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形式和传播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理解和践行“四力”有着更加丰富的内涵与外延。特别是行业媒体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转型全媒体人,对推动行业媒体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现结合中国石化报社全媒体实践案例,探讨行业媒体人如何创新提升“四力”,实现角色、思维、表达上的转变,以期为行业媒体人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滕延妮 《传媒》2021,(12):42-43
行业媒体兼具"行业人"与"媒体人"两重身份,既承担着为行业发声的责任,又肩负着重大宣传的使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背景下,行业期刊在市场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如何进一步壮大自己、发挥优势?笔者以《审计观察》杂志为例,分析了其在做好传统纸媒的基础上,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融合发展,走出一条转型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酒,从其诞生之日起,便置身于争议的漩涡.有人盛赞它是琼浆玉液,也有人视之为洪水猛兽. 作为一个媒体人,特别是一个与"酒"字朝夕相伴的行业媒体人,我曾在内心追问,酒究竟是什么?它的价值何在,它能否支撑得起一份报纸的深度与厚重?  相似文献   

4.
在一切皆是媒体的互联网时代,号称位于即将消失的九种行业之首的记者,包括其他媒体人,如何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本?首先,应从社会新闻的同质化恶性竞争的沼泽地中走出来,通过与受众或用户建立强关系和深联结,来抓住媒体人的互联网+机会。其次,高度重视对现有人力资源知识的更新培训,重视体制内创新团队的物质和精神激励,充分挖掘和打造资深媒体人的核心竞争力,以项目为核心,打造资讯个性化定制和精准化服务能力,为实现传统媒体向新闻加服务的商业模式转型而努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记者》2015,(2):64
一项公益活动缘何而起,怎样走好、走远?而当一项公益活动由业余走向有组织时,又必须面对一些严肃问题。比如,公益如何从善良走向专业?如何从一时激情演变为生活方式?如何在公益活动中提升完善自我?如何将公益活动打造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阶梯?等等。在公益实践中,这些问题不可能绕过,只有想清楚了答案,媒体人的公益之路才能走远。如果您对媒体人公益这一话题有心得,欢迎来稿交流。  相似文献   

6.
特约专稿     
内容为王的说法过时了吗?什么是内容?什么是元内容?请看中国传媒大学刘宏教授的《重新认识内容》。媒体人如何看待微博带来的挑战?传统媒体如何与微博善处?请看新民周刊社社长、主编丁曦林的思考。现场是新闻最具标志性的特性,记者最重要  相似文献   

7.
调查与排行     
5月,3位年轻的媒体人相继因病去世,媒体人的日常保健情况如何?本刊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感觉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的超过了7成,原因主要是工作强度大或心理  相似文献   

8.
面对受众群体的不断流失,传统媒体人空有一腔热血却只能孤芳自赏的时代背景下,媒体融合成为传统媒体最有前景的出路,而传统媒体在融合中如何转型、如何在融媒体时代主导主流舆论,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微博、微信、抖音、快手以及各种新闻App曲出现,要求媒体人具备多种多样的技能。在追求新技能的过程中,媒体人获得成就感的那个瞬间多多少少发生了改变:有人说成就感少了,有人说成就感变了……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人应该如何进行心理上的调适?机构媒体又该做出哪些改变?请看本期茶座嘉宾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中国记者》2013,(1):84
当"无冕之王"的光环逐渐褪去,曾经自豪于职业荣誉的媒体人,渐渐感受到某些与以往的不同。是扬长避短,坚守传统媒体;还是及早抽身,跨入其他行业;抑或破釜沉舟,彻底跳入新媒体潮流?在众多媒体同仁争论、观望、焦急、冲动之际,本刊邀请四位资深媒体人就"走与留"谈谈他们的思考与体会,欢迎来稿继续交流。  相似文献   

11.
目前媒体的风险管理现状如何?有没有专门的风险管理制度?比较重视哪些方面的风险?媒体人对风险管理如何认知?本刊在问卷星网站发布问卷,进行了一个小型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51份.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个令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网络大谣有哪些利用媒体的手段?个别媒体为何沦为网络大谣的"传声筒"、"扩音器"?媒体如何"擦亮眼睛"不被网络大谣所蒙蔽?在与网络谣言斗争中媒体人有什么责任? 这样的追问才能显现媒体和媒体人的良知和底线. 从新闻视角看网络大谣如何利用媒体炒作 网络大谣产生影响,离不开媒体,离不开炒作.具体来看,网络大谣利用媒体炒作手段包括四个方面: 1.信息发布平台多重嵌入网络,通过多种方式打造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报业广告如何寻找新的增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锦芳 《传媒观察》2006,(12):29-31
随着我国经济日趋走向稳健和规范,广告投放渐趋理性,宣告了“轰炸式”粗放型广告投放时代的结束。粗放型广告投放流失,地市报的广告该从哪里“补仓”?如何在行业日趋规范的未来,寻找新的增量?如何在宏观调控下,寻找传统报业规避经营风险之路?对此,笔者就地市报广告服务形式创新  相似文献   

14.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古语说:君子不言利.作为社会良知守望者和社会进步推动者,媒体人是具有公共属性的特殊职业人群.因此在媒体理想光环之下,谈论薪酬或计较个人所得,似乎显得不够高尚.然而,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物价不断上涨,各类人力成本在近年来大幅增加,媒体人应当如何面对新一轮涨薪潮?我们不妨从媒体人的薪酬对比谈起.  相似文献   

15.
王海,中国青年网副总编辑,中国青年报新闻短视频品牌“青蜂侠”创始人与负责人。他带领“青蜂侠”从一个“三无”小组发展为新闻短视频“国家队”品牌产品。作为媒体转型与融合的一线实践者,王海及其“青蜂侠”团队如何生产新闻短视频?他们眼中“好”的短视频是怎样的?如何看待记者、网民素材、专业产品之间的关系?流量洪流中专业媒体人与新闻学子该如何锚定自己的位置?我们就这些问题对王海进行了深访。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媒体产业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新媒体时代.为此,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都应该进行相应改变,已达到适应这个新媒体时代的目的.可是,如何改变陈旧的新闻传播方式和固化的新闻策划方案呢?这就引出了一个对象——媒体人.无论是新闻传播方式,还是新闻策划方案,其执行者都是媒体人.所以,媒体人这个重要的主体在新媒体时代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本文通过新媒体时代的出现,浅谈媒体人的时代意义,希望借由本文让更多的人了解新媒体时代,了解媒体人的工作流程,了解媒体人在新媒体时代中占据的地位.最后,衷心希望我国的媒体产业能够蒸蒸日上,新媒体时代能够迅速发展,使得我国的媒体产业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7.
作为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媒体和媒体人该怎么做?以什么样的方式传播才能让大众更接受,娱乐节目是否与文化传播相矛盾?本文以生活小事开篇,以大众渴求为起点,从四个方面阐述在文化传播中,媒体和媒体人起到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据国内权威人士的估计,我国国有资产流失数额是非常惊人的,每年近四百亿元,年均每天达一亿多元。那么,造成这种流失的漏洞在哪里,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有效地遏制这种流失? 漏洞百出的“流失” 第一,与外商合资、合作的国有企业及国内租赁、承包企业的非规范化行为,是造成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主要漏洞之一。 按照国际惯例,国有企业在与外商进行合资或合作经营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媒体人去哪儿?媒体人或许到了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自己的时候了。是固守传统媒体,以大无畏精神面对《新闻晚报》停刊的现实,还是转向新媒体,延续自己的新闻履历?抑或跳槽到百度、阿里、腾讯,成为"BAT"的一员?有一群知名媒体人另辟蹊径,选择了创业或二次创业之路,这个名  相似文献   

20.
对不少媒体来说,知名媒介调查机构可谓"熟悉的陌生人".一方面,这些调查机构是媒体日常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也少有媒体人真正了解这些身边人.那么,这些媒介调查机构是如何运作的?运作模式和特点可给媒体哪些启发、借鉴?本刊记者先后走访了慧聪邓白氏、央视市场研究(CTR)和新生代市场研究公司,看看他们在开展调查咨询业务中有什么好经验、好做法--慧聪:立足行业、注重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