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板块式"阅读教学模式,就是在阅读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就教学流程而言,块状阅读,从"块"入手,框架推进,减少头绪,便于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亲近文本,与文本及其蕴含其间的情理接触,从整体上把握整篇课文。这样,更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领学生自主探索,通过综合性的语言实践活动,提高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语文素养。本文仅从"板块式"阅读教学模式的一般流程方面做一些实践层面的探讨。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一步要引导学生从内容入手初读课文,对课文产生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并将这种初步感知的印象表述出来。  相似文献   

2.
杨蓓 《现代教学》2008,(5):56-58
随着新课标要求的制定与实施,教师对阅读教学的理念应有所提升,逐渐从过去的“见木不见林,见字不见篇”中走出。及早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应该成为提高教学效益的解决方法之一。语言能力的培养与运用需要语言吸纳的土壤,结合量与质同步发挥效用,在阅读量上不求甚解,不追究一城一池的得失,强化检视阅读的技巧,在实用字词上求甚解,  相似文献   

3.
一、模式界定1 模式结构2 意义释要及模式特色“新型互动式”阅读教学模式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 ,通过优化“教学互动” ,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 ,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 (教材及教学手段等 )的互动 ,产生教学共振 ,提高阅读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这是我们推进素质教育 ,进行语文教改的一种探索与尝试。该教学模式有如下几个特色 :1 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导趣—导读—导思—导情—导练” ,这几个环节无一不在强调教师“导”的作用。此过程能有机地把作者的思路、教者的思…  相似文献   

4.
面对科学技术革命和知识大爆炸的挑战,沿袭了百年的传统阅读法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针对H版初中语教材增设速读单元这一现状,从速读教学的意义,现今学生读书习惯的现状以及速读教学的训练方法三个部分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逐步摸索出一套较适合初中学生的速读方法:即鉴别阅读法和整体阅读法。同时,中也介绍了一些上课的实例。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可以相应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除了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之明确阅读目的外,曼重要的是指导学生科学地阅读。基于此,我们根据相关理论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四步”阅读教学模式。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是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和创遣教育理论。其操作流程主要有“四步”:(1)定向预习;(2)泛读浏览;(3)精读概括;(4)运用创造。运用教学模式要注意,不能受模式的束缚,要防止模式化。  相似文献   

6.
“五步导学”阅读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以“教”为重点,教学始终在低效徘徊,而现代语文教学则强调以“学”为重心,而且越来越重视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培养,以期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的高境界,取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钱梦龙先生提出的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式教学理论为提高现代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能力找到了科学的操作方法;语文教材中“课内自读”类课文则为我们创造性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供了好的范文。所谓教…  相似文献   

7.
王青 《甘肃教育》2000,(3):25-25
“一主三环”指的是以读书训练为主线 ,按照“初读感知—精读领悟—积累迁移”三个环节进行课文教学。一、操作程序1 初读感知。对课文的感知阶段 ,要安排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把课文读通顺。这一步要完成的任务是 :掌握生字读音 ,联系上下文理解一部分生字的意思 ;课文要读的正确流利 ,个别难懂的句子老师可以带读、领读 ;其教学流程一般为 :(生)读—(师)导—(生)读—(生)纠—(生)读。2 精读感悟。对一些语言文字优美或含义深刻的词、句、段 ,强化诵读 ,注重感悟。让学生原原本本、老老实实地去读书、思考。披文入情 ,进入课文所创…  相似文献   

8.
“质疑——导学”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引导学生质疑为突破口,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宗旨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着眼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基本的操作步骤如下: 1.整体感知。是指教师运用课堂教学的开讲艺术,引导学生迅速采用读、议、练、讲、问、看等方式,对课文的内容建立初步的印象,为自学课文打好基础。其主要方法是:实物演示,抓主导词,带动全  相似文献   

9.
英语快速阅读的目的,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  相似文献   

10.
快速阅读是近二十年来在美国、苏联、东西欧等国日益盛行的一种新的阅读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世界范围内的快速阅读,已呈现出实验方法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应用推广社会化、能力考核标准化的发展趋势。现代社会中,书刊、资料浩如烟海,信息量呈几何级数增长,而一个中学生的知识获取70%—80%仍是通过阅读方式进行的。因此,在中学的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  相似文献   

11.
一、问题的提出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英语骨干教师培训活动,给我们授课的是Andrea和Terry两位老师,她们教给我们许多非常实用的英语教学游戏和活动,其中给我启发最大的就是Literature circle,下面我谈谈我对Literature circle的一点肤浅认识。  相似文献   

12.
张冬华 《天津教育》2020,(7):103-104
"以文带文"课型是"主题阅读"七种课型中的一种,是阅读教法的"杀手锏",是提高教学效益的主要手段,也是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以文带文"使阅读成为一个持续的连续过程,有助于思维进入状态,并保持在一定的时空状态中,这就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的文本材料进行对比与反刍,有利于处理好阅读广度和阅读深度的关系。那么如何实施"以文带文"的阅读教学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包容的教学过程。教学中可以围绕教材文本大量地引征课外阅读资源来辅助课堂教学,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课内外结合”课堂阅读教学模式,是课内外阅读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4.
“学生是语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引导”。这些理念传递的信息是:教学不再是学生被动接受固化知识的过程,而是根据自身原有知识结构和提供的学习条件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学习学习知识的一般过程是: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新旧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带来了无尽活力。在师生关系上,突破了“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的概念,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的新术语。教学过程已经成为一种新型教学关系的呈现,强调交往与互动。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上课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可以这样说,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是本次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基础上,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结构框架和可以操作的教学活动程序。"三模五步"特指三种阅读教学模式,每种阅读教学模式包含五个基本教学环节。"三模五步"阅读教学模式体现了"语文主题学习"  相似文献   

17.
我们构建小学语自主阅读教学模式是以发挥师生互动作用,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为依据,以学生阅读的自主性为基础,尽量减少集中教学,多采取分散教学,了解学生阅读实践以促使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一种课堂教学样式。在教学中我们以“定向——探究——评价——内化——拓展”五个环节具体操作。  相似文献   

18.
目前,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存在学生阅读量小、思维受到限制等问题,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能有效解决目前语文阅读所面临的困境。群文阅读教学要按"主题回顾——举一反三——阅读概览——分享展示——精彩赏析——主题拓展"六个步骤展开,同时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选好主题和文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才能使群文教学更加有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9.
中学英语阅读是学生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的重要手段,它能给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语言知识、扩大词汇量和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及文化等。而英语阅读教学就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过程,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和提高?就值得广大同仁深入探讨了。为此,笔者就英语阅读教学导、读、练模式,谈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高中语文(H版)是一种阅读系列的课本,它安排了逐步渐进的阅读层次(语言的品味、思路的探究、主旨的把握、人物的鉴赏、意境的鉴赏、评论的角度等)。它区别于文体系列、知识系列的课本的长处在于,以训练阅读能力为主线,注重积累、培养习惯、传授方法、训练思维。我依据教材特点和高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尝试运用了“外控——自控质疑”模式,培养阅读技巧,注重于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