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鹏成 《文教资料》2011,(21):97-100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经历了由报纸杂志简介到知识分子在"书房"里深入解读和研究,再经由先进分子的"书房"到工农大众"厅堂"的过程。早期在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的成分是很复杂的,按其思想理论基础分,大体可以分为封建主义者、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知识分子、激进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先进分子的前身)等,这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和态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各不相同的,留下了许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李达作为我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人之一,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理论方面,李达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宣传,他做为主将捍卫了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扫清了建党道路上的思想障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实践过程中,他主编《共产党》月刊,参与改组后的《新青年》的编辑工作,为党的建立开辟和坚守思想舆论阵地,功不可没。并且李达在1920年8月归国后,就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并且从1921年2月到"一大"召开,李达一直担任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总书记一职,对党的成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起,就承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相结合,不断促进其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以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及其学说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即传入中国,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却是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的"传入"与"传播"具有显著区别。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奠定了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正式创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入与传播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需要阶级基础、群众基础;中国人民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  相似文献   

5.
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队伍中,属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极少。但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这一队伍在人数上不断壮大,在思想上日趋成熟。这些变化与五四运动密不可分。五四运动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帮助他们认清了帝国主义的本质,二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使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日益深入。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百年史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呈现出三个鲜明的主要特点:从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转向以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翻译、传播马克思主义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同频共振;马克思主义传播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双向互动....  相似文献   

7.
从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实质上就是一部不断反对教条主义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洋教条到土教条的过程。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打破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洋教条",邓小平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打破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土教条"和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精神依附的教条。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件大事。马克思主义认为,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的结合是工人阶级政党产生的基本条件。在中国,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准备了思想基础,五四运动则从阶级基础、思想基础理论等多方面为建党作了准备,这在中国以往是不曾有过的。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努力学习和探索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一新。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理论先导。20世纪初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的艰难探索中实现了从"师资"向"师俄"的范式转化,逐渐聚焦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建党时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研究主要体现为四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的多元性引入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性承接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整体性重构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学理性研究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大众化宣传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式解读与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化探索的结合。这四个结合共同构筑了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的立体图景,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准备了干部队伍、理论基础、群众力量和实践基础,推进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0.
1921年7月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也从此开始了。但是长期以来,国际国内总有人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新型无产阶级政党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旧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代工业不发达,工人阶级人数少,党成立时绝大多数党员是知识分子,党是由李大钊、陈独秀等几个学者搞起来的,从而否定我们党的无产阶级性质。对此,蔡和森同志于1926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所作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作用。认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过程中,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共产国际从理论和实践上都起了重大的指导和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2.
俄国十月革命后,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的知识分子转化。他们为中国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找到了谋求翻身解放的思想武器,即马克思主义;他们领导五四运动,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作斗争,深入工人群众中灌输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率先成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都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起了先锋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中国工人阶级队伍迅速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四年浩劫,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西方价值文明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这是他们由西方的民主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因素,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召开的"巴黎和会"所导致的五四运动,促使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这就从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准备.  相似文献   

14.
从1921年到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从"精英党"向"群众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陈独秀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制定、签发了一系列吸纳党员的决议。在"大革命"的特殊时期,陈独秀采取简化程序、缩短候补期等变通方式最大限度吸纳工人党员以壮大中共力量以抗衡国民党日益显露的威胁;但又从阶级属性出发,对知识分子入党心存戒备。在吸纳党员上,陈独秀看重成分、轻视信仰、急功近利、歧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实践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在中国发生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反封建的思想革命。这个革命,从一九一五年《新青年》创刊,到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经历了六个年头。第一阶段是自一九一五年九月到一九一八年上半年,急进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以“民主”与“科学”为武器,对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封建主义思想体系进行了全面的批判。第二阶段是从一九一八下半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步传播到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爆发。这时,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与革命的小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十分坚实可靠的思想基础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推动和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河南的早期传播 ,使河南成为中国共产党开展革命活动和建党较早的省份之一。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缘起于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知识分子问题的认识和解决,其实质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探索制定正确的知识分子理论和政策,不断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的过程。依据中国共产党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观中国化的成熟程度,其演进历程可划分为早期探索(1921.7-1934.12)、初步成熟(1935.1-1949.9)、曲折前进(1949.10-1976.9)、拨乱反正(1976.10-1982.8)和创新升华(1982.9至今)等五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对于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修正、补充和完善的过程.1921-1927年,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阐释知识分子成长道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则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知识分子成长道路理论;新中国成立50多年,中国共产党人依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对这一理论作了新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行动指南和宗旨。从毛泽东到胡锦涛以来的四代领导集体分别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就是服务"、"三个代表"和"以人为本"的党要服务人民利益的执政理念。中国共产党就是在旧中国人民利益遭受践踏的基础上建立的,党成立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和维护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正确认识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论对建设服务型执政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双重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以马克思主义为一元指导的意识形态也被确立。面对国内外局势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也面临着政治合法性的危机。卡尔帕娜·米斯拉在《从后毛主义到后马克思主义》中深入地探讨了后毛泽东时代官方意识形态与中国政治合法性的关系、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的官方理论的转变、中国知识分子与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等许多政治文化议题。该书对我们理解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