):9-11
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作为传统舆论研究中的两个主要关键话语,在新时代出现了一定的指导局限性。本文认为舆论生态与舆论治理是有效解决当下舆论现象复杂多元的有力视角,并在对传统舆论观只关注单向度的信息维度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从信息、情绪、关系、行为四个层次构建大舆论观。大舆论观的提出对舆论治理具有重要的范式转向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家治理中舆论治理的转向。  相似文献   

19.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其独有的及时性和互动性不仅满足了广大受众的需求,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传统媒体的影响力,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舆情环境下的电视媒体宣传方式拓宽了传播渠道的同时,也增强了舆论宣传的引导能力。本文基于舆情环境下电视媒体舆论引导力的优势及面临的挑战,进一步提出了电视媒体舆论引导的发展策略,以提高电视媒体舆论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国家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理念和中国高层领导大力强化网络舆情治理作为研究缘起,围绕信息时代的“治道变革”,深度剖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与网络舆情治理之间的内在关联;在对当前中国网络舆论场域及其新变特征重点把握的基础上,从多个维度梳理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总体目标对舆情治理提出的新要求,并且基于前述分析对当前中国网络舆情治理研究重点、研究思路、价值立场、研究视野、理论资源和研究方法等关键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