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活跃创新和广泛辐射,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状态。作为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是新媒体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文依据现阶段新媒体人才需求,指出新媒体类实践课程出现的问题,进而以行业人才培养要求为导向,从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授课模式等方面讨论探索新媒体类实践课程的改革思路。希望通过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助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全媒化复合型新媒体人才。  相似文献   

2.
史春洁 《新闻传播》2023,(17):96-98
2023年,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工作要点中提到“以课程改革小切口带动解决人才培养模式大问题,实现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强突破。”为助力我校网络与新媒体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培养具有科学研究思维、能力和素养的新媒体人才,以科学研究能力培养为导向,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基础课程“传播研究方法”进行教学创新设计与实践,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文化传媒行业发展急需大量高素质数字出版人才,数字出版人才培养已是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等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策划能力对培养高素质数字出版人才至关重要。本文从行业产业发展对数字人才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的类型、定位与特色,课程设置与分配等不同层面,探索并提出应用型、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策划能力"全程式"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
韦立蓉 《大观周刊》2012,(24):268-268
1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教育,同时对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也提出了更高和更明确的要求。如:200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等职业院校要主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以就业为导向确定办学目标,找准学校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加大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力度,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5.
莫巧娟  高华 《大观周刊》2012,(36):109-113
面对知识经济兴起带来的社会变革,人才培养显得至关重要,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和创新精神是当务之急。数学作为一种应用广泛的工具,对人才的培养举足轻重。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我们的数学教育所隐藏的问题也逐步显山露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对课程改革的目标做出了明确的阐述:要改变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风,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业和课堂教学一样,也是一种学习活动,理应担负起发展学生智能的重任。  相似文献   

6.
孙韵 《现代出版》2014,(3):33-35
出版专业硕士教育在人才培养上依然存在着供需脱节的矛盾,需要不断地进行编辑出版专业教育改革。一是明确专业理念,加强学生专业精神培养;二是加强课程改革,打造复合型出版人才;三是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实践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史双喜 《大观周刊》2012,(38):195-195
本文在阐述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以强化就业能力为导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意义,及现行实践教学的体系的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材料成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出版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与业界的期望和要求反而日益疏远,专业教育的改革已是迫在眉睫。针对这一现实,本文首先明确了新时期出版教育的目标与原则,强调出版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要正确处理“专与博”、“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指出教育发展“规模适度、优化结构、保证质量、追求效益”的战略原则。其次,在宏观层面提出出版教育的改革思路,即:明确学科定位、整合学科体系,人才培养层次清晰、目标明确,课程设置规范化、科学化。最后,以微观视角对出版教育的改革从合作办学、课程体系、培养方案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的跨文化素质是一个系统工程。从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入手,明确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优化课程体系,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质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之中,构建培养学生跨文化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英语人才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0.
课程思政是顺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选择,是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的必然要求。现今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大多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实践,对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研究尚少。本文以新闻学概论课程为教学实践案例,围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通过明确新闻学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优化课程教学设计,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凝练课程思政教学特色,推动思政教育和新闻学专业教育共同发展,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1.
申帅芝  刘浩然  罗香妹 《今传媒》2016,(11):142-144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各地政府支持加快广告产业发展,地方广告人才缺口逐渐拉大.同时,互联网技术发展改变了传统广告的生产方式,企业对广告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地方高校在广告人才培养中,从学校自身学科优势和软硬件条件制定培养计划,对市场需求变化重视度不高,导致学生能力与行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就业能力培养是地方高校广告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张元  于涛 《今传媒》2022,30(2):144-148
网络复合型人才是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建设的核心资源,当前网络社会安全治理人才的队伍结构比较单一,呈现出低龄化、非专业等特点,高端复合型领军人才短缺,人才培养体制机制不健全,后备补给也严重滞后。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升政治素质、强化信息治理能力和化解网络议题“泛政治化”风险能力等方面提出健全人才协作培养机制,培育一支“层次分明”“数质合一”的网络社会安全治理人才队伍,确保其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遵守政治纪律,提升其技术应用、信息搜集、信息甄别和数据整理建设能力。  相似文献   

13.
马智宇 《今传媒》2023,(8):143-146
20世纪80年代,学者Spady提出了OBE教育理念,强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课程思政作为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教育理念,与OBE理念高度契合,二者皆强调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媒体融合时代,《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开设的目的是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闻采编人才,因此,探究其课程思政教学方法非常有必要。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从目标起点、目标实施、目标考评三个维度,涉及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考核四个方面,探寻《融媒体新闻采编》课程的思政教学方法,旨在为该类课程的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段乐川 《出版广角》2016,(19):15-17
中国出版业正在经历着一场以"互联网+"为动因的深刻转型.我国数字出版人才培养还存在着供需脱节的矛盾,需要不断地推进数字出版教育改革:一是明确数字化传播的专业理念,加强学生专业精神的培养;二是加强课程改革,打造复合型出版人才;三是改革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实践导向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既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又具备较强计算机网络技术能力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传统单一的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本文仅对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环境下如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做好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一、培养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环境下复合型档案管理人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出版网络营销"是编辑出版专业培养出版网络营销人才的一门专业课程.本文探讨了"出版网络营销"课程的定位及课程目标,并提出了"三维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项目导向"为核心的课程教学模式,以期解决"出版网络营销"课程培养出来的人才和市场需求不符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余成明 《大观周刊》2012,(24):292-29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必然是时代的要求,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本文从三个方面提出了培养中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能力。  相似文献   

18.
加强高校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的培养,是新时代对出版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统领确立人才培养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涵特征来构建课程培养体系,并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完善人才培养与评价机制,这些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编辑出版人才的三个重要途径,三者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9.
崔颖 《出版广角》2018,(12):64-66
媒介融合进入深度系统性发展阶段,媒介环境和生态发生巨变.除了传媒业本身的融合,其"供给侧"的改革势在必行,即传媒人才培养应以媒介市场为导向,围绕人才需求,突出教育的服务性特点,构建以实践能力为主线,培养以全媒体、复合型,具备多元化知识体系、多种专业媒体技能和开放式思维的专业人才为主要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媒介融合人才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20.
从上世纪末开始,我国的高师音乐教育迅速发展,很多学校都在积极探索人才模式的培养。围绕着这一目标,这些学校在根据本校的相关情况在为实现其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上进行了调整和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新世纪,社会基础音乐教育对高师音乐教育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应该与时俱进,需要大胆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