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婷 《今传媒》2020,(4):153-154
17世纪以来,绘画的风格丰富多彩,约翰内斯·维米尔作为17世纪典型的荷兰风俗画家之一,其绘画作品不同于同时期其他绘画的风格,具有图像和绘画语言风格的典型性和特殊性,对其绘画艺术的解读与研究也数不胜数,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研究特性。本文重点讨论维米尔作品中的图像特质,旨在通过对维米尔创作背景和艺术形式的研究与探索,来探讨其创作过程中独特的个人技法以及这样一种绘画形式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17世纪的荷兰画家伦勃朗创作了大量的自画像、肖像画和宗教画等。他还创作过一些以神话故事为主题的绘画作品,虽然数量较少,但大部分都是极为动人的佳作,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其中,最杰出的油画作品有《书房中的女神密涅瓦》《达娜厄》和四幅《花神芙罗拉》等。这些出色的神话题材作品反映了伦勃朗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他在肖像刻画和人物情感把握上的才能,其中许多画作因为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涵而令人印象深刻。本文结合伦勃朗的艺术生涯,对其所作神话历史画题材和艺术风格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3.
《报刊之友》2010,(11):185-186
《光阴的故事》系列水墨作品以八零后年轻女性的心境为创作蓝本,通过对她们生活空间的描绘,将其精神境界充分展示出来:  相似文献   

4.
石虹  宋戈 《传媒》2016,(17)
将地方文化融入动画电影中,是好莱坞动画创作青睐的表达方式。在上世纪的《阿拉丁》《花木兰》《埃及王子》等作品中,地方文化单一化、指向性强的表现特点明显,而当下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作品中,地方文化表现得更加分散化、多元化,这体现出好莱坞在动画创作思维上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这种现象发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与分析,思考这一变化趋势对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石虹  宋戈 《传媒》2016,(17):72-75
将地方文化融入动画电影中,是好莱坞动画创作青睐的表达方式。在上世纪的《阿拉丁》《花木兰》《埃及王子》等作品中,地方文化单一化、指向性强的表现特点明显,而当下的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等作品中,地方文化表现得更加分散化、多元化,这体现出好莱坞在动画创作思维上的转变。本文通过对这种现象发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进行研究与分析,思考这一变化趋势对当前国产动画电影创作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北京画院藏《三阳开泰图》为中心,搜集古代绘画作品中具有骑羊童子图像的画作18幅,通过对"三阳开泰"与"九阳消寒"寓意物化为宫廷图像传达方式的分析,结合11幅骑羊童子画像进行比对,试图厘清冬至与立春不同节令所绘图像的具体意涵,继而将画作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图像标志或器物特征、服饰纹样等纳入历史发展范畴,确定此类画作的绘制时间。其中结合元明杂剧文本《脉望馆钞校本古今杂剧》中的相关信息,力图更加明晰骑羊童子形象的来源应当与宫廷戏曲相关。通过上述研究,初步推断北京画院藏《三阳开泰图》的绘制时段为清代末年。文章结尾将"三阳开泰"图像研究与文本分析延伸至民国时期,以突出古代历史画作中"三阳"与"九阳"的特殊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7.
最近,《中国青年报》、《文学报》、《读书》和《科学时代》等报刊发表了若干篇关于科幻小说的评论文章,对科幻小说创作中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有些文章还对科幻小说创作中的某些倾向提出批评。科幻小说在我国是一个很年轻的文学品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现在一年发表的科幻小说达到300篇左右,1981年结集出版的就有20多种。在大量的科幻小说中,出现了一批比较优秀的作品,但也有为数不少的怪诞无稽或格调低下的“科  相似文献   

8.
高美 《报林求索》2012,(12):134-135
<正>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征服了全世界,人人都爱蒙娜丽莎的微笑。然而,在微笑的背后,《蒙娜丽莎》有着多年的漂泊生活,何处才是她的家乡?自古美人命途多舛,达·芬奇画笔下的神秘女子《蒙娜丽莎》也不例外。这幅画自创作不久,就离开"出生地"意大利,期间数易其主,现珍藏于法国卢浮宫内。最近,思宝心切的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人士掀起了一场"归还蒙娜丽莎"的运动,征集了15万签名,呼吁法国将《蒙娜丽莎》归还给家乡佛罗伦萨,他们认为:达·芬奇是佛罗伦萨人,画作中的女子也是佛罗伦萨人,而20世纪初叶这幅画还曾在佛罗伦萨乌菲奇博物馆展出,所以佛罗伦萨才是它的  相似文献   

9.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游图册》,可能是董其昌现存有明确纪年作品中最早的一件。但因其与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山水图册》中的多幅作品近似,围绕二者真伪问题引发了一场"双胞案"讨论。就实际情形而论,"台北本"有十九开,共计三十六幅画作和两幅书法墨迹,"安徽本"仅有十六开,共十六幅画作。两本中的近似作品也仅有十二幅,并非如杨岩松所说有十五幅之多。"安徽本"中有四幅作品摹自董其昌晚年的一件山水图册。"台北本"共计三十余条题跋,所含带的历史信息远远大于"安徽本",尤其是第十九开《西兴暮雪》的创作背景,涉及万历辛卯(1591年)的"争国本"事件。借助两件山水图册近似现象的讨论,深入反思当前单纯以宏观的文人画概念和笼统的笔墨趣味等标准,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好董其昌作品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10.
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纪游图册》,可能是董其昌现存有明确纪年作品中最早的一件。但因其与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山水图册》中的多幅作品近似,围绕二者真伪问题引发了一场"双胞案"讨论。就实际情形而论,"台北本"有十九开,共计三十六幅画作和两幅书法墨迹,"安徽本"仅有十六开,共十六幅画作。两本中的近似作品也仅有十二幅,并非如杨岩松所说有十五幅之多。"安徽本"中有四幅作品摹自董其昌晚年的一件山水图册。"台北本"共计三十余条题跋,所含带的历史信息远远大于"安徽本",尤其是第十九开《西兴暮雪》的创作背景,涉及万历辛卯(1591年)的"争国本"事件。借助两件山水图册近似现象的讨论,深入反思当前单纯以宏观的文人画概念和笼统的笔墨趣味等标准,是否能够有效地解决好董其昌作品真伪鉴别。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7月8日上午,梁又铭先生作品捐赠仪式在我馆举行。梁政均先生和夫人、我馆馆长吕章申、副馆长陈履生等出席仪式。吕章申馆长说,梁又铭先生是国民党的著名军旅画家,创作了众多抗日题材画作。今天梁政均先生将其父亲的画作慷慨捐赠给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富了我馆的馆藏,弥补了我馆国民党方面艺术家作品的空白,这种义举值得高度评价。梁政均先生说,父亲创作抗战题材画作的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些画,激发人们  相似文献   

12.
《畏庐遗迹》收录林纾晚年创作的青绿山水画28幅,是其代表性画作,也是研究画家林纾最原始、最信实的图像资料。本文以《畏庐遗迹》为蓝本,通过与林纾的画论著作《春觉斋论画》及其它相关资料的互较,分析林纾作品中所展现出的态度、方法、趣味等问题,从而探讨林纾的艺术风格。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大致得出如下三个结论:第一,就画法而言,林纾严谨细致、恪守规矩。尽管他向往从心所欲、漫为挥洒的创作状态,却始终保持审慎态度,未敢付诸实施。第二,就画理而言,林纾的山水画通过相形相成、相反相生等基本原则,达到远观而脉络明晰,近觑而质地丰实的艺术效果。第三,就趣味而言,林纾向往烟霞作伴、林泉为志的自在生活。他的作品温和蕴藉、平淡天真,追求建构在高文化素养和心性品格基础之上的返璞归真。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象山群文舞蹈创作中冒出了两个比较叫好的作品:双人舞《挂灯》和女子群舞《灯儿明、灯儿亮》。这两个作品,都以渔灯为表演导具,反映当地渔家的民俗风情和渔民的生活情感,以其浓浓的渔区特色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好评。双人舞《挂灯》创作于1996年,获第六届全国舞蹈“群星奖”银奖,创下了宁波市县级群文舞蹈创作史上最高记录。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被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评为2021年度优秀海外传播作品的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TVB)制作推出的系列纪录片《无穷之路》的基本创作情况的分析与研究,探讨近年来蹿红各大平台的Vlog创作方法在主旋律题材纪录片创作中的突破与创新,并研究该创作模式在政治传播中的借鉴,以及如何通过新兴创作方式,提高主旋律题材作品的传播效果,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万里图     
李晶晶 《出版参考》2011,(12):24-25
不久前,在“经典北京”的活动现场,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展出了一幅巨制画作: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3~1974年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巧合的是,另一家画廊也展出了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它是由袁运甫先生在1972年创作的线描稿基础上,今年重新上彩完成的作品。虽然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仔细对比,两幅画作之间能发现些许相同的景象。很有意思,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杨乐 《大观周刊》2011,(21):129-130
在浩如烟海、特色各异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创作中,“左联”作家叶紫创作的系列中短篇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和艺术特色。其作品深刻地书写并见证着那个时代的血泪史和斗争史.是作家在对时代、家庭和个人的真实生命体验中以血泪的滋养绽放出来的“恶之花”,是作家用年轻而短暂的生命创作歌唱给敢于正视血淋淋的现实的乡民和革命仁人的仁慈之声、仁爱之声、仁道之声,同时也是作家献给灵魂的战斗歌音。本文试图通过对其短篇小说《乡导》的研究,来认识“一个在血泊中凝定的灵魂”。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万里图     
不久前,在“经典北京”的活动现场,北京艺融国际拍卖公司展出了一幅巨制画作:吴冠中先生创作于1973~1974年的油画《长江万里图》。巧合的是,另一家画廊也展出了一幅《长江万里图》长卷,它是由袁运甫先生在1972年创作的线描稿基础上,今年重新上彩完成的作品。虽然一件为油彩,一件为水墨,仔细对比,两幅画作之间能发现些许相同的景象。很有意思,相同的题材,一致的大篇幅大格局,几乎同一创作时间。两幅作品和画家之间会有怎样的关联?  相似文献   

18.
《芝仙书屋图》是清康熙时期众多名士为徐兰所作的一幅在历史上很有影响的画作,参与绘画及题诗者包括王翚、王原祁、岳端、孔尚任等90人,人数之多,画史罕见。此图虽然史有所载,但由于久隐于世,所记错漏颇多,以致对了解作品造成困难。通过查询文献资料,本文对此图进行全面考证,纠正了史料上的谬误,勾勒出此图的流传鉴藏脉络,梳理出画主徐兰的生平事迹、交游关系,同时对作品的成图动因与创作背景等基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广泛考察参与绘制和题诗者,发现徐兰的交游主要以岳端、博尔都、孔尚任等人为中心展开,这对了解和研究清初文人交游、宗室文学兴盛等文化现象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9.
范欢欢 《大观周刊》2012,(46):42-42,61
《杜姆卡》op.59是柴科夫斯基在其创作的巅峰时期创作的一首富有浓郁俄罗斯民族气息的钢琴小品。本文通过对作品创作背景的阐述及音乐本体的分析,从而揭示出作品所体现的深刻内涵和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0.
维米尔是电影《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从一出场开始就具有着艺术家的气息,而且在绘画过程中有着自己的理念和认真。当遇见女主人公葛丽叶时,维米尔找到了懂得自己的知音,可是在社会的压迫和家庭的压力之下,他只能埋藏自己的情感,屈服于自己的命运。本文通过外形、性格、内心等层面深挖维米尔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