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正明清时期的判词相当于现代的判决文书。在明清司法档案未被整理、出版之前,研究者可以系统利用的史料唯有明清官员文集中收录(或者单独出版)的判牍,包括官员对本人撰写判词的整理本,以及时人或后人对官员撰写判词的选编本。对此,学界做了大量的史料收集和整理工作a。可在对判牍的研究中,有个问题常被忽视,即判牍到底适用于哪种场合,它是否就是用来执行的最终判决?对此,笔者拟从文字表述、比对新近出版的司法档案等途径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尺牍释名及尺牍文献的起源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卷七片部云:"牍,书版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牍,专谓用于书者。"先秦时《周礼》、《仪礼》中多有版、方之词,皆牍之谓也。当时的版牍多用于表示户籍和名籍。从形制而言,牍与册、牒、椠均有所不同:牍多用木质,一尺见方,而册(策)多用竹简,狭长,中间有编连的丝绳;牍与牒虽多用木质,但牍较之牒为厚,牒则为小木札,所谓厚者为牍,薄者为牒;椠与牍相类,但粗者为椠,精者为牍。由  相似文献   

3.
判词的写作,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判词即为吏部铨选科目之一.到了宋明各朝,要想入仕,均需试以书判.所以,封建社会的文人学士,都能撰写判词文章.然而,将判词编为专书并能传播至今者,却颇为鲜见.南京博物院图书馆所藏明嘉靖38年(1559)刻本《百一新判》,即为硕果仅存的孤本秘籍.全书原有三卷,南博存二卷,缺续判一卷.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探讨司法文书写作的角度,研究白居易的《百节判》,力图明确判词写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王相民 《兰台世界》2007,(2X):53-54
本文从探讨司法文书写作的角度,研究白居易的《百节判》,力图明确判词写作必须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判词在我国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产生和发展历程,"花判"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而明清"花判"又是我国古代"花判"制作的一个鼎盛时期,后人评价其为"兼蓄唐宋、文情并茂"的文学佳品.本文从语言特色、框架结构、逻辑推理等方面对明清"花判"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樊增祥的政治法律类著作主要有《樊山批判》、《樊山公牍》、《樊山判牍》、《樊山政书》等。文章结合文献学知识对这些著作加以叙考,以期有裨于此类著作的有效利用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清徐松《登科记考》的"凡例"说:"宏词试文三篇,拔萃试判三条,是吏部选人之法,原无关于礼闱.惟《册府元龟》、《唐会要》宏词、拔萃皆与制科类序.《文苑英华》诗赋门宏词与省试同载,其《典同度管判》常非月名下注,引《登科记》‘月’作‘自’,是《登科记》载宏词、拔萃之证.今亦按年序入,以备一代之制.""试判三条"的拔萃科,全称"书判拔萃",属于吏部的科目选.据"凡例",知徐《考》兼载吏部科目选书判拔萃的登科者,凡登科年代可考者,即按年序入.然而徐《考》》载入之"拔萃科",并非都是"试判三条"的书判拔萃,还杂有其他三种不同的科目与内容,我们如果不加以辨析,很容易造成混乱.《登科记考》卷四大足元年(701)载:  相似文献   

9.
《四库禁毁书丛刊》第160册收录了上海图书馆所藏清人抄本《钟惺文钞》(下文简称《文钞》),此书不分卷,仅存寥寥十五叶。从影印本来看,其丝栏不甚清晰,是用精美的行书抄在半叶八行的笺纸之上的。抄本首叶有"李氏珍玩"、"曼生"两印以及一方"坊*所得"的闲印。首篇篇题《纪盛诗序》下有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范志毅案:判词改写历史 上海市静安区法院于2002年12月18日,一审判决足球运动员范志毅状告上海《东方体育日报》损害其名誉官司败诉时,特意加上一段判词:“即使原告认为有争议的报道点名道姓称其涉嫌赌球有损名誉,但作为公众人物的原告,对媒体在行使正当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可能造成轻微损害应当予以容忍与理解。”这段看似非常简单的话,却将改写当代中国的历史。 范志毅案之所以能有这样的一审判  相似文献   

11.
《剑啸庐诗存》所录《寄题丁稼民小书巢》一诗中云:“容滕图史发三箧,冷眼王侯傲百城。世事沧桑心事定,便拟简册了吾生。”据《剑啸庐诗存·弁言》:“此册起民国四年秋至六年春。”此时的王统照(1897-1957,山东诸城人)尚不足二十岁。此诗乃是青年诗人王统照受民国潍县知名学者丁锡田(1893-1941)之请,  相似文献   

12.
从青海上孙家寨出土的西汉晚期军事律令文书木牍,可以推知西汉张良、韩信《兵法》和杨仆《兵录》在内容性质上都是军事律令的结集。作为结集而成的"一本书",《兵法》和《兵录》都附有目录,但它们并不是"目录著作"。其所附目录都是勒编成册的一书篇名目录(contents),而不是"莫之或先"的群书目录(bibliography),也不是"最早的兵书专科目录"。此外,《兵录》之"录"意为"依次记载",并不是"名图书目录为录"之所始。  相似文献   

13.
清徐松《登科记考》是一部研究唐五代科举制度史的重要著作,其"凡例"说:"宏词试文三篇,拔萃试判三条,是吏部选人之法,原无关于礼闱.惟《册府元龟》、《唐会要》宏词、拔萃皆与制科类序.《文苑英华》诗赋门宏词与省试同载,其《典同度管判》常非月名下注,引《登科记》月作自,是《登科记》载宏词、拔萃之证.今亦按年序人,以备一代之制."知徐《考》兼载吏部科目选博学宏词的登科者,凡登科年代可考者,即按年序入.  相似文献   

14.
据考证,"公牍"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的《戎幕闲谈》一书.它是由"公"和"牍"组成的双音节合成词.在唐代以前,单音词"牍"就已经具备了文档含义,并组成了"竿牍""案牍"等"牍族"文档名词.在宋代,"公牍"的使用次数大幅增加.在元代还出现了"公牍文"这种新的文体.清代其使用次数激增,民国时期出现了两部以"公牍"为名的著作,分别是《公牍学史》与《公牍通论》.到现代,"公牍"仅在人们引用旧时文献时才会出现."公牍"的含义较为稳定,从出现之时就泛指公文,后代也沿用了这一词义,且多为官员、文人使用.  相似文献   

15.
何谓简牍档案?简牍是对我国古代遗存下来的写有文字的竹简和木牍的概称。“简”是经过修治的细竹条,细木条称作“札”;较宽的木板,也包括竹板,称作“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简,从竹,间声”;“牍.书版也,从片”,片就是剖开的木。《辞源》中说:“简牍,即书牍。古时无纸,书于木片日牍,书于竹版日简。”《词海》解释说:“简牍,古代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为未编成册之称。”“竹片称简,木片称札或牍。”竹质简牍材料,史籍多载;以木制简,北方地区较普遍,不管竹质还是木质,据出土实物看,  相似文献   

16.
行书作为我国源远流长的书法艺术之一种,以其流而不散、草而不放的独特魅力吸引了无数书家和爱好者。从晋朝王羲之写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始,后学蜂起,像李邕、黄庭坚、米芾、董其昌至近代于右任等书法大师无一不在行书创作上耗费了毕生的精力,成绩斐然。然而,与创作实践相比较,行书基础理论的研究则  相似文献   

17.
《出版参考》2011,(16):25
本刊讯(记者韩阳)5月28日,由明天出版社主办的"《笑猫日记》出版五周年暨发行过1000万册庆典"在哈尔滨举行。著名童书作家、《笑猫日记》的作者杨红樱,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宿华,山东出版集团董事长张丽生,山东出  相似文献   

18.
一说来也怪,现在在众多的中国古代文学史著作中论及郑板桥时,大都谈其诗,谈其文,而对于他的《道情》却不置一词。翻检有关郑板桥的学术论文也是如此。其实,在郑板桥的众多文学作品中,他对道情付出的创作时间最长,付出的劳动也最大。按《郑板桥集·小唱》后面的跋:"是曲作于雍正七年,屡抹屡更。至乾隆八年,乃付诸梓。"前后经过了14年,若按广东省博物馆所藏墨迹,"雍正三年,岁在乙  相似文献   

19.
1947年秋,我华东野战军胜利粉碎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重点进攻后,遂转入反攻,收复了除少数据点之外的大片地区,整个山东的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国民党军队在山东被迫转入“点线防御”. 此时的战局是,潍县以东除青岛尚在国民党军的控制之下,潍县与青岛之间的地区已全部解放;潍县以西,潍县与济南之间,则完全被国民党军所控制.针对这一局势,山东兵团从胶东地区绕道潍县,于3月发起周(村)张(店)战役.周张战役刚刚开始不久,华东局即电山东兵团司令员许世友、政委谭震林:西段战役结束后,应准备歼灭昌潍守敌.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山东省“四库全书”的大型地方文献丛书《山东文献集成》,由山东省政府特批立项,山东大学具体负责编纂,以抢救保存山东文献为宗旨,以未刊稿本、抄本及流传不广而又价值较高的刻本为主,将山东两千多年来浩若烟海的历史文献作一汇总,精装影印,分4辑陆续出版,是山东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这一典籍汇集历史,影响当代,惠泽后人,是山东文化史上的一座丰碑。时任省长韩寓群任主编,山东籍著名学者季羡林、任继愈、孔德成等任学术顾问。至2009年12月,前3辑150册出版,好评如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